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目前,全球性的酸雨问题已日趋严重,其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小型锅炉有30多万台,其年燃煤量约3亿吨,占原煤产量的三分之一。我国高中低硫煤(含硫量≥2%)约1564580万吨,占总储煤量的17%,全国煤炭平均含流量为1.03%。高硫煤主要分布在两大煤域:一是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另一是四川、贵州、广西。根据国家环保局199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披露,目前我国大气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城市为贵阳、宜宾、南充、石家庄、青岛和乌鲁木齐。我国酸雨仍局限于局部地区,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对一次能源的消耗量逐年增加,我国的发电目前仍然以燃煤为主,而燃煤量过多常常会引起酸雨等环境问题,为了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改善环境杜绝酸雨的出现,实现燃煤电厂的脱硫显得十分有必要。而脱硫设备的检修时脱硫机组顺畅运行的基础,本文从脱硫设备的研究进展出发,主要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的设备组成,并且详述了各个设备检修的相关问题,以期能为实际燃煤机组脱硫设备的检修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DCL型AG系列燃煤固硫剂固硫技术工业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 煤碳燃烧时排放的SO2是我国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在大气中,SO2、NOX、碳氢化合物和烟尘混合在一起,受光化学反应作用形成酸性气溶胶,即大气中的烟雾,它令能见度降低,影响飞机起降和轮船航行;酸性气溶胶与雨水结合或大量地沉降到地面和水域物体表面,这种现象称为酸雨。酸雨使土壤酸化,引起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农作物及森林减产;酸雨使水源酸化,破坏水生态环境;酸雨使植被遭破坏,引起水土流失而致耕地减少;酸雨使建筑物和金属遭受腐蚀。研究表明,空气中SO2浓度只需达到0.2×10-6并伴有少量微尘时,人类的死亡率就会上…  相似文献   

4.
王倩 《砖瓦》2008,(4):38-39
1概述 在砖瓦焙烧过程中.根据制砖原料的成分和所用燃料的基本状况都会产生一定量的有害酸性气体.主要有氟化氢(HF),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2),在有些地区也会产生氯化氢(HCl)气体.这些气体混在烟气中.如果不加以清除.与烟气一起排入大气,必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绿色电力     
《四川建材》2010,(3):93-93
绿色电力是指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是利用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特定的发电设备.把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电力,其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世界舆论越来越关心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各发达国家近来制订的节能政策,也都十分明确,是以减少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为主要目标。其原因是,人们已经认识到,所排放的烟尘等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硫和氨氧化物都会危害人体健康,是产生许多疾病的根源,还会造成环境酸化,酸雨会破坏森林,损坏建筑物。从我国情况看,几个大气污染指标,如总悬浮颗粒、降尘、二氧化硫和氨氧化物,北方城市高于南方城市,采暖期重于非采暖期。采暖期城市大气污染指标普遍超过标准,情况相当严重。大气污染超过标准的基本原因,就是采暖燃煤排放…  相似文献   

7.
关于烟气脱硫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烟气治理的除尘、脱硫体化,以废治害,综合利用是降低脱除SO2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孟燕  栾晓伟 《建筑节能》2006,34(1):57-58
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烟气治理的除尘、脱硫一体化,以废治害,综合利用是降低脱除SO2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北方吸污绿化树种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鲁敏 《中国园林》2002,18(3):86-88
通过人工熏气试验,研究测定了北方部分绿化树种对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的吸收净化能力。结果表明:绿化树种对大气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能力,并依污染气体和树种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硫是当今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而对陶瓷企业排放的废气进行治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现阶段陶瓷行业的脱硫技术,从实用性角度阐述了几种脱硫技术用于陶瓷企业废气脱硫的适应性及优缺点,以供陶瓷企业在选择脱硫技术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