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6月5日,由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中国电子贸促会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在京隆重开幕。卫士通公司作为信息安全产业的代表应邀亮相此次盛会。会上,公司方案中心副总经理王会波发表了主题为《物联网信息安全体系框架》的演讲,分享了卫士通在物联网安全防护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受到参会嘉宾及媒体的关注。经过3年多的积淀,卫士通已在物联网安全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成立了物联网课题组,专门针对物联网的安全威胁、安全架构、安全体系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承担了国家相关课题的研究项目;在物联网部分试点项目中,  相似文献   

2.
曹侃 《移动信息》2023,45(6):186-189
随着物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安全问题也越发凸显。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多起物联网安全事件,如摄像头被攻破造成DDoS攻击、水表数据传输未加密被篡改等,对其安全体系的研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物联网业务包含云、管、端、边、用等多个层面,文中试图从安全防护体系和安全技术研究两方面入手,研究了物联网的安全风险点和应对措施,并将其应用到了实际业务中。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物联网的研究大多关注于网络技术、业务应用、QoS保证等方面,对于物联网的安全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得到重视。文章总结了相关组织对于物联网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物联网各个层面面临的安全问题,结合网络层次和安全防护等级,提出了物联网安全体系的总体框架,并对框架内的安全管理手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电力公司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为此将物联网融入电力公司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但是当前电力物联网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才能在信息传递中确保安全性就成为重点。文章针对电力物联网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物联网进行概述;其次分析当前电力物联网安全防护技术应用情况;然后提出电力物联网面临的安全隐患;最后给予基于电力物联网的安全防护技术相关建议,以期能够通过此次研究为电力物联网安全运行寻求更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安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华  陈昌祥 《通信技术》2012,45(7):100-102
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物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概括了物联网安全的新挑战和物联网安全大众化、轻量级、非对称、复杂性等主要特点,然后分别从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分析了物联网的安全威胁,最后提出了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物联网安全需要对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进行有效的安全保障,以应对其面临的安全威胁,并且还要能够对各个层次的安全防护手段进行统一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物联网及其安全问题展开,介绍了物联网,阐述了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及相应防护措施,分别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几方面对物联网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对物联网安全性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7.
罗奎  杜向华 《移动信息》2023,45(7):177-180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文中首先介绍了物联网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安全协议、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等。然后,介绍了物联网防护手段,包括安全策略、认证机制、安全机制和安全管理等。最后,提出了未来物联网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建议,希望能提升物联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通过介绍车联网概念和功能架构,引出车联网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结合车联网安全事件案例,同时在此基础上给出各国车联网安全防护政策,提出车联网安全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NB-IoT商用部署进程的不断加快,基于NB-IoT网络的物联网安全防护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介绍了NB-IoT技术特点和系统架构,并通过业务平台及业务安全、NB-IoT网内安全及互联网终端设备安全3方面进行安全防护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NB-IoT网络的物联网安全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物联网安全发展现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5G场景下物联网安全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最后对未来我国物联网安全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卢爱芬 《电子测试》2022,(4):119-120+118
物联网的发展在这几年获得的成果非常明显,在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操作的同时,存在的隐私安全以及漏洞问题也暴露出来。物联网规模非常庞大,并且还具有分散的拓扑结构。传统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方式具有局限性,对于现阶段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因此,为了保障物联网信息的安全性,弥补传统防护技术上的缺陷,物联网信息防护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物联网行业面临的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国密SM9算法的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国密SM9身份即标识、无证书体系和非对称加密等特点,实现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和平台层的安全应用;提供强身份认证、数据加密、通道加密和访问控制等能力;在物联网资源限制的条件下,提升了安全性,保障了易用性、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结合目前智能门锁行业面临的安全问题,阐述了国密SM9算法在智能门锁安全防护中的应用成效,推动物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物联网存在的安全风险,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技术层面,分析了物联网的网络攻击技术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电力物联网平台是能源互联网数字化创新服务的重要支撑,覆盖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存在诸多新的安全问题:如何实现电力物联网的广泛可信互联和可靠感知,如何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防御和安全互动,如何解决电力信息系统的数据、应用和密钥安全等,这些是当前电力物联网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向能源互联网发展状况,对电力物联网安全需求及安全特点进行说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力物联网安全框架及防护思路,总结电力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并对未来相应的发展方向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国内外物联网安全政策、技术、标准、产业等形势,重点强调了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大连接环境下的设备风险、物联网网络本身安全风险以及物联网上承载的各类应用安全风险,提出了打造以密码为核心的物联网安全体系,加速新技术在物联网安全的应用,以新基建为契机建立物联网领域安全设备泛在化部署新体系,以多层次立体式理念确保物联网安全,呼吁供给侧需求侧建立安全协同新机制,共同促进物联网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NB-IoT技术以其全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的明显优势,克服了传统物联网技术功耗大、成本高、覆盖性差、碎片化、难以规模应用的缺点,已经在远程抄表、资产跟踪、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物联网应用场景中应用。但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安全隐患对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面临的安全威胁,首先分析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安全需求,同时提出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安全域划分,并按照安全域的划分描绘出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安全参考模型,最后结合安全参考模型提出了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安全功能架构。上述研究对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安全防护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光军 《电子世界》2014,(18):341-341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建立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以安全技术为支撑、以安全管理为手段的网络安全体系。同时根据该企业综合业务数据网络项目,介绍启动局域网络标准化改造、统一互联网出口、综合业务数据网络安全防护建设及网络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等一批网络安全措施。同时,制定了"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总体防护策略,并提出了"三层四区"安全防护体系的总体框架,这对企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电力物联网是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电力物联网天然在运行方式、拓扑形态等方面可以很好地支撑主动配电网的建设,但由于配电网运行环境复杂,既要基于配电物联网来实现物联和全景感知,也要直接面对由于物联网灵活多样的接入环境和方式、数量庞大的终端造成的配电网结构和边界的动态多变,以及面临的更高安全风险,亟需开展里外兼顾、多维融合的配电自动化安全可信防护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架构,提出了配电自动化安全可信防护模型;其次,建立了基于可信计算的等保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其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的可行性;再次,对提出的配电自动化安全可信防护模型做出评价,分析其完整性度量和可信网络连接过程;最后,对该架构下的安全性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web应用目前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和web安全防护目标,给出一种基于管理制度、安全平台和响应机制为一体的安全防护体系,并提出了针对这种安全防护体系的安全评估手段,进一步保障了安全防护体系的有效性和强壮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联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兴产业,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在物联网的运行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客户的隐私,切实保护好客户隐私是物联网进一步发展的首要条件。在面向物联网的隐私数据安全问题时,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清楚威胁物联网隐私数据安全的主要途径,加大安全防护力度,保护人们的隐私。文章从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以及信息处理3个途径,对隐私数据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加大隐私安全防护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