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计量测试》2010,37(6):43-44
<正>2010年5月中旬,在J.P.Morgan金库,一台全新的适用于大金条称量的电子秤正在作示范。包括伦敦所有金库的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至活动结束时,所有参加者都确信这台由赛多利斯研发的新秤,其准确性和精度与短臂天平相当。  相似文献   

2.
陶瑞星 《上海计量测试》1995,22(3):22-23,30
称重技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其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十分惊人的进展。主要表现有称重测量技术由静态测量向动态测量、在线测量和模型化测量方向发展,尤其在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理论、模糊理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数字滤波、振动理论、阻尼技术科学技术在称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系统的自诊断、自适应及功能自组织扩展形成,使称重计量向测量系统的信息处  相似文献   

3.
电子称重系统传感器的选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在称重系统中传感器的精密、密封状态,量程,受力形式的选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电子称重广泛应用于国民生计的各行各业中.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称重技术中的一些概念,说明了电子称重的传感器对于元件材料的要求,进而列出了目前适合电子称重领域的元件材料.最后,介绍了国内外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电子称重模块在化工企业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进 《中国计量》1999,(9):47-48
由称重传感器构成的称重模块,因其组装灵活,价格便宜,在化工企业的应用有其独到之处。一、称重模块及其特点1.称重模块简介称重模块是用于剪切悬臂梁传感器的一种实用性结构配件。由顶板、基极、称重传感器、负载支承往及支承螺栓构成(见图一)。根据负载支承柱及顶板的不同,分为固定式、半浮动式和浮动式三种结构。在一个称重系统中,使用一只固定模块,一只半浮动模块,其余用浮动式模块补足,一般分为三只一套和四只一套。三只一套用于三点支承,四只一套用于四点支承(见图二)。称重模块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装在各种形状的容器上,…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电力行业及其他行业等需要工业锅炉的厂矿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以其燃烧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高效脱硫、氮氧化物排放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电子式称重给煤机作为该系统中的输煤设备能够连续的、精准的、定量的向燃烧系统输送燃料使之成为系统有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以PLC为控制器,称重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变频器作为驱动元件,变频电动机为执行元件的输煤控制系统。经实践证明,经我厂设计、生产的称重给煤机在各电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受到了客户好评。  相似文献   

7.
动态液晶数码显示器获取数据的电子称重记录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液晶数码显示器的动态扫描驱动原理 ,获取动态数据的方法 ,电子秤重记录仪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鲁新光  刘平 《计量技术》2010,(10):31-33
主要从范围、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几个方面阐述并分析了GB/T7724-1999《称重显示控制器》和GB/T7724-2008《电子称重仪表》之间的差异,新标准适用性强,检验项目更加全面,测试方法更加细致准确,为称重仪表制造和检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线称量静重式力标准机砝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一种新的静重式力标准机砝码现场称量装置,可在不拆卸砝码的情况下,完成静重式力标准机砝码的称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热分析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表征手段,因其具有普适性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高温指定气氛中的样品氧化实验及循环热重实验,探讨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几大因素:天平类型,气氛控制,样品放置方式,展示了仪器的卓越性能及热重法在材料氧化、腐蚀、老化研究方面应用。同时对热重技术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和预测,如可用于研究抗氧化剂、耐火剂、阻燃剂与添加剂,闪点、燃点、阻燃作用(炭化)、等温分解等诸多问题,也可用于研究材料在氧化、硫化、卤化、碳化等单一或多种腐蚀环境中的腐蚀机理等。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大江南北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极大地刺激了重卡等建设用车的需求,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为争抢这块“蛋糕”,国内外企业各出奇招,国内重卡市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跃进”。有专家预计,今年重卡销量可能突破100万辆。  相似文献   

12.
面对果冻市场大鳄喜之郎、金娃的半壁江山,面对国内众多小品牌的日益滋生,面对果冻负面事件的不断爆光,kidoki这个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名不见经传的果冻品牌,如何在短时间内冲出市场重围,成为2005年食品界,乃至整个营销界都为之震撼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