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纹识别技术在智能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现代个性化的信息工具,智能卡已经呈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为了加强智能卡的安全认证能力,智能卡商和研究人员在智能卡中引进了指纹生物技术,来取代传统的个人密码鉴定方法。本文先介绍了智能卡和指纹识别系统的组成,然后通过分析智能卡的卡上资源,指出智能卡是资源受限系统,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智能卡时需注意的问题及其相应策略。文章的最后是指纹识别技术在智能卡中的应用系统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2.
英飞凌(Infmeon)公司基于FCOS(Flip Chip on Substrate,板上倒装芯片)工艺的智能卡IC封装生产线近日在无锡工厂正式投产。此项先进的智能卡IC封装工艺,使得智能卡在节省智能卡IC封装内部芯片空间及智能卡封装空间、成本效率、减少周期和提升性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满足不断创新的智能卡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什么是智能卡,并回顾了智能卡产生的历史,着重讨论了智能卡的四大基本功能:信息存储,身份鉴别,数字签名和文电加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智能卡的一些主要应用,指出了未来智能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智能卡技术的优越性,然后阐述了智能卡的芯片技术技术及其安全性,以及卡片的制造工艺,给出了智能卡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电子测试》2005,(3):88-88
英飞凌科技和瑞萨科技日前宣布,将推出通用智能卡应用可编程接口。该接口使得智能卡制造商的专用软件可以在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的多种智能卡IC平台上重新使用,有助于加速新型智能卡应用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GF(2m)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在智能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越梅  朱艳琴 《信息技术》2005,29(11):66-68,71
介绍了特征2域上的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智能卡的安全机制,将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应用到智能卡中,给出了椭圆曲线密码算法在智能卡数据加密中的实现,并给出了在智能卡pin验证中的应用流程。最后,对ECC智能卡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智能卡应用     
智能卡应用@文斌智能卡应用文斌进入90年代以来,智能卡的使用日新月异。尤其在1996年更为突出。这一年,智能卡在各地大量采用,确实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目前应用智能卡系统包括以下领域。运输业大宗货物的运输费用或收费公路上过往车辆路费的收取,可采用最新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传真     
多功能智能卡需求攀升据调查,目前生产的智能卡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集多卡于一身的多功能智能卡需求则将日益高涨。多功能智能卡应当能够对折,集多种功能于一卡(如驾照、身份证等),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信用卡。预计到2001年世界智能卡市场规模将从1997年的9?..  相似文献   

9.
捷德新闻     
《现代电信科技》2010,(2):117-118
智能卡领域顶级商家联手推进开放式安全公交智能卡应用 智能卡制造商捷德公司、欧贝特公司、芯片供应商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以及法国INSIDE半导体芯片公司日前联合宣布已发起行业倡议,为基于公交应用的下一代智能卡提供新的安全解决方案。新的解决方案将建立在开放式标准的基础之上,这种标准目前由这四家公司实施,  相似文献   

10.
李晶 《现代通信》2005,(12):57-60
小灵通PIM卡属于IC卡中的智能卡,目前,智能卡应用最多的是GSM移动通信中的SIM卡和CDMA移动通信中的UIM卡,未来将要开展的3G移动通信中的USIM卡也属于智能卡。  相似文献   

11.
2005年5月下旬,第八届中国国际智能卡博览会(SCC2005)在北京举行,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虽然智能卡市场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近年,由于政府牵头项目的迅速启动,智能卡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银行卡跨行联网建设的不断深入、交通一卡通系统的试运行,到已经开始的全国第二代身份证换发,更加使智能卡产业获得了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智能卡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陆金伟智能卡的发展吸引了全球的关注。自1974年首次出现于法国以来,主要用作金融卡。最近几年,智能卡的应用范围日趋扩大,已开始进人医疗领域。智能卡(smartcard)又称IC卡(IntegretedcircuitCard)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线电视》2012,(4):462-462
在2012年的CCBN上又爆出一个让广电忐忑的消息:黑客发现了以往机顶盒的缺陷,利用智能手机开发出了虚拟智能卡应用软件。只要机顶盒具备Wi—Fi功能,智能手机可变身为虚拟数字电视智能卡,替代原来的智能卡,可以免费收看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4.
多用途智能卡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多用途智能卡技术,分析了它对传统的单用途智能卡的应用模式及管理的影响,并以USIM为例介绍了多用途智能卡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989年,德国的移动运营商最早开始使用具有微处理器的智能卡,以实现网络鉴权功能,移动智能卡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发展是与GSM系统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GSM系统从制定规范的最初就有一个理念:“每一部手机都是我的手机”,即让手机的通信功能和用于个人身份验证的智能卡分离,用户可以方便地更换各种GSM制式的手机,同时使得存放在智能卡中的电话号码和其他个人信息保持不变。在GSM系统中,用于用户个人身份识别的智能卡称为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卡,手机和移动智能卡分离的模式称为机卡分离的模式。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串行CMOS EEPROM 24CXX智能卡中的应用,并以24C01为例对它们的读写操作和通信协议进行了重点阐述,从中可以了解有关智能卡技术细节,对实际智能卡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机顶盒中采用智能卡技术实现条件接收,主要介绍了机顶盒芯片Sti5516的智能卡接口和用于实现机顶盒与智能卡之间通信的TDA8004T芯片,介绍了T=0通信协议,并给出了通信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智能卡是一类具备较强的逻辑和数据处理能力的IC卡,目前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智能卡读写器则主要是为相关用户提供一个使用智能卡的功能平台,是智能卡应用和开发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介绍了一种智能卡读写器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其硬件组成和相关软件协议方面的有关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读写器与用户端之间的应用接口,并对其与COS端的命令接口进行了讨论。实践证明,读写器结构可靠、性能稳定,特别在通用性和批数据处理方面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9.
上海柯斯:推动移动通信智能卡多元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通信世界》2009,(16):21-21
智能卡的功能整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动支付与智能卡的整合,二是安防和办公自动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智能卡SPA&DPA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坤锋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7):28-29,34
智能卡是一种可防止被入侵设计的设备,为了防止攻击者藉由边际信道泄漏信息,如功率消耗、执行时间、故障时的输出与输入行为、电磁辐射、功率尖峰情形等信息攻击智能卡,必须采取一些防备措施。本文主要介绍攻击智能卡的简易功率分析(SPA),微分功率分析(DPA)。这些技术已被广泛地使用于窃取智能卡保护数据的技术上,提供这些技术的概略性观念,使我们知道问题所在,进一步想出对策,促使我们设计出更安全的智能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