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斯伦贝谢公司2006年推出了新一代核磁共振测井仪器MR Scanner,该仪器采用偏心梯度设计,具有提供多种探测深度、测量结果不受井眼条件的影响、能进行流体表征等特点.在低阻、低对比度储层的评价中具有较大优势.本文对MR Scanner仪器的结构、特点、规格作了介绍,列举了其优点以及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岩性密度测井原理、仪器的研制方案等进行了论述。介绍了煤田岩性密度测井仪的主要电路框图,对仪器的刻度进行了探索,并介绍了仪器的性能指标,对测井资料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研制的几种型号的中子发生器在碳氧比测井、中子寿命测井、可控源中于孔隙度测井、地球化学测井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简要介绍了其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特别是中子辐照促使水产养殖增产的良好成果。  相似文献   

4.
一种先进的小直径高性能储层监测仪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储层监测仪器(RMT)是由美国哈里伯顿公司生产的一种小直径高性能的脉冲中子能谱测井仪器,仪器的外径为54 mm,测井时可通过73 mm的油管.其外径略大于传统的43 mm的过油管仪器,是因为它采用了两个较大的BGO探头,大大提高了谱线的分辨率.BGO探头放在杜瓦瓶中,仪器在150 ℃的环境中可连续工作8 h.RMT有两种工作方式第一种工作方式为C/O比工作方式,第二种工作方式为TMDL方式.RMT的主要功能有①在中或高孔隙度的地层中提供地层流体评价,即在孔隙水的矿化度低,不稳定或未知条件下,在套管井中测定地层的含油饱和度,特别是测定注水开发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②测量地层的孔隙度;③确定岩性类型;④评价套管内的产液流体.  相似文献   

5.
铀资源勘查地球物理测井现状与今后的主要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铀资源勘查地球物理测井开展10余年来在测井仪器改进、测井方法技术的掌握、测井方法技术的提高及开发和测井标准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测井方法技术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强度、宽量程γ总量测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该系统主要由井上主机系统、γ总量测井仪探管系统、测井绞车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等组成。通过现场应用,仪器性能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HFC-1型γ能谱测井仪器系统的研制及应用。该仪器是为地下核试验放射性核素测量而研制的专用设备,系统主要由井上主机系统、γ能谱探管系统、测井绞车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等组成。通过现场应用,仪器性能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测井信号较为微弱,其信号强度直接决定着探头设计的成败,同时也为电子线路设计的重要依据.从核磁共振理论出发,结合互感概念提出一种确定核磁共振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有利于核磁共振探头设计和电子线路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金属矿床普查中成功地应用深部普查方法,其中包括深部γ测量。进行测量的技术手段是钻井装置和测井仪器。在疏松地层厚度为5—15米时用振动钻机CBA-2和-10型装置打孔。这两种设备都有很高的生产率,但其应用范围有限。在疏松层很厚和地质剖面较复杂的地方,近年来主要使用岩心钻机进行深部普查。测井时采用-2型仪器或保证在钻进过程中进行测量的专门仪器。这种仪器比  相似文献   

10.
数值模拟技术为核辐射测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大大提高核辐射测井的研究水准.在核辐射测井的数值模拟技术中,Monte Carlo模拟技术是应用最为成功的技术之一.本文根据多年的核辐射测井研究得出,Monte Carlo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应用于核辐射测井基本物理问题,方法的可行性、仪器物理设计、新应用方法和算法研究、测井解释模型建立、校正图版制作等方面.Monte Carlo数值模拟技术为核辐射测井方法的研究带来崭新空间.  相似文献   

11.
石油工程中的核磁共振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核磁共振录井技术、随钻核磁共振技术以及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流体识别的模块式地层测试技术等.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核磁共振(NMR)测井与录井技术在储层物性评价、储层流体识别、完井方案选取、试油层位确定、地层压力预测等方面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说明NMR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地层元素测井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锋  刘军涛  冀秀文  袁超 《同位素》2011,24(Z1):21-28
地层元素测井是一种通过测量中子与地层元素原子核作用放出的伽马射线,得到元素含量进而确定矿物含量的中子伽马能谱测井技术,在复杂储层岩性识别、非常规储层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元素能谱测井的核物理和地质基础,并对元素俘获能谱测井(ECS)、地球化学测井(GEM)和地层岩性能谱测井(FLS)等几种仪器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系统讨论了确定元素含量的谱分析技术及矿物含量的氧化物闭合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总结了元素能谱测井在地层评价中的应用。最后提出采用可控中子源和多探测器系统、多参数测量是地层元素测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核技术在大庆油田生产测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世旗  金山  郑华 《同位素》2003,16(1):10-18
介绍了核技术在大庆油田注入和产出剖面测井中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过环空三相流测井仪、注入剖面五参数组合测井仪、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的原理、解释方法及应用;同时展望了核技术在生产测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石油工程中的核磁共振技术是利用油和水中的氢原子在磁场中具有共振并产生信号的特征来探测和评价岩石特性。核磁共振测井是在井筒中测量井周地层的物性参数,核磁共振录井是在地面(钻井现场)分析岩心、岩屑和井壁取心的物性参数(随钻分析)。对同一深度13口井中的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渗透率参数与核磁共振录井分析岩心、岩屑和井壁取心样品得到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者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有较好的趋势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测井仪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近研制的多功能测井仪的原理和电路设计特点。仪器通过模块化的电路设计利用软件设置完成以前多种测井仪器的功能,实现一机多用。  相似文献   

16.
张锋  韩忠悦  吴赫  韩飞 《同位素》2016,29(2):93-97
采用脉冲中子源进行密度测井,可避免传统密度测井放射性源对环境的影响,更加安全、环保。目前国内随钻脉冲中子伽马密度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随钻中子伽马密度仪参数优化设计是提高地层密度测量精度的关键。本研究通过由D-T中子源及2个伽马探测器组成的随钻中子伽马密度仪器,研究了源距对中子伽马密度测井的影响,通过灵敏度和计数比统计性进行源距优化设计,得出最佳短源距为25~35 cm,长源距为60~65 cm,研究结果为随钻脉冲中子伽马密度测井仪器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脉冲中子测井仪综合时序发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东庆  董建华 《同位素》2006,19(4):198-204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脉冲中子测井仪的井下全谱采集控制综合时序发生器和阳极高压变换器。该时序发生器可通过阳极高压变换器产生碳氧比、中子寿命、能谱水流、脉冲中子氧活化等测井方法的中子爆发时序,并控制多种测井方式的信号采集。以综合时序发生器为电路核心的井下双路多道谱仪采用MPU+CPLD优化技术设计,阳极高压变换器实现了模块化。将采用上述技术设计的小直径脉冲中子综合测井仪应用于实际测井,现场测试结果表明,仪器的重复性良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核测井中的单片机化CTS模拟通讯接口,它为CTS通讯系统测井仪器的检测调试提供了方便.由于应用了单片机,简化了接口的硬件结构,使其软件结构更为合理,控制方便灵活。  相似文献   

19.
小井径双源距C/O测井响应随源距的变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onte Carlo方法,在孔隙度分别为5%、10%、20%和35%的砂岩地层中,针对地层孔隙流体分别为油和水,井内介质分别为油和水的4种情况,计算得到了C/O测井响应随源距的变化关系以及不同源距时,C/O测井对地层径向厚度的响应.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地层相同,井内介质不同时C/O差值随源距的变化关系,以及井内介质相同,地层不同时的C/O差值随源距的变化关系.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小井径双源距C/O能谱测井响应对源距有很强的依赖性;当源距的范围在26~34cm和50~62cm之间时,C/O测井分层能力强,同时受井眼影响小,因此,短源距的选择范围是26~34cm,长源距的选择范围是50~62cm.  相似文献   

20.
杜宝会 《同位素》2007,20(3):171-178
油田开发后期,寻找剩余油是油藏动态监测过程中的一大难题。RMT测井在华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实际应用证明,对于孔隙度大于12%的中低矿化度条件下的储层,该仪器采用碳氧比模式进行测量,能够识别流体性质、判断水淹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识别薄层,同时可以识别常规测井资料漏失的油气层。RMT测井在油藏监测和科学管理方面,具有其它测井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