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对5个地区典型农宅进行了夏季及冬季室内热环境以及居民热舒适性现场实测及调研,研究了各个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及室内热舒适度问题,依据问卷调研结果得到了夏季、冬季农村居民对于住宅环境的可接受温度范围、热中性温度以及期望温度,研究了热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胡艳丽  何梅 《建筑节能》2015,(4):92-95,99
为全面了解关中地区乡村住宅热环境状况和人体热舒适度,对该地区216户乡村住宅热环境与居民热舒适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实测了传统典型乡村住宅的冬夏季室内温度。结果表明,2层室内热环境较差,1层的厦房、客厅和卧室温度变化特性基本一致,但是卧室由于直接接受太阳光照射,冬季热环境较好,夏季卧室温度则稍高于客厅温度;根据ISO 7730标准和我国标准,该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分别为13.9~20.8℃、12.3~22.5℃,夏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分别为24.7~28.0℃、23.9~28.8℃;总体上,关中地区村民对冬季室内热感觉及满意度的分布频率低于对夏季室内热感觉及满意度的分布频率。因此,关中地区乡村住宅节能设计应以冬季保温为主,兼顾夏季防热。  相似文献   

3.
汤莉  张超群 《中外建筑》2024,(2):116-122
文章选取湖南省娄底涟源市某煤矿区住宅区进行夏季热环境实测研究,通过实地热环境监测、结合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基于热感觉投票、热舒适投票与生理等效温度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处于中性范围内,夏季热中性生理等效温度为27.16℃,夏季热舒适生理等效温度为31.61℃,并提出改善住区热环境的设计策略,可通过增设屋面保温板、优化屋面构造层次,推广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等措施改善热环境。影响住宅室内外热环境因素的温湿度的研究有助于改善居民夏季户外活动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在冬季室外环境下的热舒适,在严寒地区典型城市哈尔滨采用现场环境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冬季室外环境下人们对环境温度、湿度、风速、辐射的满意度以及总体舒适度和满意度;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适用于严寒地区冬季室外环境的热感觉预测模型和综合舒适度评价模型,并对该地区城市冬季室外环境舒适性的提高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市多个高校体育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热环境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夏季、过渡季和冬季的体育馆室内热舒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测体育馆室内全年平均热中性温度为24.1℃,热舒适温度范围为14.7~33.6℃;夏季期望温度为28.9℃,冬季期望温度为27.3℃,与热中性温度存在关联。分析了室内热中性温度与室外气候的相关性,建立了广州地区体育馆室内热舒适气候适应性模型。  相似文献   

6.
现场实测调查鄂西南传统干栏式民居室内热舒适水平,首次构建居民的热舒适模型。研究分冬夏两季进行,对208户民居进行热环境参数实测、387位居民的主观热感觉进行问卷调查,再用回归方程进行大量数据分析,确立其热舒适阈值为:夏季热中性温度为26.0℃,可接受的温度范围是22.2~29.7℃;冬季热中性温度为13.2℃,可接受的温度范围是8.1~18.4℃。按此值选取两户典型传统民居进行热环境评价,发现夏季室内热环境较舒适,冬季室内热环境较差;进而提出当地传统民居的优化重点是冬季保温,适当兼顾夏季防热。最后结合当地乡村住宅的现状,分析适宜的热环境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办公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夏季、过渡季和冬季4栋典型办公建筑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流速等物理参数的实测以及现场人员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办公类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现状和人体热舒适性情况。结果表明:1)被调查的办公建筑内夏季热湿环境良好,平均温、湿度都比较合适,而冬季室内空气温度偏低。2)各个季节办公建筑内人员平均热感觉投票TSV均比较接近0,说明人们整体热感觉趋于适中,热舒适投票也说明办公建筑内绝大多数人是感觉热舒适的。3)各个季节办公建筑内人员实际热感觉投票TSV与理论PMV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夏季实测热中性温度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而冬季实测热中性温度比理论值要低,说明人们对建筑环境具有了更强的适应性。4)夏季、过渡季和冬季人们的服装热阻平均值分别为0.35、0.77和1.42 clo,服装热阻与室内、外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岷江流域桃坪羌寨典型的羌族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和冬季进行现场测试,对民居的室内热环境及热舒适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显示羌族传统民居夏季热舒适度良好,冬季室内较冷、热舒适度较差。  相似文献   

9.
以辽宁省阜蒙县他本扎兰村、扣莫村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对住宅进行了实地调研,选取代表性农宅在典型冬季日对住宅室内热环境进行了实测,对农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室内热舒适性进行分析,根据相关节能设计标准采取相应节能改造措施。通过Design Builder软件对原有建筑及采取节能改造措施之后的建筑进行冬季采暖能耗及室内热环境模拟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原有建筑卧室最高温度约13℃,最低时不足5℃,住宅的室内热环境及热舒适性很差,冬季采暖能耗较大。通过采取集成节能改造措施,相较原有住宅可达到节能62.6%节能效率,室内各房间温度提高约3℃。室内人体热舒适度有较大程度提高,热感觉不满意率大幅下降,尤其是作为主要生活空间的卧室从原来-2.75左右提高到了-1.25左右,人感觉不满意率由原来80%~90%下降到约35%。  相似文献   

10.
对昆明市200户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了实测,并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分析了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人员服装热阻的分布频率,统计得出了昆明地区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及人体热舒适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室内热环境改善措施。调查发现,昆明市居民夏季普遍通过开窗进行自然通风以降低室内温度,在非空调条件下约有90%的居民的热感觉在舒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冬 《山西建筑》2011,37(6):172-174
针对冬冷夏热地区高层建筑节能改造现状的研究,提出了高层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技术方案和具体措施,从高层建筑物的墙体、地面、屋面、门窗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节能改造技术,推进了冬冷夏热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进程,提高了已有建筑的节能效率,降低了建筑能耗,增强了建筑物舒适性,保证了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夏热冬暖区域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情况,通过分析国内外建筑节能改造经验,结合厦门市夏热冬暖地域地理环境特点,基于能耗模拟分析软件,建立模拟图形模拟分析厦门市一栋经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室内热环境和光环境,进行节能改造前与改造后的能耗情况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对既有居住建筑采用加设遮阳构件和提高玻璃物理属性的办法,能够较好地达到节能改造目的。提出相关建议,以便给予同类型建筑节能改造提供相关数据参考,有利于进行节能改造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3.
黄险峰 《建筑节能》2007,35(8):13-16
通过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特点、气候特征以及建筑热工分析,阐述了影响建筑能耗的各个因素,探讨了这一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和要点,指出了空调安装应注意的两方面事项.针对目前建筑节能的形势,提出了夏热冬暖建筑节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建筑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热冬暖地区夏季能耗较高,其建筑节能的重点是降低夏季的空调能耗。自然通风可以为居住建筑改善空气品质,并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使用时间,改善室内热环境;而建筑外遮阳技术也可以有效降低空调能耗,同样可以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在夏热冬暖地区自然通风和建筑外遮阳技术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如何兼顾冬夏两季建筑供暖空调负荷和能耗,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确定最适宜的热工特性,是长期困扰中国南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的难点。通过对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在采暖、空调与自然通风条件下动态热过程的分析,研究了这一地区围护结构热特性与能耗的制约关系,以及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在兼顾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的情况下,将建筑全年能耗作为控制目标,从室内热环境质量、节能效果、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角度评价目前所采用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宜南方气候的建筑围护结构热特性指标及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16.
花锦晟 《山西建筑》2010,36(32):256-257
从总平面布局、建筑形体设计、建筑朝向设计及自然通风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学校建筑总体设计中如何制定合理的节能设计方案,以期指导设计人员采用有效的节能技术与措施,将节能设计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presents a field study of occupants’ thermal comfort and residential thermal environment conducted in an urban and a rural area in Hunan province, which is located in central southern China.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during the cold winter 2006. Twenty-eight naturally ventilated urban residences and 30 also naturally ventilated rural residences were investigat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results from urban and rural residences. The mean thermal sensation vote of rural residences is approximately 0.4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residences at the same operative temperature. Thermal sensation votes calculated by Fanger’s PMV model did not agree with thes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questionnaire data. The neutral operative temperatur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ces is 14.0 and 11.5 °C, respectively. Percentage of acceptable votes of rural occupa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occupants at the same operative temperature. It suggests that rural occupants may have higher cold tolerance than urban occupants for their physiological acclimatization, or have relative lower thermal expectation than urban occupants because of few air-conditioners used in the rural area. The research will be instrumental to researchers to formulate thermal standards for naturally ventilated buildings in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18.
高钢烽 《低温建筑技术》2009,31(10):115-117
清华大学开发的利用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ST-h,以某住宅建筑为模型,对夏热冬冷地区三个典型城市的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分析。从外墙保温砂浆厚度和窗户类型两方面对住宅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模拟分析其对住宅建筑全年能耗的影响情况,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太阳能农宅设计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村的自然条件,根据太阳能房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农村住宅进行合理的户型设计和构造设计,有效利用太阳能解决冬季农宅采暖和夏季降温,并对太阳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试点工程表明,太阳能住宅设计大大提高了农宅的热工性能,既降低了冬季农宅的采暖能耗,也调节了夏季的室内温度,达到了节能、环保、经济的目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目前市场节能建筑实体质量验证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就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验评定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提出探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