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MSC.Marc软件对铍材切削加工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铍材本构关系采用Johnson-Cook模型,编写子程序模拟铍材切削断裂分离现象.结果表明:铍材切削加工过程温升不明显,最高温度约45 ℃,切削后工件表面平行和垂直于走刀方向残余应力分量均为拉应力;采用工艺获得铍材切削稳定状态下切削力和进给力分别为280和–250 N/mm.此研究有助于加深铍材切削应力形成规律认识以及切削工艺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2.
3.
4.
5.
通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TC21钛合金锻件淬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TC21钛合金锻件淬火不同时刻温度场分布及热应力场分布,以及锻件上所选节点温度、热应力随淬火时间的变化关系,并观察从锻件心部至边部的组织变化,研究冷却速率对组织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淬火3600 s时,锻件表面已冷却至室温,而心部仍然保持较高温度;从锻件心部至表面冷却速度逐渐增加,并且越靠近表面,组织越细小。 淬火开始阶段,锻件各点热应力迅速升至最大值,随着淬火时间延长,锻件表面及心部热应力均逐渐减小,至淬火结束时,锻件最大残余应力仅为77 MPa。 相似文献
6.
7.
以20#钢钢管的对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软件,对其焊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其焊缝区的瞬态温度场以及各点的焊接热循环曲线.结果表明,起焊位置处各节点经历了两次升温过程,其它位置处节点只经历了一次;距离焊缝中心等距离的节点所经历的热循环过程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距焊缝中心远近不同的点所经历的热循环各不相同,节点越接近热源,温度升高越剧烈,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45钢淬火三维瞬态温度场与相变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非线性三维瞬态温度场与相变耦合有限元算法,对45钢淬火冷却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到直观的三维图象,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接近。本文采用的TTT曲线数值化方法,不仅便于计算机存贮和调用,也便于将现有的TTT图进行处理,得出与工件实际成分相对应的TTT曲线,从而提高相变计算的精度。议事中讨论了相变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出现偏差的原因,并指出用Avrami公式计算等温转为能得到合理的结果,但在应用它计算连续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FDM/FEM联合的铸件凝固过程热应力数值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模拟铸件凝固过程的热应力场,开发了基于华铸CAE(FDM)和ANSYS(FEM)联合的铸件凝固过程热应力场数值模拟集成系统,并计算了应力框试件的应力和位移。应力框的变形模拟与公认结果符合较好,实现了FDM/FEM联合进行铸件凝固过程的热应力数值模拟,为进一步模拟分析热应力和进行热裂预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基于"光束中空、光内送粉"工艺下中空环形激光熔覆层温度场分布规律、应力演化过程及沿熔覆层深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布,为调控或降低光内送粉激光熔覆层残余应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NSYS软件APDL语言建立单道熔覆层物理模型,利用生死单元法模拟激光加载,从而得到温度场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热力耦合,分析熔覆层内应力演化过程,在熔覆层深度方向上建立路径,得到沿路径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布结果,最后进行实验测定。结果当采用中空环形激光束加载时,光斑温度分布呈"马鞍形",熔覆层横切面上温度分布形状呈对称的"W"形,两侧温度高,中间温度低,熔覆层上表面扫描路径上的节点在扫描过程中都会经历两次温度峰值,且第二次温度峰值要高于第一次。热应力随着扫描过程进行而不断变化,由起初产生的熔覆层压应力逐渐转化为拉应力。沿扫描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值最大,可达到273 MPa。熔覆层深度方向沿扫描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值在上表面位置有最大值235 MPa,熔覆层与基材接合面处有最小值185MPa。最后结合实验测定,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结论中空环形激光光斑"马鞍形"式的能量分布使得熔覆层温度分布更为均匀,可有效降低温度梯度。环形光斑后半环高温区域的重熔作用有利于能量的再分配,有利于减缓应力集中。熔覆层深度方向沿激光扫描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布,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