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有机合成中,常常遇到反应物质不溶或难溶于溶剂,或只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因而使反应很难进行或根本不能进行。现在采取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将水相的离子或固体物质转移到有机相内而起反应。这就是相转移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醇交换反应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醇交换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进行了评述,介绍了碱或碱金属化合物、L酸、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均相催化剂和SiO2、Al2O3为载体的金属氧化物及分子筛的非均相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认为开发有机锡和有机钛类固载化催化剂是醇交换反应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包汇川 《广东化工》2016,(10):86-87
文章涉及一种以多元醇(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氯丙烯和碱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制备多元醇烯丙基醚的方法,特别采用带水溶剂将反应中多余的水及时分出,加快反应进程,减少废水排放的绿色环保生产工艺。该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多元醇和碱金属氢氧化物反应生成多元醇碱金属盐,第二步多元醇碱金属盐和氯丙烯反应生成多元醇烯丙基醚。然后分离有机相和水相,把有机层直接减压精馏,即得成品。在上述反应中多元醇、氯丙烯和碱金属氢氧化物所用的摩尔比为1∶N∶N。文章涉及的总醚选择性可达95%以上、工艺简单、基本无废水排放,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通过添加助溶剂的途径对蔗糖脂肪酸酯的溶剂合成法进行了改进,使反应物料变成均一相,提高了反应速度,减少了溶剂损失,同时减少了催化剂用量及副反应。得出了助溶剂的最佳添加量及较合理的反应条件。经毒性试验证明产品无毒。  相似文献   

5.
申请号 85104864 申请日 1985.6.26申请人化工部北京地址北京市和平里化工研究院本发明是一种高聚物吸水剂的制造方法。反应体系以乙烯基不饱和单体和碱金属氢氧化物、淀粉为原料,水为溶剂,使用一种水溶性的过氧化物催化剂或一种水溶性的氧化还原催化剂。反应在一般不锈钢或搪瓷衬里的聚合反应器中进行,在低浓度的水溶液中进行聚合,通过改变淀粉和乙烯基不饱和  相似文献   

6.
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碳酸二甲酯和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催化剂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述,包括均相催化剂体系(碱或碱金属化合物、Lewis酸、锡和钛的有机化合物等)和多相催化剂体系(各种负载型、金属氧化物、水滑石等),认为开发有机锡、有机钛配合物催化剂以及将其固载化是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苯酯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种碱金属磷酸盐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磷酸在不相混溶或部分混溶的溶剂中的有机溶液与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逆流混合,在混合段中,有机相与水相的混合比例为(2-4):(6-8),该混合段与相邻的分离段相连。最好通过用醇混合物萃取粗  相似文献   

8.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酯取代的碳酸二芳基酯的界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包含光气、酯取代的苯酚、有机溶剂和选自叔胺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反应混合物,所述反应混合物具有有机相和水相,其中所述水相具有一定的盐水浓度;使反应混合物反应,其中在反应过程中,(i)水相具有一定的pH,如果需要,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调节pH,  相似文献   

9.
徐强  杜咏梅  李春迎  吕剑 《工业催化》2010,18(12):52-54
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磷钨酸及甲基三辛基叔丁胺为催化剂,在水相/有机相两相体系中进行双环戊二烯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温度和物料配比对反应转化率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50℃、催化剂磷钨酸用量0.6 g、相转移催化剂甲基三辛基氯化铵用量0.7 g、n(过氧化氢):n(双环戊二烯)=2.0的条件下,20 mL的CHCl_3中反应8 h,双环戊二烯转化率接近100%,收率达94.3%。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邻二氯苯为溶剂,以三苯基膦为相转移催化剂,4-氯代苯酐为原料与碱金属盐KF反应制得4-氟苯酐的新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配料比对4-氟苯酐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以4-氯代苯酐质量28g为基准,反应温度为190℃,催化剂用量2.24g,溶剂用量为30mL,4-氯代苯酐与无水氟化钾摩尔比1∶3时,4-氟苯酐收率达到97.07%。  相似文献   

11.
日前,淄博三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开发生产出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简称单醯酐,英文缩写ODPA)。该公司采用单氯代苯酐为原料,以惰性质子溶剂为反应介质,在相转移催化剂及其他催化剂存在下,与碱金属盐进行一步反应,生产出ODPA。  相似文献   

12.
酯化反应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酯类物质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原料,在食品、日用化工及药物生产中被广泛地用作溶剂、香料、防腐剂等精细化工产品或者反应中间体,而酯化反应是制备酯类物质的重要途径。酯化反应通常需在催化剂作用下来完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酯化反应中催化剂应用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相转移催化剂(PTC)的基本原理为,在二相反应体系中,借助PTC的作用,使不溶于有机相的试剂(在水相中或本身为固相)移入含基质的有机相中,从而使反应得以进行。所用的PTC为铵鏻等鎓盐、冠醚、大环状氨基多醚、极性溶剂类缘体、聚乙二醇衍生物等。由于加入PTC,可使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收率地进行。1975年,Regen将季铵盐固定在不溶  相似文献   

14.
杜庆栋  孙洁  吕海宁 《精细化工》2013,30(10):1173-1176
以氢氧化钠水溶液为水相,采用液-液相转移催化方法,通过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二苯乙烯。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水相碱液质量分数、反应温度、有机相溶剂种类对转化率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种类的醛在液液相转移催化体系中的反应性。结果表明,以四辛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n(相转移催化剂)∶n(磷酸酯)=1∶10、水相碱液质量分数为50%、反应温度45℃、甲苯为有机相溶剂,二苯乙烯的收率可达94%;不同种类的醛为原料时,相转催化Wittig-Horner反应均有较高的收率并且产物结构以E式为主。  相似文献   

15.
<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收率,制备甲基异氢酸酯(简称MIe)的工艺方法: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氰酸盐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高温下与卤甲烷反应以制备MIC。通常在这种方法中所用催化剂是碱金属溴化物、碘化物或者是碱土金属碘化物、溴化物。反应混合物与卤甲烷的接触时间是每克分子氰酸盐每小时与0.5~3克分子的卤甲烷接触1~4分钟,有机溶剂与卤甲烷的配比为3~5:1,在这样条件下可以从反应区连续取得MIC。  相似文献   

16.
黄正兵  江琦 《工业催化》2004,12(5):35-39
评述了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由CO2出发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用于该类反应的各种碱性催化剂和超强碱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促进作用。其中,负载型碱金属卤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是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分离,催化剂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以CO_2与环氧化物合成环状碳酸酯为研究对象,综述了有机碱催化剂、碱金属卤化物催化剂、酸碱性催化剂、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杂多酸盐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6类均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未来均相催化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李达  刘宏伟  仵静  李飞 《工业催化》2014,22(11):825-830
醇类选择性氧化制备相应羰基(醛或酮)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综述醇类选择性催化氧化的研究现状,主要有液均相氧化、液多相氧化和水/有机两相催化氧化,对所用催化剂发展状况和反应机理分别进行阐述。均相催化氧化催化剂难于从反应体系分离,造成成本过高,而且污染环境。大部分多相催化剂来自均相催化剂的负载,活性中心分布不均匀,结构不明确,存在活性组分易从载体上脱落和流失的现象,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以水作溶剂,不仅清洁无污染,且产物和催化剂容易分离,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从经济和环保角度值得大力推广,但该体系价格昂贵,反应条件不够温和,还需进一步改进。因此,多相催化氧化和水/有机两相催化氧化相对于均相催化剂有更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由配体法制备了Y型分子筛固载席夫碱金属配合物(CuSalpn)和四氢席夫碱金属配合物(Cu[H4]Salpn),并通过FT-IR光谱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催化剂样品Cu[Ht]Salpn/Y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较CuSalpn/Y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条件(包括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CuEHt]Salpn/Y对其它环烷烃氧化也具有较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闫会征 《广东化工》2010,37(2):87-88
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或载体,它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分子溶剂的环境,可以改变反应的机理,在反应中使催化剂活性、选择性、转化率更高。文章综述了离子液在常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的最新进展,按照不同的反应类型对离子液在有机反应中的促进作用以及离子液的可循环使用状况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加成反应,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缩合反应,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