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省煤器区域烟道流通面积偏小 ,烟气流速高 ,加之燃用煤质含灰量高 ,所以省煤器磨损较快。对 #4炉省煤器改造 ,改造选用螺旋肋片管省煤器替换原光管省煤器 ,强化省煤器管外部传热。在保证传热量不变的情况下 ,减少管排数量 ,增大烟气流通面积 ,以降低烟气流速 ,减轻受热面磨损。肋片在管外还具有防磨作用 :引导气流均匀流动 ,防止飞灰直接冲刷管壁  相似文献   

2.
管间距对涡产生器式扁管板式翅片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萘升华传质/传热比拟技术,对涡产生器式叉排扁管板式翅片管换热器的板芯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管间距变化情况下换热板芯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对换热器换热性能做了综合评价,为板式翅片管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商业软件Fluent模拟了烟气在不同流速下流经椭圆H型翅片管的流动和换热过程.利用软件生成了翅片的温度分布云图和烟气的速度云图,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烟气流速下,翅片的开缝情况对翅片管换热以及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开缝的椭圆H型翅片管与纵开缝的相比,其传热效率更高,阻力更小.  相似文献   

4.
油冷器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工过程及机械加工过程中.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的螺旋折流板冠形翅片管油冷器,获得了油冷器的传热与阻力性能曲线.结果表明,此类油冷器的壳侧传热膜系数可达1 100~1 300 W/(m2·K),比弓形折流板光滑管油冷器提高了1倍,而压降降低30%~50%;传热管的翅片间距和翅片高度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两者均在1.0~1.2 mm时才能保持较佳的油冷器性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螺旋翅片管束灰污通风阻力试验研究的原理、试验系统和所采用的试验研究方法;将典型齿型和整体型螺旋翅片管束试验得出的灰阻力特性与实炉试验阻力特性以及洁净管束阻力特性相比较;得出适用于这两种灰污螺旋翅片管束通风阻力的计算方法。所得计算公式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对流方式下螺施翅片管簇散热器的翅高、翅厚、管径、翅间距,罩高对散热器的热工性能的影响.利用已有的经平板通道的自然对流换热公式,采用修正该公式中在极高度的方法及光滑圆管自然对流换热公式,给出了计算螺旋翅片管簇散热量的半理论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机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散热器换热量影响的程度;以金属热强度最大为优化目标,给出了该类型散热器的最佳结构参数族。  相似文献   

7.
在同一试验条件下异型螺旋翅片管的冷凝和沸腾传热性能是螺旋翅片管的1.8倍和2.0倍,异型翅片管的管内突破翅片的水污附着物与无突起翅片管几乎相同,表明异型翅片管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鲤鱼江电厂7#炉省煤器磨损的基本状况,分析了省煤器磨损的原因,详细介绍了省煤器的两次技术改造方案,并对两方案进行了较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最后介绍了改造后省煤器的有关试验测试结果.运行实验表明,基于螺旋肋片管省煤器的二次改造方案是很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省煤器的磨损问题,分析了锅炉省煤器磨损的主要原因。提出早期的磨损主要受飞灰的浓度和性质、烟气流速以及烟气走廊的影响,并阐述了烟气流速和磨损的关系以及烟气走廊形成的原因。可采取阻力栅、板、拓宽烟道,加宽管束横向节距,以及增设管束节距定位板和加强运行管理及维护等措施降低磨损。并就近年来膜式省煤器的设计、安装与运行提出建议与要求,认为采用膜式省煤器使省煤器的布置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
在线监测技术在预防锅炉省煤器磨损爆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锅炉省煤器由于磨损而爆管的事故经济发生,给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对省煤器的传热模型及磨损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地监测省煤器磨损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低压省煤器H型鳍片管的传热特性及阻力特性,采用realizable湍流模型数值研究H型鳍片管管束外烟气的流动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H型鳍片管具有均匀气流的作用,在管壁面形成的漩涡能够加强通道内绕流作用,利于强化传热;当烟气的流速越高,H型鳍片管传热系数越大,流动阻力逐渐增大;当鳍片节距增加,H型鳍片管传热系数增加,流动阻力逐渐降低;在节距为18 mm时,鳍片管传热系数较高,流动阻力最小,选用18 mm的鳍片节距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2.
锅炉排烟温度过高会造成热损失,增设低压省煤器对于降低电厂排烟温度,提高电厂热经济性,保护空气预热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H型鳍片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低压省煤器的换热元件。本文以一种H型鳍片管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对其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H型鳍片管翅片侧表面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随烟气流速和鳍片节距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鳍片管省煤器结构优化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LUENT6.2软件对气流横向冲刷鳍片管管束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管间距对换热和流动的影响,拟合出传热特性关联式,根据尾部烟道的速度分布特点采用变节距的排管方式对省煤器进行优化;并针对某200 MW锅炉省煤器采用多孔介质和热交换器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表明:采用变节距排管方式的省煤器换热效果优于原来的省煤器,两者气体流动压降差别不很大。对电厂省煤器结构优化提高换热效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强化换热场协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对流换热中三场协同关系对传热的影响;并对圆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结垢厚度下,圆管内层流换热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之间协同度的变化,对数值结果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换热和阻力特性。对不同污垢厚度圆管的综合性能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Numer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spiral coiled tube heat exchanger. Radius of curvature of the spiral coiled tube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as total rotating angle reached 12π. As the varying radius of curvature became a dominant flow parameter, three-dimensional flow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this flow together with different Reynolds numbers while constant wall heat flux condition was set in thermal field. From the analysis, centrifugal force due to curvature effect is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role in behavior of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The centrifugal force enhances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to have generally higher values in the spiral coiled tube than those in the straight tube. Even then, friction factor and Nusselt number are found to follow the proportionality with square root of the Dean number. Individual effect of flow parameters of Reynolds number and curvature ratio was investigated and effect of Reynolds number is found to be stronger than that of curvature effect.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垂直放置的封闭式纵向翅片管和开放式纵向翅片管自然对流条件下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在基管恒壁温条件下两种不同类型翅片管周围的温度场与速度场,及其散热量、金属热强度及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结果表明,封闭式纵向翅片管的散热量、金属热强度以及自然对流换热系数都要高于开放式翅片管.因此在结构参数一定时,封闭式纵向翅片管要优于开放式翅片管.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垂直放置的封闭式纵向翅片管和开放式纵向翅片管自然对流条件下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在基管恒壁温条件下两种不同类型翅片管周围的温度场与速度场,及其散热量、金属热强度及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结果表明,封闭式纵向翅片管的散热量、金属热强度以及自然对流换热系数都要高于开放式翅片管。因此在结构参数一定时,封闭式纵向翅片管要优于开放式翅片管。  相似文献   

18.
再生烟气余热锅炉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催化裂化再生烟气的特性,论述了用于这种烟气余热回收的余热锅炉设计特点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指出采用螺旋肋片管可使锅炉结构更为紧凑;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受热面的积灰、低温腐蚀和振动问题,以保证余热锅炉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镍基渗层纵肋管束式换热器设计和生产中碰到的问题提供一些依据,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镍基渗层纵肋管束的换热和流阻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肋管结构参数和管束结构参数对换热和流阻的影响.采用最小熵产法优化得出最佳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