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复合床式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分析了较高循环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采用设计经验成熟、运行稳定可靠、热效率高、电耗低的低循环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来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的新技术思想,并据此研制开发出复合床式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新技术。通过介绍和分析复合床式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原理及技术特点,展示新炉型所具有的锅炉主要部件的灵活布置方式,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高温热水锅炉的设计要点;低倍率燃烧方式,中温分离,以级燃烧,密相区保留埋管,工质侧采用强制循环,水系统采用各受热面管内流动方向一律向上的强制循环方式。计算结果表明,大容量循环床高温热水炉在突然停电时比较安全,此外,提出了必要的停电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14MW循环流化床高温热水锅炉的设计要点,循环倍率和燃烧效率的关系和分离的技术的关系等等,来提高锅炉热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29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的设计要求和热水调整与控制,采用强制循环,低倍率;解决磨损、密封等问题,14年的运行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应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锅炉具有煤种适应性广、热效率高、NO_x排放低、实现炉内脱硫等特点,更重要的是锅炉可以燃用煤矸石、炉渣、垃圾等,炉渣、飞灰能做水泥的掺合料,做到资源综合利用。所以,这一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基本分为两类:即没有埋管、高循环倍率的高速床;带埋管、低循环倍率的低速床。高速床床载面积小、流速大、循环倍率高,点火、给煤方便,热效率高,一般大于85%,锅炉易于大型化。但是,由于流速高,炉内磨损严重、自耗电高;由于没有高传热系数的埋管受热面,为了保证蒸发量,必须设计足够的高传热系数辐射、对流受热面;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理念、结构布局及使用特点,并与高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比较,证明中倍率循环化床锅炉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9MW循环流化床高温热水锅炉的设计和运行.对锅炉设计中影响循环倍率的因素和锅炉运行中的热工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鼓泡流化床相比 ,有许多新的特点 ,床内的燃烧和受热面的传热过程很复杂。由循环倍率决定的颗粒浓度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对传热强度、燃烧与燃尽、过热器的汽温、负荷的调节范围以及分离器的设计等都产生重要影响。以 65t/h油页岩流化床锅炉的热力计算为例 ,从循环倍率入手 ,着重讨论了循环倍率以及由它决定的飞灰浓度对床内燃烧传热及过热器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魏政 《工业锅炉》1993,(1):17-19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从循环倍率的定义出发,在灰平衡计算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循环倍率与高温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关系式,并对这个关系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的选取范围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将床料粒度分布及循环倍率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从能量角度确定最优循环倍率的方法,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托于日趋成熟的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开发国内容量最大的节能型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势在必行。介绍了168 MW节能型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设计思路、结构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城市燃煤集中供暖对洁净燃烧技术的需求是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发展的动力。介绍了首台运行的最大容量的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的运行情况。实践表明:采用水冷方形分离器的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运行稳定,可用率高,燃烧效率高,满足严格的大气排放标准,密封性好,占地面积小,可以很好地适应城市集中供暖频繁启动和压火的需要。图6表5参6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兼备了CFB燃烧技术和超临界压力蒸汽循环技术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讨论了超临界CFB锅炉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诸如水冷壁的选型以及锅炉结构的实现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600MWCFB锅炉的方案,并通过热力计算对运行结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分析煤泥的特点,结合循环流化床技术的特性,指出纯烧煤泥存在的问题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解决对策。实践证明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煤泥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概况、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的因素、解决影响循环硫化锅炉正常运行的有效措施,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具有收缩出口结构的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燕  郑洽余 《动力工程》2000,20(5):827-830
通过在冷态循环流化床模型上进行的大量试验研究,提出了强化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端头效应的方法,分析了收缩出口结构可以强化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端头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收缩出口结构的收缩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特性和传热特性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值,一般最佳收缩度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当量直径之比为0.5。这一新发现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图9参5。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复合床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方式,研究得出其炉内传热计算方法,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为复合床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双碱法脱硫技术在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炉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仲林  李欣  张明珠 《节能》2012,31(3):45-47
介绍并比较目前国内湿法脱硫的方式,着重阐述双碱法脱硫技术在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炉中的应用,介绍双碱法脱硫技术的原理、系统调试、节能减排效果及脱硫成本的计算等,指出双碱法脱硫技术适用于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治理,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