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Al Mg Si合金在液固两相区之间不同加热温度、不同保温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同一保温时间下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抗压强度和屈服强度会有一定的提高 ,而在等温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力学性能先略有提高随后快速下降 ,原因是保温时间会使晶粒的尺寸先细化然后又逐渐长大 ,使得晶粒间的结合程度减小。通过分析不同温度、不同保温时间的材料显微组织 ,找出达到合金最佳性能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
预变形及液固两相区等温处理对ZA27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研究了固液两相区等温处理对铸态ZA27合金初生相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两相区进行等温处理时,枝晶熔断受固液界面处原子的散控制,提高等温温度、延长等温时间因有利于Zn和Al原子的扩散而促进初生相由枝晶向颗粒状晶演变,预变形促进初生相形貌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等温处理时液相沿预变形产生的亚晶界的熔渗。  相似文献   

3.
采用对比试验方法,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研究了添加稀土元素钇及固溶处理对Al-8Mg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稀土钇后Al-8Mg合金枝晶尺寸明显减小,且晶粒得到细化。当钇添加量为0.4%时,固溶态Al-8Mg合金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热加工工艺对Al-Mg-Si系合金型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Al-Mg-Si(6×××)系合金是最重要的挤压铝合金,其中又以6063、6082、6060和60054种合金及其变种应用最广泛。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锭坯的均匀化及冷却方式,锭坯加热温度与加热方式,挤压成型工艺,淬火方式,人工时效及停放时间等对上述4种合金的可挤压性、挤压力、最大生产能力及力学性能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计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Mg-9Zn-xAl(x=2%、4%、6%)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呈不断减小的趋势,合金中的第二相由断续状分布向连续网状转变;当Al含量为2%和4%时,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相、τ-Mg32(Al,Zn)49相和MgZn相组成,当Al增加到6%时,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相、τ-Mg32(Al,Zn)49相和少量Mg5Zn2A12相组成。抗拉强度随着Al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Al含量为4%时,抗拉强度为171MPa;伸长率和硬度随着Al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Al含量为6%时,硬度为133HV。  相似文献   

6.
Al-Mg-Si合金强化作用的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Al-Mg-Si合金中主要析出相[3(Mg2Si)以及纯硅晶胞的键电子密度计算,表明硅晶胞中置强的Si-Si键nA比β(Mg2Si)相的Mg-Si置强键nA要强2倍,相应的置强键密度-ρ也大2倍,这是影响Mg2Si颗粒的生长以及合金的硬度和强度等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实验为基础研究了Al-Ti-C中间合金对Al-Mg-Si系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Al-Ti-C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l-Ti-C对合金组织具有强烈的细化作用,对其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光学显微镜、力学万能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Mg含量对Al-20Si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主要有α-Al、共晶硅、初生硅和Mg2Si等相存在,随着Mg含量的增加初生硅数量逐渐减少,并且变得细小;抗拉强度逐渐增加,而伸长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硬度与伸长率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0.
AlSi7Mg合金熔体等温处理中组织形态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研究了AlSi7Mg合金在液相线附近不同的温度下保温时,其凝固组织形态的演变规律。在600—650℃之间不同的温度下对AlSi7Mg合金保温30min处理,研究了合金中初生α相的形态随温度改变而演变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605—650℃之间保温时,随着保温温度的降低,初生α相逐渐由发达的树枝晶向蔷薇状枝晶和粒状晶转变;在605℃保温30min,可得到尺寸较小、分布均匀的粒状初生α相,在605℃以下保温时,初生α相又开始向蔷薇状形态演变。另外,在605℃下对AlSi7Mg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的保温处理,结果显示:随着保温时间由10min延长到60min,初生α相的形态经历了由不规则的枝晶到均匀的粒状等轴晶再到蔷薇状组织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Cu-Ca合金铸态组织,研究了半固态等温处理主要工艺参数对半固态Cu-Ca合金组织的影响,得出了其半固态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半固态等温处理工艺参数中,影响组织的主要参数为等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在一定选择范围内,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组织将发生由树枝晶组织到非枝晶组织的一系列转变。研究发现,保温温度为957~967℃,等温时间为45~60min时,合金的球化效果最好,圆整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Al—Ti—B对AZ91D镁合金半固态等温热处理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等温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的控制,研究变质剂Al-Ti-B对AZ91D镁合金半固态等温热处理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未变质处理的镁合金组织将由树枝晶变成近球状组织,变质处理的镁合金组织将由树枝晶变成细小的球状组织,都将逐渐的合并长大.保温温度越高,半固态重熔和a相演变过程越快,粗化长大后,晶粒间的合并现象越严重;保温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试样易发生变形,同时,球状晶粒也容易趋于长大.但经过Al-Ti-B变质处理,其组织越细,越易获得良好的非枝晶组织,需要热处理的时间越短或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变质剂Al-Ti-B对AM60B镁合金铸态组织和半固态等温淬火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处理后的镁合金在等温淬火过程中组织演变更快;等温淬火过程中加热温度偏低,不利于晶粒均匀圆整;温度偏高,再结晶速度快,晶粒易变形和粗大.  相似文献   

14.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对ZA12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将初生相为枝晶形态的常规ZA12合金铸锭重新加热到半固态进行等温热处理,可获得具有良好触变性的非枝晶组织合金。文中对半固态热处理工艺参数与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铸态和经过半固态热处理的两种材料的半固态形性能以及成形制品的力学行为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经适当工艺热处理后,ZA12合金可以实现半固态成形,不仅成形抗力低,液相偏析少,且提高了制品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半固态ZA27合金等温挤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兴旺 《铸造技术》2006,27(7):743-745
通过采用电磁搅拌的方法获得等温挤压所需要的半固态ZA27合金试样,从而对试样进行等温挤压,通过分析等温挤压前后ZA27合金显微组织及所需的单位挤压力得出:等温挤压后,挤压件组织都得到了细化,半固态合金挤压件组织比常规铸造合金组织更细小均匀,在本实验条件下,半固态合金的单位挤压力比常规铸造合金减少了1/4~1/5。  相似文献   

16.
《铸造技术》2015,(7):1736-1738
采用双电桥法、拉伸性能测试、光学及扫描电镜,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铸态和热压缩态6063铝合金电导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T6处理的铸态及热压缩态合金电导率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热压缩态合金电导率及抗拉强度均高于相同热处理条件的铸态合金;最优热处理工艺分别为:铸态合金525℃×1.0 h固溶处理+200℃×4.0 h时效处理,热压缩态合金525℃×1.0 h固溶处理+190℃×6.0 h时效处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的等温热处理工艺研究了7075铝合金组织的变化,并得到合理的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相同时,随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和球化程度均增加;当热处理温度相同时,晶粒的尺寸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晶粒的圆度先减小后增大.用软件ImageProplus6.0计算出了晶粒的大小和晶粒的圆度,获得了晶粒大小、保温时间、晶粒圆度三者间的关系曲线.并将这些数据整理分析,用Origin7.5得到了晶粒大小与保温时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半固态等温处理工艺对金属型AM60B的组织和初生相尺寸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网状分布的共晶组织先发生熔化;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α相发生熔化分离;等温时间过长时,球状颗粒有长大、合并的趋势,等温温度越高,晶粒间的合并现象越严重.结果表明,在595 ℃时保温60~75 min可以获得较好的球状非枝晶组织;经过两步法短时的高温保温,非枝晶转变进程加快,可以得到较细小均匀的非枝晶组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ZA84镁合金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制备非枝晶组织ZA84合金是可能的.当ZA84合金经570℃×120 min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后,可获得液相率为22%和未熔初生相颗粒尺寸为57um的非枝晶组织.ZA84合金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主要包括最初的粗化、组织分离和球化3个阶段.没有发现球状晶粒最后的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