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网络控制论概念的网络控制论系统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基于网络控制论概念的网络控制论系统及其元素、联系、结构、环境、边界、稳定性、动态性和适应性、行为和功能等相关概念,介绍了网络控制论系统概念的相对性、抽象性和模型性的特性,在网络时空坐标系里用数学的方法对网络控制论系统进行了初步描述,阐述了网络控制论系统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为网络控制论的进一步研究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共享网段网络协议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监控系统通过监测网络状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网络持续、稳定地运行。协议分析系统是了解网络细节的必要手段。是网络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什么是网络协议分析以及协议分析的实现原理和实现过程,并开发了一个网络协议分析系统,该系统完成了网络数据包的捕获、数据包的逐层分析统计和网络网元的发现等功功能。  相似文献   

3.
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果,通用教学评价系统则为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保障,其中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是通用教学评价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本文通过对通用教学评价系统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网络教学资源评价的口指标、步骤、方法、论述了网络教学资源评价的意义,以模糊数学作为工具,建立了对网络教学资源评价模型,嚏善了网络教学环境.保证了网络教学平台健康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网络函件系统的实现方法,它综合运用网络技术、多线程技术、加密技术和打印封装技术,能通过网络自动地对客户提交的函件进行发送、打印、封装和投递,同时给出了网络函件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系统使用Dreamweaver和VC 等开发工具实现,经实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ANIDS,它结合了基于主机的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思想,具有灵活性好、可扩展性强以及高效率等优点。同时,由于主动网络的可编程特性,ANIDS还是一个集入侵检测、网络管理、网络监控三位一体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螺旋模型在开发网络可存活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志  张华忠  张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5):1390-1392,1395
介绍了网络可存活性系统的概念及其开发特点,阐述了螺旋模型适合开发网络可存活性系统的理由,介绍了采用螺旋模型开发网络可存活性系统的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验证、测试和维护进化等5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一种网络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皖东  何得勇  韩蕾  刘成光 《计算机工程》2004,30(7):116-117,138
提出和实现了一种网络容灾系统,采用两级容灾系统结构:网络服务系统容灾和网络存储系统容灾,将网络安全机制和网络容灾机制集成一体,整个系统具有很强的系统防护和灾难容忍能力,同时还改善了系统服务质量。经过系统测试,其系统功能和性能均达到予网络容灾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网络隐患扫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震 《微型电脑应用》2003,19(10):45-46
本文阐述了网络隐患扫描系统的设计目标,提出了一种网络隐患扫描系统,分析了其系统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指出了其存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处理器IXP2400系统的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敬国 《计算机科学》2006,33(2):269-273
网络处理器高性能的包处理能力及可编程的灵活性适应了当前网络发展需求,广泛应用于高端路由器、边缘多业务宽带接入、媒体网关和安全等领域。基于网络处理器成功构建一个网络系统的关键在于网络处理器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其核心问题就是要软件系统充分发挥网络处理器灵活性和高性能的特点,面向网络处理器的硬件体系结构编程,合理利用网络处理器,为优化数据包处理的各种硬件资源设计高效的多处理器、多线程并行机制。本文以网络处理器IXP2400实现高速网络应用为例,介绍基于网络处理器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和设计方法,探讨开发高性能的微码软件的策略和技术。首先介绍了基于网络处理器系统的硬件体系结构配置和软件开发框架、应用软件的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着重分析了基于网络处理器系统的多微引擎、多线程的并行处理机制,以及互斥问题和包排序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讨论了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传统考试和现有网络考试系统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基于J2EE的通用网络考试系统。与现有网络考试系统相比,该系统加强了系统的通用性和系统的考试测评功能。本文概要地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设计,从实现的角度介绍了系统的特点。分析讨论了该系统中采用的考试测评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并指出考试测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际的工程应用介绍了基于自愈式光纤以太网技术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阐明了整个系统的软硬件和网络结构,并在此基础卜分析了所集成的电力、工业自动化、网络和计算机软件技术。  相似文献   

12.
建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建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阐明了整个系统的网络架构和软硬件结构,分析了系统设计方向和系统中所集成的电力、建筑电气自动化、网络和计算机软件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环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阐明了整个系统的软硬件和网络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所集成的电力、工业自动化、网络和计算机软件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电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电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后台软件设计过程,包括实时监测、遥控、遥调、遥信等,提出了电力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要日益加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变电站系统中,拥有着不同的电力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如何把这些不同的设备彼此相连,实现互操作是目前电力系统考虑的重点。通信管理是整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对于各种设备之间的关联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对于数据的收集、转发和存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通信管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配电网自动化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配电网自动化和配电GIS实施对电力信息化意义重大,文章分析IEC 61968标准UIB软总线和IEC 61970标准CIM模型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软件体系结构,提出基于消息中间件Qpid的实时数据交换接口;讨论C/S及B/S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详细给出桌面版及web版两种GIS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效果;系统设计符合配电网相关标准要求,试运行能够满足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实时监控系统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分布式要求,提高电力公司配电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烟厂电力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基于PROFINET烟厂电力监控系统:把仪表、组态软件与PROFINET结合。该系统将硬件电路组装在开关柜中,通过组态软件开发设计监控软件,显示系统的配置及各种电气参数,实时控制现场各用电设备,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监控和管理。整个系统集成度高,能满足烟厂电力监控系统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配电通信网是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由于缺乏适用的组网解决方案,成为电力通信网薄弱环节和制约智能电网在配用电侧应用的瓶颈。文章先是介绍了配电网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在电网中的重要性,通信技术作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在电网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当前配电通信网常用几种主流通信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其优缺点和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选择出经济、合理的配电通信网组网技术和建设方案。论证了在工程建设应用中,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大多采用以光纤通信方式为主、无线通信或配电线载波等方式为辅的组网模式。因此,对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进行设计时,应先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进行通信方式的选择,然后根据配电网结构和配电网自动化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方案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稳定、可靠的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为配电网自动化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以及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对配电通信接入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自动化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通信接入网的性能以及安全性直接影响配电自动化通信的安全。本文针对EPON技术做一简单阐述,重点探讨基于EPON技术的配电通信接入网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钟清  阙华坤  陈锐民  肖勇  党三磊 《计算机工程》2012,38(5):247-250,254
针对传统电力通信资源管理自动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将物联网技术和资源管理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通信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介绍系统软、硬件架构体系,研究系统平台中采用的产品电子代码读写技术和数据库同步技术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结合某电力公司的具体应用实例,验证该系统平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实现集约化、精细化、数字化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