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沟壑区中尺度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砚瓦川流域划分为中尺度流域分区治理,项目区上游塬面面积大,交通方便,地下水埋藏较浅,饮水条件较好,以"保塬固沟"为主;项目区中游塬面破碎,交通相对落后,人均土地面积大,塬地少,山坡地多,饮水条件差,以"塬沟兼治"为目标;项目区下游塬面窄小,川台地面积大,人均土地面积较多,交通困难,要在粮食自给的条件下,退耕还林还草,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全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海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杨晓勇(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300170)1海河流域水土流失概况海河流域西起太行山,东临渤海,南界黄河,北倚蒙古高原,总面积31.78万km2,其中山区面积占59.6%。涉及京、津、冀、晋、鲁、豫、蒙、辽等8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塬沟壑区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硬化会影响暴雨水文情势,增大洪水模拟预报难度。为实现对流域城市洪水灾害的预警,基于HEC-HMS水文模型,分别率定砚瓦川流域城市化前后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条件下的产汇流参数,开展极端暴雨洪水情景设计,揭示流域城市化对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HEC-HMS降雨-径流模型适用于黄土高塬沟壑区洪水预报,其模拟综合合格率为81.25%,平均Nash效率系数为0.82;流域城市化对重现期短的洪水要素变化影响较大,且洪量变化幅度大于洪峰变化幅度,100 a一遇洪水的洪峰和洪量的增幅分别为4.54%和6.40%,5 a一遇洪水的洪峰和洪量的增幅分别为7.06%和9.49%;各子流域设计洪水对流域城市化的响应分布具有空间差异性,以西北部地区响应为最强,其次为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4.
根据砚瓦川流域产汇流规律、地下水埋藏深度、雨洪径流资源利用目标、经济发展方向及开发目标,分上、中、下游3个区分别选取典型村进行了径流高效利用模式建设:上游雨洪径流高效利用模式,地表水利用率由2.95%提高到30.49%;中游庭院集水草畜转化模式,地表水利用率由1.07%提高到17.98%;下游河川径流利用模式,地表水利用率由1.27%提高到50.7%.上、中、下游径流高效利用的重点和方式各具特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论述研制开发松辽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以全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实际需要为依据,阐述了系统的模块组成与功能、特点、开发步骤、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地处珠江流域下游,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境内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振兴。为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1985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韩江上游严重水土流失区整治及开发利用》、《关于防止北江上游水土流失》两个议案,1986年又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江河整治工作议案》,1990年通过了《整治和开发利用东江中上游水土流失区》义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线性规划法,以歙县南乡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为依据,针对性地利用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8.
1 流域概况 大田庄流域位于费县西北部,总面积77.03km~2,山势陡峭,高低不平。多年平均降水量864mm,主要集中在6~8月份。治理前,流域内共有林地4933.3hm~2,林草覆盖率为64.4%。除部分国营林场外,大多数为残次幼林,郁闭程度低。加上坡耕地分布很广、耕作不当,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流失面积达68.52km~2,侵蚀模数为2418.5t/km~2·a。1992年,国家淮委投资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流域人民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大规模的整山治水活动。经过  相似文献   

9.
克什克腾旗内陆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什克腾旗内陆河流域是重点流域之一 ,通过这次调研 ,了解了草牧场退化的现状及原因 ,找出了行之有效的草牧场建设、保护、利用之路 ,为实现草牧场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徐靳 《中国水利》1989,(6):21-22
水土保持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为了搞好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自198O年至1988年底,相继在海河流域选择了十几处小流域试点,国家投资253.6万元,累计治理面积222.188平方公里。几年来,在如何发挥各小流域  相似文献   

11.
小凌河流域是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随着近年来治理步伐的加快,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控制,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流域的自然状况出发, 详细分析了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由此造成的危害, 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石泉县2019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对象,详细分析了该工程治理现状,研究存在主要问题,并结合治理经验提出增强水土保持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白玉川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川流域于19786年列入松辽流域试点小流域治理,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412.1hm^2,治理程度达89.7%。1994年7月流域内降了特大暴雨,降水强度达76mm/h,水保工程无一损坏,水库安然无恙,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防洪减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栋 《江苏水利》2000,(12):33-34
朱郢小流域,位于盱眙县西南山区水冲港乡,1994年被省列为重点水土保持项目,经多年综合治理,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而且,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成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型的小流域,2000年2月,被财政部、水利部命名为首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 一、基本概况 朱郢小流域,位于水冲港乡东北部朱郢村,地形属低山区,流域总面积7.17km~2,治理前Ⅱ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6.49km~2,占流域面积的90.5%,侵蚀模数达3999t/km~2·a,地面高程在68.5m~148.5之间,土质属黄棕壤土,年平均日  相似文献   

15.
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业务门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分类、水土保持监测信息提取和水土保持业务门户功能设计及开发过程,该门户的建成为水土保持工作者提供了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孙长安  潘自达 《人民长江》1993,24(11):42-45
李Duan河流域由于长期受水土流失危害,生态景观恶劣,环境容量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低下。自列为综合治理试点小流域后,本着流域后,本着流域特征采取生态型治理模式,注重效益,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四年集中治理,又继续巩因性治理,取得了显著水土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治理经验,为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提供了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17.
池州市肖坑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在控制水土流失、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林草被覆率减轻洪水威胁、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流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赣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管理、建设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是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防治二期工程第二阶段项目区之一。自1998年开始实施,至2002年结束。该工程经过五年实施,开工建设112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5 597hm^2,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33-1995)一级标准。项目规划合理、领导重视、宣传到位、措施得当、成效明显,总结和完善了符合南方水土流失特点的治理模式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花青龙  王志军  薛华 《治淮》2001,(5):37-38
费县位于鲁中、鲁南山区之间,临沂市西部,全县总面积1903.75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头1400余个,最高海拔1026米,最低海拔75.3米。山丘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6.4%,西南部、北部为砂石山区,中部和南部为青石山区,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864.7毫米。 长期以来,由于受山区面积分布广,植被覆盖率低,降水相对集中等自然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