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技术熟练工和新招聘人员的离职,让不少电网企业如临大敌。如何留住员工,并通过培训减少新招聘员工的离职率让不少HR头痛不已。输电与配电维修管理协会每年都会举行为期一周的会议,分享管理人员的猎头及培训策略。电力公司会面临一个问题:应对离职潮!虽然许多公司都招聘了一批新人,但很多人员在培训最初的几个月内便  相似文献   

2.
焦作供电公司按照"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原则建立了员工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对员工培训工作进行科学的流程化管理,使企业培训进入良性循环,促进了人才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为实现"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催生了一大批新能源企业,对人力资源尤其是懂技术的专业技术和生产技能人员的争夺更加激烈,加剧了国有大型火力发电企业员工的离职。人才流失不仅会给人力资本投资带来损失、给人力资本带来重新配置的成本,而且员工的离职对在职员工的心理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而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人才的流失率,成为发电企业各级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大唐宁德发电公司为例,深入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依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改善人才流失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催生了一大批新能源企业,对人力资源尤其是懂技术的专业技术和生产技能人员的争夺更加激烈,加剧了国有大型火力发电企业员工的离职。人才流失不仅会给人力资本投资带来损失、给人力资本带来重新配置的成本,而且员工的离职对在职员工的心理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而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人才的流失率,成为发电企业各级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大唐宁德发电公司为例,深入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依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改善人才流失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正几乎每个企业都在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广纳人才"。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的同志往往也很"拼",不停地招聘,可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经常是来面试的人很多,而真正能留下来的人很少,再者好不容易招来的人才,有时熬不过试用期就借故离职。人才对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必须采取种各高效的方法来有效解决传统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力教育》2013,(24):50-53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企业"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释放人才能量、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湖南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坚持以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为目标,以造就高技能人才为重点,规范鉴定流程,强化资源配置,创新鉴定模式,优化鉴定服务,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至2012年底,全省电力行业共有97120人次参加了鉴定,取证52390人,其中:技师取证3312人,高级技师取证918人,为加速国网湖南公司"两个转变"、加快"一强三优"建设步伐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从大连供电公司普兰店供电分公司人员构成的实际情况来对人员进行资料信息化管理,制定适合各阶段员工的"差异化"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多元化"员工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建立适应"高技能、实战型"人才战略管理模式的企业文化,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人才评价体系以及符合员工需求的激励机制来实现"高技能、实战型"人才战略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大连供电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供电企业,近年来,大力落实"四化"要求,加快推进"两个转变",企业和电网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设,对供电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员工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管理流程、生产模式,加快培养一支适应公司发展改革的员工队伍,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和"两个转变"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成为供电企业当前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大连供电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供电企业,近年来,大力落实“四化”要求,加快推进“两个转变”,企业和电网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设,对供电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员工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管理流程、生产模式,加快培养一支适应公司发展改革的员工队伍,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和“两个转变”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成为供电企业当前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电气制造》2012,(12):13
斯凯孚(SKF)凭借其在人才发展上的努力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获得了"2012年最佳100人力资源典范企业"奖。斯凯孚中国副总裁倪海格(Helge Nielsen)和斯凯孚中国人力资源总监伍军出席了12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2012年最佳100人力资源典范企业颁奖典礼。2012年,斯凯孚中国在人才招聘工作中投入可观。不仅招聘了约800名新员工,并通过校园招聘从20所大学招聘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培养一支能打硬仗、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作为员工,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要时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自觉提高本职工作所需的各种本领。国网鞍山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正确人才观,突出抓好队伍凝聚力建设,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注重明确人才标准。为使企业员工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使之富有创造力和战斗力,根据公司业务开展实际需要,科学建立人才指标体系。电力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需要员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2.
职工教育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注重员工教育培训,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基层单位的战斗力,更好地保障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有利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创新了教育培训模式,初步建立了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调动了员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基层内在动力和团队执行力,提升了企业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3.
刘扬  张瑶 《华东电力》2011,(3):517-518
近年来,电力行业成立了多家高新科技企业,针对电力高新科技企业招聘人才,激励人才和留住人才难的问题,通过完善薪酬管理、改善薪酬设计、创新薪酬支付方式、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适当的员工培训等途径研究人才激励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人才是企业的立根之本,新员工是企业的活水之源。如何创新"新员工培养"工作,全面激发员工动力和活力,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国网随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随州公司")创新员工培养模式,搭建人才成长平台,以新入职员工为起点,以三年为培养周期,围绕重点主营专业,制定五个培养方案,提出九大考核维度,完善四项管控机制,启动"雏鹰计划"新员工培养"3594"工程,探索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成长成才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电网公司实施"员工素质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促使公司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普遍的、较大的提升和进步,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员工素质工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员工素质的提高亦非朝夕之功,是一项需要公司上下各级各部门协同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金秋,经过半年多的设计、实践和完善,无锡供电公司《我们的工作信条》出台。这是无锡供电公司第一本定义企业工作观念、员工责任意识等文化概念的准则。这不仅是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史上一项里程碑式的成果,在全面推进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治企"形成企业管理合力的进程中,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支点"。这本被称为"员工行为作监指导书"的准则,既是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的承接,也是无锡供电公司整体管理目标、企业发展特质和员工行为要求的具体体现,在该公司实施的一系列管理创新举措当中,它成为规范企业基础管理行为中一种观念和文化的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始终将教育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与提升员工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坚持培训工作"服务公司发展,服务员工成长"这一宗旨,加强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培训资源保障体系、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培训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模式,着力构建"大培训"管理体系与格局,重点开展高技能紧缺人才、专家型人才、新员工入职培训和转岗培训工作,促进全员素质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和坚强智能电网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的经营压力和经营风险日益凸现,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关,也是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相匹配的第一步。由于长期以来国有电力企业用人制度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计划经济的“死结”,即裙带关系和任人唯亲现象严重,导致了电力企业出现人员富裕与有关人才短缺并存、人才高流失等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招聘工作标准、程序和方法等缺乏相应的规范。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资源,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开展"人才强企"战略,并把人才引进指数和人才当量密度作为衡量企业员工素质的关键指标。如何保障人才引进指数和人才当量密度的提升,特别是促进人才当量密度的快速提升,成为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宿州公司通过探索建立了一套基于岗位动态晋升的人才指标管控体系,极大调动了员工申报职业技能等级与技术职称的积极性,形成了员工学知识、增技能、比业绩的良好工作氛围,公司人才当量密度指标呈阶梯式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目前存在人员知识滞后、结构单一、总量超员、结构性缺员等问题,特别是一线部分技术技能岗位严重短缺,难以适应新设备及电网运维需求,急需加快提升一线员工业务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公司"两个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培训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公司培训管理体系建立在三级培训管理网和培训工作网络化管理平台基础上,以计划管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