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寿大型高炉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项钟庸 《钢铁》1992,27(1):7-11,19
本文讨论了宝钢4000m~3级高炉设计中采用的长寿技术。介绍了宝钢新建高炉上采用全冷却壁的长寿设计方案,以及纯水循环冷却系统的构成。纯水冷却系统的特点是运行经济、安全性高、具有完善的检漏装置,以及可根据热负荷分布来调节水量,以达到长寿的目的,此外,本文还叙述了炉体砌筑方案,采用薄炉底和薄炉缸的砌筑结构以及炉体维护检修和监测仪表。  相似文献   

2.
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有效容积为5500m^3,一代设计炉龄为25年,为实现高炉长寿,1号高炉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如采用合理的高炉炉型、选用热压小块碳砖复合炉缸和综合炉底以及薄壁炉衬结构、炉体冷却系统采用铸铁一铜冷却壁及砖壁合一的镶砖冷却壁结合的炉体全冷却结构和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装备先进的炉体监测系统和高炉专家系统等,使其具备了实现一代设计炉龄的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炉长寿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炼铁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国内外炼铁厂开发应用的高炉长寿方面的几项技术,即耐火材料材质和砌筑方式,冷却设备以及炉体维炉和修补等方面所取得重大进展了简要介绍,并对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鞍钢新1#高炉炉体结构浅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兴智 《包钢科技》2004,30(4):14-17
高炉炉体结构包括本体内衬耐火材料、砌筑方式、炉衬冷却方式.合理的炉体结构形式是高炉长寿的前提,文章着重介绍鞍钢新1#高炉(3 200m3)炉体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首钢京唐1号高炉为实现一代炉龄25年的长寿目标,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选择合理的高炉内型,采用热压小块炭砖结合湿法喷涂造衬工艺的复合炉缸、全炭砖加陶瓷垫炉底以及薄壁炉衬结构,并全部使用优质耐材;炉体冷却系统使用铸铁-铜冷却壁及壁砖合一的镶砖冷却壁结合的炉体全冷却结构和除盐水密闭循环系统;装备了先进的炉体检测系统和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莱钢型钢3号高炉炉体长寿设计,包括炉型确定、冷却设备、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炉衬耐材以及完善的炉体检测技术,高炉设计寿命为一代炉役寿命15年。  相似文献   

7.
《炼铁》2017,(6)
在宝钢高炉生产30多年的过程中,既有2号高炉(1代)一代炉龄15年2个月和3号高炉(1代)一代炉龄18年11个月的长寿佳绩,也有4号高炉(1代)因炉缸原因仅生产9年4个月就停炉进行大修的实例。通过对宝钢4座高炉炉身、炉缸设计的演变过程和长寿维护实践的分析,重点对2号高炉大修改造的炉体冷却形式、炉缸配置、设计施工,以及操作维护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炉长寿是一项系统工程,初始于高炉设计、关键部位耐材质量和施工质量,重在合理的日常操作和稳定的炉况,以及长寿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8.
日本川崎制铁公司千叶厂 6号高炉于 1997年 6月 17日点火 ,创造了 2 0年零 9个月的世界最高高炉寿命的纪录之后 ,于 1998年 3月 2 4日停炉。高炉长寿的主要原因有 :炉腹角的最佳化、利用冷却壁和冷却水箱进行炉体冷却、Si C砖的采用等硬件方面的原因 ,以及利用 GO-STOP系统或各种数学模型实现高炉操作最佳化等软件方面的原因 ,另外 ,还有包括高炉下部在内的炉体、操作方面的检测技术的高级化。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高炉炉底的长寿。关于高炉炉底部的损耗行为 ,通过各种数学模型及模型试验进行了许多探讨。为了说明炉底温度的变化和炉缸的传…  相似文献   

9.
高炉长寿设计是个系统工程,仅靠任何单一技术无法实现高炉长寿目标,必须统筹考虑高炉设计、砌筑、维护及操作等各个环节。为了提高高炉的寿命,对首钢长钢8号高炉炉缸、炉底的侵蚀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蚀损原因,提出改善炉缸、炉底耐火材料结构以及可提高技术水平和护炉效果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炼铁》2016,(5)
宝钢3号高炉停炉以后,对高炉的炉体侵蚀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重点从高炉长寿设计、不同炉役时期的高炉操作和长寿维护等三个方面,阐述了3号高炉的长寿经验。认为3号高炉能够取得一代炉役寿命19年、单位炉容产铁量1.57万t/m~3的长寿业绩,一是高炉长寿设计,为长寿奠定了基础;二是高炉操作上保持长期的炉况稳定顺行,为长寿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炉役后期加强高炉的长寿维护,为长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炼铁》2015,(1)
对宁钢1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控制与管理进行了总结。通过建立高炉长寿管理体系,加强操业和作业管理,强化炉体维护,高炉长寿管理由被动防守变为主动预防,在不控制冶炼强度、不加钛矿等的情况下,实现了炉缸侧壁温度安全受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付卫国  饶家庭  曾华峰 《四川冶金》2005,27(5):26-29,17
介绍了攀钢4#高炉第一代炉役大修时的炉体破损情况以及炉底沉积物特点,分析了4#高炉一代炉役实现高效生产和长寿化的相关因素,对进一步认识钒钛矿高炉冶炼,强化高炉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高炉强化冶炼后炉缸、炉底长寿需要,自1987年以来,济钢6座300~350m~3高炉相继采用了自焙炭块砌筑炉底、炉缸。本文简介设计、施工及生产概况。重点介绍了1号高炉生产4年后中修时调查炉缸(底侵蚀情况。实践证明,自焙炭块是一种优质长寿炉衬材料,在强化冶炼的条件下,高炉寿命预计可达8~10年。  相似文献   

14.
李庆洋  于国华  陈诚  张向国  王冰 《工业炉》2021,43(4):20-23,27
山钢集团日照钢铁厂规划建设两座5 100 m3高炉,设计年产铁水810万t.高炉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包括采用合理的高炉内型,采用薄壁结构,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关键部位采用铜冷却壁,炉底炉缸采用"传热法"的设计理念,选用进口优质炭砖,炉体采用全冷却结构和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并设计了完善的炉体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对宣钢1号高炉长寿高效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提升原燃料质量;优化上、中、下部调剂,保持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煤气流分布合理稳定,维护合理操作炉型;严格控制K、Na、Zn等有害元素含量;采取定期炉体灌浆,减少炉缸气隙等一系列措施,控制住了炉体冷却壁水管破损增加及炉缸侧壁温度超标的趋势,实现了高炉长寿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福明  党玉华 《钢铁》2004,39(10):75-78
论述了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现状。在大型高炉设计中,通过优化炉型、采用合理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等技术为高炉长寿创造条件。通过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炉体维护等技术使高炉寿命达到15年以上。对高炉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对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身钊  杨冬梅 《攀钢技术》1995,18(3):1-7,29
文章分两部分。前一部分着重调查了国内外高炉冷却设备、耐火材料、“陶瓷杯”炉缸炉底及炉体修补技术等高炉长寿技术的新进展,见攀钢技术1995年第2期。本部分在分析、调查攀钢高炉几代炉体及冷却设备破损情况的基础上,对今后炉缸炉底、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及炉身上部长寿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勇 《攀钢技术》2002,25(3):1-3
就高炉炉体结构形式对高炉高产、长寿、节能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行现代高炉炉体结构设计的思路,重点介绍了一种比现有技术更加合理的记炉炉体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炼铁》2014,(1)
对宝钢3号高炉长寿诊断及维护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3号高炉长寿诊断的技术特点,认为对高炉整体状况进行长寿诊断必不可少,对炉缸侵蚀状况和炉体的状况进行监测、诊断分析,是确保炉役后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对宁钢1号高炉长寿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建立高炉长寿管理体系,加强操业和作业管理,强化炉体维护,高炉长寿管理由被动防守变为主动预防,实现了在不控制冶炼强度、不加钛矿等护炉剂的情况下,侧壁温度安全受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