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年型控灌中蓄稻田水分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灌中蓄是在控制灌溉(排水)技术和蓄雨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依据南方地区稻植期雨量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灌溉制度。本文从不同年型稻田各水分要素在田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入手,通过比较控灌中蓄和常规灌溉模式下有效降雨量、灌溉用水量、水稻需水量、田间耗水量、稻田排水量之间的差异,掌握不同年型水稻生育期田间水分分布和变化规律。通过对水稻不同年型田间灌溉以及对降雨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水稻控灌中蓄和常规灌排模式下水稻需水量之间的差异,探索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差异的根源,阐明控灌中蓄生态节水灌溉模式的节水机理,旨在为节水灌溉技术下土壤水分管理和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滴灌条件下脱毒马铃薯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铃薯是干旱内陆河石羊河流域主要农作物之一。为了推广应用滴灌技术,对脱毒马铃薯夏波蒂进行了滴灌条件下灌溉制度试验研究,试验按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不同设6个处理,处理Ⅰ、Ⅱ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45%,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4次;处理Ⅱ、Ⅴ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5%,上限分别为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5次;处理Ⅲ、Ⅵ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6次。研究结果表明: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不应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5%,上限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宜,灌水次数5~6次为宜,脱毒马铃薯夏波蒂生育期120 d,生育期灌溉定额控制在3 000 m~3/hm~2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华北平原地区旱作大田作物田间灌溉方式的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存在着蒸发量大、深层渗漏多,水分利用效率低,田间灌水均匀度差等问题。为了提高旱作大田的水分利用效率,提出一种新的灌溉新技术——旱作膜袋灌,实现适时适量精细控制灌溉。通过试验研究,膜袋灌能够较好地提高大田作物的田间水分利用效率,避免沟灌、畦灌等传统地面灌水方法存在的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同时也能够解决滴灌、微润灌、喷灌等灌水方法易堵塞、系统复杂、田间工程量大和经济成本高等问题,对现代的高效节水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和永济灌域中的田间土壤粒径、含水率及电导率为研究对象,探究灌域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性。对研究区田间土壤进行采样,运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性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粒径、含水率、电导率的变异系数介于10%~100%之间,属于中度变异;研究区内土质以壤土和粉砂壤土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2%~76%,秋季土质多样性高于春季;不同土壤质地下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变异性不同,其中壤土的土壤含水率空间变化最大,壤土和粉砂壤土的电导率空间变化最大。解放闸灌域和永济灌域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程度为中等变异。  相似文献   

5.
全面介绍了波涌灌水技术的特点及节水、节能和环保效果,并结合泾惠灌区田间土壤及沟畦条件,提出了在泾惠灌区推广波涌灌水技术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轮灌渠道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上而下分配末级续灌渠道的田间净流量,再自下而上逐级推算各级轮灌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分别推定利用灌区设计灌水率和该渠道灌溉面积计算该轮灌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给相关规范中的相关计算公式予以复核明确,以利于设计工作快速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水稻“少灌多蓄”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厦门同安地区群众习惯采用淹灌法灌溉水稻,耗水量大,有效利用雨量少。同安灌溉试验站从1994年-1996年研究“少灌多蓄”节水灌溉新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雨使田间水层保持在0-30mm,一般水层至0时再隔一天灌水至上限(30mm),降水时使水层上限保持在70mm。在产量相同情况下减少了灌水量与灌溉次数达三分之一,省水省工,此法已在当地推广近467hm^2,平均增产318kg/hm^2,节水30%。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大量田间波涌灌入渗实验基础上,对黄土区土壤波涌灌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证明了波涌灌灌水循环率存在最佳值.在放水时间18—45min之间时,最优循环率都在1/3左右。另对Kostiakov系数k,α与代表水分运动有关的土壤物理属性──容重rd和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λ的相关分析表明,灌水过程中表土容重的变化是入渗率减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蓄水坑灌是一种新型的果林节水灌溉方法,为合理确定灌水量,进行了田间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试验。试验以灌水量为控制因子,设300、200、100 L/棵3种灌水量水平,研究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的果树土壤水分垂向、径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增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同一深度范围,灌水量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量也越大;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的土壤含水率增量在径向上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均呈现以蓄水坑为中心向两侧递减、土壤含水率增量在蓄水坑附近最大的特征;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和土体湿润范围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最大土壤含水率也随时间推移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灌水量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上限灌溉处理对辣椒生长形态、生理变化及各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辣椒生育期内灌水量的增加,辣椒的株增高、茎增粗、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提高。在幼苗期,灌水量大小对辣椒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在现蕾期、开花结果前期,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时辣椒生长比较好,但在盛收期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时有利于节水、增产。  相似文献   

11.
北方以旱作为主的现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方法采用的是首尾测定法,其中田间净灌溉定额的测定分析是该方法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了田间净灌溉定额测定的观测分析法和直接测定法2种方法在北方部分灌区测定和分析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2种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建议,为一线技术人员测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根层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在寒地气候条件下,其产量水平相近外,节水幅度、水的生产效率均明显高于浅湿灌溉和淹水灌溉处理。通过连续4年的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不同频率水文年型中比适宜寒地稻作的节水、低耗、高效的灌溉新技术,对于提水灌溉的稻作区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3.
由波涌畦灌灌水资料推求土壤入渗参数和减渗率系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提出了利用大田畦灌灌水资料推求土壤入渗参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利用波涌灌水流推进和消退资料确定间歇入渗减渗率系数的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这些方法能简单而有效地求得田间土壤平均入渗参数和减渗率系数。该研究成果为波涌畦灌技术要素设计和灌水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水稻的主要栽培方式是育苗移栽。水稻育苗期间的需水量很少,故一般水稻的需水量主要指移栽后该田间的蒸腾量。文章主要以水稻淹灌、水稻浅湿灌实验资料对比,对水稻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水稻需水量和需水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对优化灌溉模式、节水灌溉及对水资源评价的意义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3个不同滴灌棉田春灌灌水量1350、1800和2250 m3/hm2对盐分变化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相同灌水量下,宽行、窄行和膜间3个不同行距的脱盐效果,宽行最好;3个灌水量下,1800 m3/hm2的灌水量对盐分淋洗效果较好。此结果可为当地春灌提供指导,对制定灌溉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宁夏引黄灌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农业耗水占据了绝大部分引黄耗水量。本文在以引黄水量为主要灌溉水源、适量采用开采地下水作为补充的基础上,对整个灌区采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灌溉的节水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井渠双灌现状年引黄灌区十县市可减少渠首引水量1.53×108m3,减少损失水量将达到0.68×108m3。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表明,可减少田间引黄灌溉用水量1.95×108m3,减少渠首引黄水量为3.48×108m3,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失水量为1.54×108m3,具有显著的节水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求膜上灌条件下棉花、玉米的需水规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进行试验,通过分析田间灌溉试验资料,提出了膜上灌条件下棉花、玉米的优化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对比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根层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在寒地气候条件下,其产量水平相近外,节水幅度、水的生产效率均明显高于浅湿灌溉和常规灌溉处理。通过连续两年的实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不同频率水文年型中比较适宜寒地水稻的节水、低耗、高效的灌溉新技术,对于提水灌溉的水稻作用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集雨节灌具体的讲也就是窖灌农业.是近几年来在干旱缺水山区发展的一种新型节水农业工程.它具有实用、高效、省钱、简便易行等优点.这种工程就是利用水窖、水池等蓄水工程在降水丰沛季节蓄水,到农作物干旱需水时,采取节水措施灌溉农田,用有限的水源浇灌一定面积的农田,使其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全县水资源分布状况和气候、地理、地质等先决条件,我们认为,在山区发展集雨节灌既有其必要性,也具备可行性.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项目概况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张庄节水增效项目区占地面积156.7hm2,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海拔高程921.2m,最低高程917.0m。项目区属东亚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冬春干燥缺雨,夏季炎热多雨。据统计,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91.4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58mm,灌溉季节主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2.7m/s。项目区内土壤为浅色草甸土,种植层质地为中壤土,容重为1.45g/cm3,田间持水量为25%,最大冻土深0.65m。项目区土壤肥沃,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种植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近年来,区内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现种植作物多样,主要以种苗、蔬菜、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