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利用SABER软件包辅助设计一种可连续调节消弧线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闸流式消弧线圈是一种快速、可连续调节的消弧线圈,由于这种消弧线圈结构特殊,同时又必须满足系统较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出能满足要求的闸流式消弧线圈比较困难。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仿真设计方法。首先,建立消弧线圈的铁心模型、线圈模型;然后,根据消弧线圈的实际结构将建立的铁心和线圈模型组合构成消弧线圈的模型,这种模型不仅反映了消弧线圈的基本电磁特性,还反映了消弧线圈的空间结构,其模型的电磁参数根据其空间结构参数计算;最后,建立消弧线圈系统的测试模型。利用SABER仿真软件对设计消弧线圈的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估算,通过实验和仿真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文中提出的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其仿真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消弧线圈的特性;利用该设计方法提供的参数制成的消弧线圈产品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消弧线圈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消弧线圈在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了消弧线圈的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包括一般处理方法、消弧线圈异常处理、动作故障处理、消弧线圈的停用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电压不平衡的原因,提出了消弧线圈合理运行档位及预调式消弧线圈中性点串联阻尼电阻的限压措施,解决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电压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短路阻抗式消弧线圈是通过可控硅调节的可控电抗器,对该消弧线圈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该类消弧线圈运行中的缺陷,为消弧线圈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何颋 《高电压技术》2007,33(9):216-217
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可利用消弧线圈实现快速补偿电容电流而自动灭弧,以降低单相接地过电压。但是若自动调谐消弧线圈与系统配合不当,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在投入时易发生谐振过电压。通过2起典型故障分析,由于消弧线圈投入时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超过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告警整定值,装置判断为接地进行消弧线圈补偿,此时消弧线圈感抗与系统容抗匹配引起谐振过电压。  相似文献   

6.
陶梅玉  陈海昆 《华东电力》2007,35(12):79-82
中性点加装消弧线圈是提高小电流接地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对10 kV电网无阻尼调匝消弧线圈、有阻尼自动调匝消弧线圈、自动调容消弧线圈和相控消弧线圈4种类型的消弧线圈的灭弧效果进行测试分析,给出了每种消弧线圈灭弧能力的量化数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研究与应用状况,指出了以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为基础的调容式消弧线圈的优点。讨论了晶闸管调容式消弧线圈的整体结构,其中重点讨论了电容器分组和晶闸管选择的方法。之后根据电容电流补偿原理和参数计算,简要说明了消弧线圈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给出了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补偿控制的流程。最后总结了调容式自动消弧线圈的特点,得出调容式自动消弧线圈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补偿装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研究与应用状况,指出了以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为基础的调容式消弧线圈的优点.讨论了晶闸管调容式消弧线圈的整体结构,其中重点讨论了电容器分组和晶闸管选择的方法.之后根据电容电流补偿原理和参数计算,简要说明了消弧线圈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给出了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补偿控制的流程.最后总结了调容式自动消弧线圈的特点,得出调容式自动消弧线圈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补偿装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从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入手,分析了消弧线圈的补偿特性,并研究了调匝式、调容式、相控式消弧线圈的优缺点及运行特点,建议根据配电网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消弧线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中的可控消弧线圈的发展与现状,以及可控消弧线圈的分类方法.其中主要介绍了几种随调式可控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并进一步提出新型正交铁心结构的可控消弧线圈,分析了正交可控消弧线圈的工作机理和磁路模型.该正交结构可控消弧线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残流增量法的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倩  王保震 《青海电力》2010,29(1):50-52,68
文章详细介绍了残流增量法的装置结构和基本原理。该方法通过控制与消弧线圈并联或串联的电抗器,在故障发生后改变消弧线圈的补偿度,利用调节前后的各条线路零序电流的变化量确定故障线路及故障区域。文中对残流增量法的选线策略进行了改进处理,对一、二级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选线流程。该方法不仅能够确定一级变电站的故障线路,而且能够在一级变电站与二级变电站(或开闭站)之间的辐射状线路上确定故障区域。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配电网馈线自身阻抗及三相耦合作用的影响,对基于有源逆变器的单相接地故障全补偿零残流消弧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思路。推导了全补偿故障消弧时有源逆变器的等效注入电流公式,表明有源消弧注入电流是由故障相电压和短路点的零序输入阻抗唯一确定。分析了有源电流和有源电压消弧算法,提出需利用消弧线圈电流折算、故障过渡电阻测量、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等方法优化有源电流消弧算法;可通过监测负载电流和定位单相接地故障位置来优化有源电压消弧算法。研究结果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有源消弧方法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配电网调匝式消弧线圈无法实时模拟,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与接地选线装置(简称消弧选线装置)只能进行开环测试,无法考虑装置在系统中实际运行情况,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RTDS实时仿真系统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与接地选线装置的试验研究方法。为验证消弧选线装置的实际工作情况,在RTDS中模拟了调匝式消弧线圈,建立了配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仿真系统,并将被测装置所需要的模拟信号输出,装置的控制信号再返回RTDS中,从而形成消弧选线装置的闭环测试环境。按照试验要求进行了各项试验,对测试输出波形做了理论分析,从仿真结果可知,所介绍的方法用于消弧选线装置试验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消弧线圈与接地故障转移装置配合使用的消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行消弧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自动补偿消弧线圈与故障相快速接地装置相配合使用的消弧方法,阐述了基于该消弧方法的消弧装置的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工作方式,讨论了所使用的各部分装置的动作配合方案。该消弧方法兼有快速熄灭电弧和减小接地电流的优点,使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弧光接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现行消弧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使用自动补偿消弧线圈与故障相快速接地装置相配合使用的新型的消弧方法,阐述了基于该消弧方法的消弧装置的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工作方式,讨论了所使用各部分装置的动作配合方案。该消弧方法能够兼顾快速熄灭电弧和减小接地电流,使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弧光接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16.
自动调谐调匝式消弧线圈阻尼电阻的选取原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在中低压电网中使用比较多的消弧线圈是自动调谐调匝式消弧线圈,这种消弧线圈采取的是预调节方案,即在电网正常运行时调节消弧线圈档位使消弧线圈的电抗等于电网的容抗,为抑制全调谐状态下的串联谐振过电压,一般采取并联或串联阻尼电阻的方法,但如何选取阻尼电阻是比较困难的,该文详细分析了自动调谐调匝式消弧线圈阻尼电阻的选取原则,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调匝式消弧线圈级间电流不同调节方式的特点,推导了消弧线圈及有载分接开关级间电压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降低35k V调匝式消弧线圈级间电压的新型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调匝式消弧线圈系统频繁出现虚幻接地的现实情况,考虑消弧线圈设备参数及结构设置对其补偿算法的影响,对虚幻接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对消弧线圈控制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模拟实际运行情况,设计并完成了触发实验和调挡实验;进而深入分析并验证了消弧线圈自身装置对虚幻接地的影响,提出了消弧线圈触发装置升级改造的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19.
胡航帆 《黑龙江电力》2011,33(5):378-380
阐述了消弧线圈补偿电网的原理,指出了消弧线圈在补偿电网中的作用,在预调式消弧线圈装置的消弧线圈回路中串联1个阻尼电阻,解决了接地残流与中性点位移电压之间的矛盾,分析了预调式消弧线圈装置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非线性阻尼电阻的作用和运行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