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长高炉炉缸寿命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末和80年代,日本和西欧都致力于高炉的长寿化,当时所建高炉寿命普遍达到10年左右,有的近15年。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这些国家所建高炉设计的寿命都为15年以上。在80年代,我国开发和应用了一些高炉长寿技术,有一些高炉的寿命已经达到或有望达到8~10年。今后我们要使大多数高炉的寿命达到8年以上,同时也要着手设计和建设寿命为15年的高炉。要使高炉寿命达到8年以上,炉缸和炉身下部(包括炉腰、炉腹)仍是要给予充分重视的两个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2.
杜志超  武良君 《炼铁》1997,16(3):45-46
1 问题的提出 1992年以前,安钢高炉的冶炼强度为1.15~1.23,1993年以后逐步提高到1.45~1.53。尽管在提高高炉冶炼强度的同时也重视高炉长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内的长寿高炉相比差距仍较大(安钢高炉的一代炉役寿命仅8年左右,有1次中修)。因此,今后安钢高炉长寿工作的目标应  相似文献   

3.
国内高炉自采用综合炉底以来,大高炉一代寿命普遍延长,据调查1963年至1980年的四十个炉代平均炉龄达到8年左右,与国外大高炉的寿命相当,但炉腰和炉身寿命相差较远.国外高炉一代寿命没有中修,而国内高炉一代寿命一般都进行一次到两次中修,实际上炉腰、炉身寿命只相当于国外高炉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因此,提高炉身下部和炉腰的寿命已成为延长我国高炉一代寿命的主要关键. 攀钢高炉是冶炼钒钛矿的大高炉,炉底采用风冷综合炉底过渡到全粘土砖炉底,并  相似文献   

4.
蒲道勤 《炼铁》1996,15(5):43-44
马钢13号高炉第五代(容积300m~3)于1987年7月1日开炉至1995年12月12日停炉,历时8年5个月12天,产铁1960625t,单位炉容产铁6535t/m~3,超过冶金部规定的5000t/m~3、一代无中修8年以上的长寿标准,基本实现了高产、优质、低耗、长寿。据停炉后观察,炉墙基本无粘结,炉缸无堆积,完全有可能再生产1~2年,使高炉寿命达到10年以上。回顾该高炉长寿生产全过程,我们觉得:长寿生产是一项综合工程,设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目前影响高炉一代工作年限的关键部位,已经转移到炉身下部。如何改进高炉炉身下部结构以满足高炉长寿的要求,已成为高炉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梅山1,2号高炉容积均为1060米~3,分别于1970年8月和1971年5月投产,至今均已中修两次。第一代炉身寿命分别为8年和7年左右,第二代分别为3年半和5年左右。影响炉身寿命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梅山高炉炉身冷却结构的演变和使用情况作一介绍,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高炉的强化,加重了炉体设备和内衬的工作负荷。高炉炉底由于采用了炭质材料,并与水冷的炉底结构配合,已经取得十年以上的寿命。炉身的寿命一般为3~5年。据此,高炉的长寿矛盾已由炉底转移到炉身。高炉大修(含中修)前、后能耗较高。停炉和开炉要消耗大量能源。检修要耗费资金和劳动力。1982年武钢3~#高炉中修费用约1200万元。  相似文献   

7.
胡正文  何英  赵航  陈一清  叶军 《炼铁》2019,38(1):29-32
南钢1号、2号高炉寿命已分别接近14年和12年,2016年2座高炉出现炉缸侧壁温度大幅升高、严重的冷却壁漏水、小套烧损等,影响安全生产。通过采取优化操作管理、治理冷却壁漏水及小套烧损、完善护炉长寿预警体系等一系列措施,避免了高炉中修更换冷却壁,实现了高效长寿生产。2018年1-3月1号高炉平均利用系数达到2.57,2017年10月2号高炉利用系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57。  相似文献   

8.
熊小星 《江西冶金》1991,11(4):6-11
本文总结了江西新余钢铁总厂锰铁高炉生产30年来的各代寿命以及冷却装置、砌体和内型的演变过程。通过综合分析,从设计上,操作上提出了延长锰铁高炉寿命的措施,以期达到锰铁高炉一代寿命在不进行中修情况下稳定在8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许美兰 《武钢技术》1998,36(1):29-34
分析国内外高炉采用优质水(软水或纯水)冷却,发挥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优势,取得10年以上长寿高炉的显著效果。结合武钢1、2、3号高炉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寿命不长的原因这一是冷却水的水质太差,水量不足,冷却强度不够,成冷却设备过早损坏,直接影响高炉长寿。提出延长武钢1、2、3号高炉寿命的技术措施是将高炉冷却水改为软水,采用新型冷却设备和新型耐火材料,可望延长高炉寿命10年以上无中修。  相似文献   

10.
包钢4号高炉于1995年11月建成投产,在没有中修的情况下至今已稳定运行了5年半,通过不断提高高炉操作水平和加强炉体维护,延长了高炉寿命,获得了一些高炉长寿经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包钢4号高炉长寿技术与实践,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首钢4号高炉长寿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钢4号高炉第三代炉役1992年5月投产,在没有中修的情况下,至今已稳定运行了8年半。通过8年多来的生产实践,已摸索出一套炉体维护护技术,在冷却强度控制管理、煤气气流分布调节,炉衬残余厚度监控、摇控喷涂造衬和铁矿护炉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高炉长寿经验,根据4号高炉目前的炉体状况,预计役寿命可达11-12年。  相似文献   

12.
高炉大型化,炉体寿命有所降低(6年左右)。国外特别是日本进行了许多调查研究与试验改进工作,大型高炉炉龄延长了,八十年代炉龄可达10年,而且一代无中修,只是晚期喷补炉衬1~2次。国内高炉炉体寿命虽有8年,但需中修1~2次,与国外差距大。在使用炭砖以前,影响炉体寿命的主要因素是炉缸,炉底的破损。1963年11月冶金部曾组织高炉、热风炉寿命调查组对19个厂  相似文献   

13.
高炉的中修周期,国际上为6~8年(最高10年以上),我国为4年左右(最高6年5个月)。延长高炉中修期,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作者结合炼铁厂7号高炉中修调查了炉体破损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延长高炉寿命的主要措施:①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采用优质炉衬材料和冷却结构;②要有精料、合理的基本制度和稳定的操作与之配合;③加强对炉衬侵蚀情况的监测和各部位在不同阶段热负荷的监测,健全冷却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自从用了碳砖炉底,炉底寿命显著提高,高炉长寿的矛盾由炉底转移到炉身。一代役龄中,往往需要中修(炉身更换内衬和冷却设施)1~3次,炉身寿命成了高炉工作者主攻对象。现在国外在对冷却器材质和结构、内衬砖材质、冷却介质和冷却系统、炉顶装料装置、操作等方面进行改进后,密集式冷却板或冷却壁结构的炉身均已取得十年以上寿命的成果。近几年来,通过国内高炉工作者的努力,炉身寿命也在不断增加。随着高炉的强化和产量的增加,高炉炉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高炉强化冶炼后炉缸、炉底长寿需要,自1987年以来,济钢6座300~350m~3高炉相继采用了自焙炭块砌筑炉底、炉缸。本文简介设计、施工及生产概况。重点介绍了1号高炉生产4年后中修时调查炉缸(底侵蚀情况。实践证明,自焙炭块是一种优质长寿炉衬材料,在强化冶炼的条件下,高炉寿命预计可达8~10年。  相似文献   

16.
苏钢一号高炉优质、长寿、低耗、高产、安全技术成果,四号高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应用技术成果鉴定会于1990年3月9日在苏州钢铁厂召开。会议由省冶金工业厅主持,有冶金部科技司、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华东冶金学院、市计经委、科委、冶金公司等专家代表参加。专家委员会对苏钢一、四号高炉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一号高炉84m~3未经中修,一代炉龄接近8年,每m~3高炉有效容积产铁达到5081吨,创国内同类型高炉一代炉役寿命最长、产铁最高的记录,进入长寿高产低耗安全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7.
王祖云  贺大鹏 《炼铁》1998,17(4):34-35
1 引言 天津铁厂现有5座高炉,各高炉都经过1~2次大修,其大修情况见表1。由表1可看出,除4、5号高炉第一代外,各高炉炉体寿命(无中修)基本达到了冶金部要求的高炉长寿指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提  相似文献   

18.
张洪海 《河北冶金》2016,(10):48-50
高炉长寿是一项系统工程。宣钢4#高炉采取合理设计、严格施工、高炉精细操作、管控有害元素、炉体维护等技术措施,一代高炉寿命已经达到了10年8个月,达到了预期的长寿目标,目前正在步入大型高炉长寿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9.
武钢1号高炉长寿炉身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美兰  赵忠仁 《钢铁》2003,38(1):5-7
武钢1号高炉经技术改造性大修,长寿炉身采用新技术,长寿炉身采用新技术,高炉炉身冷却采用软水闭路循环,选用新型冷却设备,内衬选用Sialon结合的SiC砖,Si3N4结合的SiC砖以及浸磷粘土砖,采用检测监视等手段,以延长炉身寿命,取消中修,实现高炉寿命15年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0.
邯宝炼铁厂1号3 200 m~3高炉已经连续生产了十余年,在没有中修的情况下单位炉容产量已达8 493. 58 t/m~3,进入长寿高炉行列。高炉的长寿经验主要有:严格的原燃料管理,科学的上下部调剂形成合理的煤气分布,注重炉缸活度的管理,建立完整的长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