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浙江节能》2005,(1):27-27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公布资料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中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  相似文献   

2.
《余热锅炉》2005,(2):26-26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公布资料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中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  相似文献   

3.
王高蜂 《能源》2011,(5):55-57
提高煤炭的科学产能和清洁化度,是中国未来发展绿色煤炭的最佳路径。就能源而言,“十五”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1O年增长2.2倍,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我国GDP目前占世界生产总值不到10%,但能源消耗已经高于20%,能源排放的污染气体居世界首位,温室气体占世界总量的25%,GDP的能耗、污染排放和碳排放都过高。  相似文献   

4.
吴立新 《能源》2011,(5):50-54
绿色煤炭是中国确保能源供应和减少碳排放的必由之路,如何在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上找到平衡,实现绿色煤炭有哪些路径?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结构中居主导地位。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9.9亿tce,煤炭产量约占77.4%;能源消费总量32.5亿tce,煤炭消费约占68.6%。过去10年,煤炭生产和消费分别占我国一次能源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5.
舟丹 《中外能源》2014,(10):36-36
<正>国际能源署署长范德胡芬女士在《世界能源展望2013》发布会上讲,非常规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正在改变全球的能源格局和能源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1/5,但能源结构还处于煤炭阶段。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总量比例约为66.4%,石油为18.9%。随着全球能源消费重心的东移,尽管我国有较  相似文献   

6.
《能源工程》2004,(6):19-1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一位官员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联合召开的研讨会上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  相似文献   

7.
一、“清洁能源行动”在18个城市的成果 (一)中国近几年能源爰环境变化情况 1.一次能源结构和终端能源结构的变化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也随之迅速增长,2003年能源消费总量达17.09亿吨标准煤,2004年达到19.7亿吨标准煤,为世界第2位。同期,一次能源结构发生变化。200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为:煤炭占66.1%,油气比例占24.6%。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创造了令世界艳羡的经济奇迹的同时,其环境却发出了“灰色”预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现能源利用清洁化已刻不容缓。治理大气污染、节能减排,首当其冲的是控制煤炭消费,比如,在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电厂用煤已占比煤炭总用量的50%以上。因此,我们既要控制煤炭产量,同时也要控制火电容量。  相似文献   

9.
《浙江节能》2007,(4):33-39
能源的供给和消费是关系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1.087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居世界第四位,但GDP仅占世界的5.5%。同年能源生产总量19.82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61%,而能源消费却占世界的13.8%。  相似文献   

10.
一、北京市煤炭生产及利用现状 (一)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北京市经济以年均11.9%的速度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总量快速上升,年均增长14.7%,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500万吨标准煤(见图1)。  相似文献   

11.
江西生态经济建设的一大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三种主要能源资源都十分贫乏,人均能源储量,原煤约33.5t,只有我国人均储量的1/3;人均能源消费量只有全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的1/2;每创造1000美元GDP要消耗能源0.88t标准煤,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江西国民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和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6.94%,即在消费能源总量中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仅为13.06%(主要为水力发电)。江西生产水平低、国民生活水平低、经济落后,这些都是与能源制约密切相关。江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进行生态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源问题是一大瓶颈。江西必需面对严峻现实,制定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能源发展、储备战略和一系列开发新能源的举措,其中包括大力发展水力发电;有计划地规范和限制煤炭的开采,积极推行洁净煤技术,我省今后不宜再新建火力发电厂,尤其不要再新建大型火力发电厂;依靠科学技术,寻找、开辟新能源、清洁能源、再生能源、绿色能源;适度发展核能发电;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制定能源储备制度和建设能源储备体系;切实做好矿区“三废”治理、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这些也是解决能源瓶颈问题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是从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高度来审视,还是从为世界上 20多亿无电人口和一些特殊用途解决现实的能源供应出发,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1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石,是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  在当今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 1997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 121. 56亿 tce,其消费构成为:石油占 39. 9%,天然气占 23. 2%,煤炭占 27%,核电占 7. 3%,水电 2. 6%。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最新修订后的我国能源统计数据,对当前至2050年我国中长期能源消费及其结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进行了情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碳排放快速达峰、中速达峰、慢速达峰三种情景下,我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区间在48.43~51.28亿tce,煤炭消费占比区间在58.2%~62.1%;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区间在54.25~60.17亿tce,煤炭消费占比区间在43.8%~55.9%。慢速达峰情景下,2045年左右能源碳排放量才能达到峰值水平;中速达峰情景下,2030年左右能源碳排放量达到峰值水平,同时碳排放量将在2025年至2040年之间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峰值平台期;快速达峰情景下能源碳排放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且达峰后碳排放将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能源工程》2005,(6):10-10
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达到18.45亿吨标准煤,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能源生产国。生产原油1.75亿吨,预计今年原油产量这1.8亿吨,为第五大原油生产国。2004年原油净进口1.17亿吨,占世界原油贸易量的6.31%,出口煤炭8000万吨,焦炭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56%。  相似文献   

15.
1引言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石化燃料资源,目前约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28%。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煤炭的洁净开发和洁净利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我国党和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洁净煤技术已被列为我国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方向,由国家计委、科委、经贸委共同组织的中国洁净煤技术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之中。洁净煤发电是洁净煤技术的重要方面。洁净煤发电技术已被列为电力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是五项跨世纪的科技导向工程之一。我省煤炭消费占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O%以上,煤炭…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是与能源消费的增量相伴的。我国是 1 2亿人口的国家 ,据1 998年统计 ,我国 (不包括港、澳、台 )年能源消费总量达 1 .41 Gt标煤 ,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 1 0 .9% ,居世界第二位 ,而煤炭消耗量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0 %以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的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同时 ,也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1 能源品种消费的经济效益分析能源消费的经济效益 ,主要受能源价格因素的影响 ,同时 ,还有能源消费过程中的投资费用、辅助用能、能源转换效率等因素。这里主要考虑价格因素和热能转换…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极少有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消费品种的国家,大量燃煤消费引起的能效低下、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是能源消费的集中地区,研究解决城市的能源消费,特别是终端消费结构中的问题,对改善我国的能源现状,扩大清洁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九五”和2010年能源供求矛盾顾瑜芳,奚永淑,李强,王斌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一、能温生产和消费特点江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基本上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80%左右,能源自给率低,并呈逐年下降之势。1980年能源自给率为45%,而目前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分析及其对能源发展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抗 《中外能源》2012,17(7):1-12
纵观我国10余年的能源消费变化情况显示出:总量上升过快,2000~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达11.58%,而同期世界均值仅为2.8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过高、能源强度大,2010年达到0.77t标油/千美元,明显高于世界和OECD国家均值,亦高于不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构成也未得到明显改善,煤炭所占份额高、消费增长快;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增长较快,但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份额却下降;新能源所占份额较低。中国必须改变经济和能源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大幅降低能源强度,进而降低能源消费增速,但近10年发展的回顾提醒我们,其落实存在一定难度。经济增速过快、经济结构失调是能源消费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适中的经济增长率是保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低、节能指标得以落实的前提条件。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同时,对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要有客观的估计,政府或其他方面的补贴应主要用于科研、用于由实验室向大规模应用之间过渡性的工业化试验,拔苗助长将适得其反。在能源战略上应强调节能减排、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多元互补,均衡发展、因地制宜。把节约能源、降低能源强度作为国策放在能源战略的首位,逐步增大石油,特别是天然气、一次电力和新能源的比例,降低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份额。要走因地制宜、多元化互补发展之路,多侧面、多方式、多途径地实现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广义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第四位。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仅农林废弃物及禽畜粪便资源量每年即可达10亿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在我国农村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开发利用量约2亿吨标准煤,提供40%的农村用能,占农村生活燃料的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