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2种米粒的不同的直方图分布表现来区分普通米与垩白米,并进而对检测出来的垩白米粒采用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法来进一步分析其垩白率、垩白度等信息。试验采用了12组样本,每组样本60粒,按照不同的放置方向及位置,各采集10幅图像,共120幅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区分垩白米粒及正常米粒,并且可以进一步较准确地检测垩白米粒的垩白度,相较于传统的OTSU算法,垩白米粒的检测准确率平均提高了8%左右,垩白度的检测准确率平均提高了6%左右。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省10种不同产地籼稻为原料,分析其品质性状(糙米率、整精米率、不完善粒、垩白度、垩白率等)、食用品质和化学组成(直链淀粉、粗蛋白质、脂肪、水分等指标),研究湖北籼稻品质性状在地域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稻谷其化学组成和品质性状有差异;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均达到国家标准;垩白率和垩白度数值有差异;安陆稻谷样品直链淀粉质量分数18.4%~24.5%,属低直链淀粉含量,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分高;不同地区样品脂肪酸值差异较大,反映了不同的贮藏品质;宣恩稻谷含有较高的硒元素含量,与其种植产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集淮安市金湖、洪泽、盱眙、涟水、淮安区、淮阴区、清浦区七个粮食主产县(区)的粳稻谷样品63份,检测了稻谷的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食味品质、胶稠度指标。结果表明,出糙率、整精米率、胶稠度、食味品质都达到国家优质粳稻谷的要求,另外87.2%的样品的垩白粒率达到国家优质粳稻谷的要求;85.7%的样品的垩白度达到国家优质粳稻谷的要求;92%的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达到国家优质粳稻谷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玲  路辉  杨成  沈晓芳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3):235-241
采用自制开发的一种大米外观品质分析系统,包含整列装置、背景板、扫描设备和计算机,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垩白米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测定。以国家标准方法对垩白米的检测为基础,优化分析系统识别检测垩白米时的最佳阈值,再应用于实际大米样品中垩白米的测定。结果表明,分析系统检测一幅大米图像平均用时为5 s,通过实验优化分析系统测定大米样品垩白特征参数的最佳阈值为0.43,在此阈值下大米外观品质分析系统与人工法测定垩白米数量绝对误差大小不超过2颗,垩白粒率绝对误差大小不超过0.32%,垩白度绝对误差大小不超过0.25%,表明可用大米外观品质分析系统代替人工法对垩白米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2007年~2011年新育成的中晚熟水稻品种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及其与部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稻米品质性状中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差异较大,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相关性,随着出糙率的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但有可能降低其适口性;蛋白质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有利于提高加工品质;温度对品质形成影响较大,成熟期随温度上升,垩白有变少、变小的趋势,提高外观品质,而成熟期低温使整精米率下降,加工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6.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大米垩白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垩白是衡量大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快速、客观、准确地检测垩白米粒,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利用最佳阈值先将大米从背景中分割出来,然后通过近似垩白的比色带确定分割垩白的最佳阙值,将垩白从大米中分割出来,通过计算垩白区面积与整粒米面积之比确定垩白米粒,并计算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实现大米垩白度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7.
对辽宁省2015年水稻区域参试66个品种的12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近90%的品种,其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达到优质米三级以上水平;水稻品种间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上存在明显差异,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品质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大米垩白米的检测方法。由于光线反射的缘故,摄像机拍摄的正常米粒有部分的光线反射区,该反射区与垩白米的亮度非常近似,用最大类间方差法无法区分开垩白米和正常米粒的光线反射区。本文提出通过分析两种米粒的不同的直方图分布表现来进行区分的方法,并进而分析出大米垩白率,垩白度等信息。本文提出的方法相较于以往的方式,能快速,高效地检测出大米垩白米及相关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大米垩白度与米饭蒸煮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五种垩白度不同的原料米饭在高压蒸煮工艺条件下的蒸煮品质,并对垩白度与多种蒸煮品质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同时为了满足少量米饭品质测定需要设计了微波蒸煮米饭的工艺条件,研究微波蒸煮工艺条件下不同垩白面积对米饭糊化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大米蒸煮后米饭的膨胀率和吸水率与原料米的垩白度呈负相关,但是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质构特性与垩白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垩白度主要影响米饭的硬度,对米饭粘度、粘聚性、回复性、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显著;原料米的垩白度与米饭形态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口感呈显著负相关;与色泽、滋味、香气均有一定相关性,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微波蒸煮试验显示全垩白米样糊化速度较无垩白米样在3~15 min阶段都要快,且最终糊化度值全垩白米样比无垩白米样大。  相似文献   

10.
白度计在精米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度计作为精米检验中的一种仪器 ,通过测得糙米、精米白度推算出米率 ;评定碾米工艺效果 ;确定米机的最佳碾白比例 ;检测白米的精度。由于其方便、准确、快捷、简单 ,将愈来愈多的被应用到精米加工行业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稻米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稻米品种、外形轮廓、垩白度、加工精度、留胚率、整精米率、黄粒米和稻米化学成分等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经对广东省2008年至2014年收获的籼稻谷品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省种植的籼稻在一定范围内,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总体平均值逐年呈波动性走低的趋势,粒型(长宽比)、胶稠度的总体平均值逐年呈波动性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不同储存条件对成品大米垩白程度的影响,以"辽星"粳稻大米为样品,设定10、15、20、25℃以及常温条件等五个温度进行控温、湿度储存实验。经过6个月储存,在所有储存温度条件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上升趋势,且温度越高,上升幅度越大;低温条件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增加幅度较小。25℃条件下变化明显,垩白粒率由6.1%上升到22.6%,垩白度由2.2%上升到5.7%。粳稻大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储藏时间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垩白对籼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利用质构仪(T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籼米的质构品质特征以及热力学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垩白显著影响米饭的硬度、回弹性、耐嚼性,但对粘度的影响不明显;垩白度不同,籼米精米粉的DSC热力学曲线存在明显差异,垩白度越大,精米粉的糊化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和终结温度(Tc)越低,糊化过程所需热焓(△H)越小。  相似文献   

15.
以10个不同品种再生季稻米为研究材料,探究再生季稻精米中蛋白质含量与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含量、外观品质、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再生季稻米畾优1068的加工品质较差,外观品质较好,其精米中蛋白质、矿物质元素以及氨基酸酸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Cu元素、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组氨酸、丝氨酸以及谷氨酸显著正相关(其中与丝氨酸、谷氨酸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97和0.98);与出糙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显著负相关。因此,Cu元素及丝氨酸、谷氨酸等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同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会减少再生季稻米中的垩白,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但是会降低出糙率和精米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广东省内产的3种籼稻谷(中二软占、特籼占25、珍桂矮1号)质量进行品质分析(出糙率、不完善粒、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型、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结果表明:3种籼稻谷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GB 1350-2009《稻谷》和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标准规定的方法,对2013年广东省16个地市种植的130份晚稻样品进行了质量和品质指标的系统测定。测报结果表明:2013年广东省晚稻整体质量和品质均较好,其中晚稻中等以上的占97%,优质三等以上的达标率为55.4%。影响我省种植晚稻未能达国家优质三等以上的主要因素有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垩白粒率、垩白度和不完善粒等。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优质稻储藏入库前水分含量,本研究以不同水分梯度(11.5%、12.5%、13.5%、14.5%、15.5%、16.5%)的优质稻分别放入15℃和20℃进行模拟储藏。研究储藏过程中其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垩白粒率、大米糊化特性以及大米品尝评分等加工及蒸煮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含水量为13.5%~14.5%范围内出糙率较好,含水量为12.5%~14.5%范围内整精米率较好,含水量小于15.5%黄粒米能较好的控制,垩白粒率与水分含量关系不大,优质稻储藏半年即达到最佳食用品质且偏高水分优质稻食用品质稍好,含水量对稻谷糊化特性影响较显著,含水量较低时峰值粘度较低,含水量升高峰值粘度逐渐升高;准低温以下温度储藏优质稻,其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率、垩白粒率、米饭品尝评分与储藏温度无关,RVA糊化特性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峰值黏度变化快。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白米水冷却降温工艺的最优工艺参数,采用自制的白米水冷却试验台,对白米水冷却降温工艺中的冷却水水温、冷却水流量、碾后白米温度和白米流量与冷却后米温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抛光后大米的整精米率作为考核指标,比较了水冷却与风冷却降温工艺,并应用SA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冷却降温过程中冷却水水温、冷却水流量、碾后白米温度和白米流量对冷却后米温影响显著,白米在适宜含水率(15%~16%)的条件下,经水冷却降温后抛光的整精米率可较风冷却降温提高4%~7%.研究结果可为白米的水冷却降温工艺的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征集108个粳稻品种为实验原料,对粳稻样品的25项品质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25项品质特性在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糙米白度是碾米品质中差异性最大的指标,其变异系数为9.18%;垩白度是外观品质中差异性最大的指标,其变异系数为133.39%;蛋白质是理化品质中差异性最大的指标,其变异系数为11.51%;消减值是糊化特性中差异性最大的指标,其变异系数为92.54%。25项指标中变异系数超过10%的共有10项,从高到低依次为:垩白度、消减值、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碎米率、崩解值、长宽比、蛋白质、热浆黏度、胶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