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运营能力的集中体现。针对综合管廊风险管理研究不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改进TOPSIS 法的综合管廊风险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人为风险、技术风险、设备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 5 项准则层风险对应的21 个风险因素指标。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分别确定主客观权重,结合理想点法确定风险因素指标的综合权重。以模糊理想解相似排序技术(TOPSIS)为基础,运用马氏距离法对传统TOPSIS 法进行改进,对准则层风险因素到正负理想解的距离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结果表明:技术风险对综合管廊风险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管理风险。通过典型案例,证明模型的评价结果能够较为实际的反应综合管廊工程风险的情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书铭  李智  李灿  冯晨  李雪 《山西建筑》2021,(4):160-162
针对综合管廊运营阶段的风险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管廊运营风险进行评价.首先,结合工程背景对运营阶段的各个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建立以自然、社会、管理和内部风险为一级指标,以及20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创建管廊的运营阶段的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确定北京某管廊运营...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从建设期逐步进入到后期运维,暴露出后期安全风险防控问题日渐明显.城市综合管廊是一个庞大的多设备设施及管线于一体的复杂体,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价是开展城市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那么如何有效的构建安全风险防护体系,本文从实际出发,以智能化角度,将安全风险评价清单融合到智能化平台,同时辅以智能化产品的应用,将实际运维过程中的安全防控功能予以实现,为更多进入运维期的管廊运维单位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从建设期逐步进入到后期运维,暴露出后期安全风险防控问题日渐明显.城市综合管廊是一个庞大的多设备设施及管线于一体的复杂体,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价是开展城市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那么如何有效的构建安全风险防护体系,本文从实际出发,以智能化角度,将安全风险评价清单融合到智能化平台,同时辅以智能化产品的应用,将实际运维过程中的安全防控功能予以实现,为更多进入运维期的管廊运维单位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根据泰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基于泰州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现状,分析研究安全运维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确定综合管廊安全运维必须考虑的关键风险因素,提出防范关键风险因素的建议,以期建立泰州市城市综合管廊安全运维的风险管理体系,为提高其安全性、智能性、精确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运维阶段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热力管道,依据现行标准,从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全过程出发,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失效可能性指标和失效后果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综合管廊在运维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基于人类工效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综合管廊运维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构建由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安全管理内容(包括安全保护管理、作业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出入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考核组成的综合管廊运维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综合管廊安全运维的长效机制建议,为综合管廊运维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宋雅璇  陈侃 《四川建材》2019,(5):240-242
地下综合管廊不仅投资巨大、涉及面广,而且廊内管线较多,深埋地下不可视,一旦发生事故,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建设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不确定的风险。为了保证管廊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需要对管廊进行风险分析,以及时发现并规避风险。本文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论,将综合管廊的建设划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并用AHP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风险指标权重,模糊评价法对四个阶段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风险评判模型,并由此提出各阶段可能出现较大的风险的规避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传统管线布置的优势在于后期的检修维护与管理,这对地下管廊后期运维的要求比较高.GIS技术作为运维管理平台的核心技术,对城市地下管廊运营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以南宁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平台为例,论述了管廊的GIS建模、GIS数据库参数确立,并详述了基于GIS技术的管廊运维平台搭建,展现了管廊的GIS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全生命周期整体风险进行研究,结合文献索引与专家评选的方式创建风险因素清单,从中提取了7个一阶风险指标与44个二阶风险指标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结合AHP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方法计算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初评价,将初评结果数据设定成BP神经网络的期望值以降低模型的计算负荷,最终建立可信度与精确度更高的综合管廊BP神经网络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判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整体风险定位以及全生命周期中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便于风险管控人员找出关键风险并制定专项应对策略,也为学者们研究综合管廊项目风险作用机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步骤.  相似文献   

11.
依托某综合管廊项目,结合BIM、GIS、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技术,以三维数字化模型为基础,以工程数据中心为核心,构建了综合管廊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利用实时监测技术多方位监控、预警综合管廊相关设施的运行情况,并建立了集数据管理、信息查询、辅助决策、指挥调度、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于一体的统一管理信息平台,保障了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实现了综合管廊的集成化、精细化、高效化运维管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装配式建筑日益受到关注。然而,这种建筑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施工风险。首先,从环境、管理、作业人员、技术、材料/设备5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识别出22个施工风险因素,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主观权重,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客观权重,并进行组合赋权;最后,以云模型为基础,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云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识别施工风险等级和重要风险因素,验证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临建设施;组合赋权法;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绿色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现状研究,发现了现阶段综合管廊在后期运维管理中存在着运营管理难以协同、运维安全风险较大、能耗较大、管理效率较低等难点;通过将综合管廊BIM模型数据、入廊管线BIM信息数据、监控监测信息数据和管廊周围信息等数据集成于一体,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以BIM为核心的协同管理平台,进而解决综合管廊在后期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构建基于BIM为核心的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协同平台的具体方法和思路,并分析了将BIM技术应用于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可行性,实现了BIM技术在综合管廊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一体化应用,发挥了BIM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综合管廊的火灾风险问题,探究各风险因素之间的权重及作用机理,增强地下综合管廊的火灾风险管控能力,基于历年建筑火灾风险识别的相关文献,采用EFA建立了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样本收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火灾风险因素进行权重计算,对潜在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建筑自身防火能力、人员防控能力、消防监...  相似文献   

16.
刘梦瑶 《市政技术》2023,(9):152-155+162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房山区空间发展和人口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同时,交通需求将保持增长和变化的趋势;区域发展更是离不开交通的带动与支撑。因此,开展公路网现状评价工作,有利于房山区公路系统的良性发展。鉴于此,在综合考虑道路建设因素、路网运行因素、路网规划实现因素后,采用房山区2015年、2020年的公路网数据,对房山区公路网现状进行了横、纵向分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开展了公路网现状评价研究。该研究成果可为房山区公路网未来发展提供方向与思路,并给公路网现状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全过程出发,提出了基于改进CRITIC-G1与改进可拓物元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管理评价方法.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全管理影响因素集合进行降维处理,构建了人、设备材料、安全技术、安全措施、环境5个方面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其次,将改进CRITIC理论引入G1赋权法中,用指标的信息量替换指标的相对程度赋值,优化指标的赋值过程,构造了改进CRITIC-G1综合赋权法,并结合改进可拓物元理论建立了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管理评价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青岛市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效果进行了实例验证,通过计算得到该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评价为良好,验证了该模型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可行性,以期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现阶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后期运维阶段的管理效率较低、难以协调等问题。通过系统分析“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阶段的应用,提出了以 BIM 技术为核心的可视化运维管理集成平台的设计思路。研究发现,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包含了大量的运维信息,为综合管廊在后期运维阶段的决策和监测预警机制提供了信息支撑,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水平,降低风险,实现信息共享等,展现了“BIM+”技术在后期运维管理阶段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线的敷设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埋方式的缺点在不断地显现出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点逐渐被人们熟知。投资大是我国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的最大难点之一,而PPP模式是近年来政府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融资模式。利用"物有所值"原则来评估PPP模式应用于综合管廊的可行性,通过文献综述简单研究了VFM评价理论,对VFM评价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选择。结合综合管廊项目建立VFM评价模型,针对综合管廊项目的 PSC值和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的 LCC值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北京中关村综合管廊项目的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VFM评价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可行性。在最后提出了本文评价模型和结论的不足之处,给出了综合管廊在PPP模式下应用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