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范围内大学道德危机已是普遍现象。中国大学也不例外。在现代性道德危机的大背景下,,由于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转型等诸多原因,大学道德危机不可避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大学同样处在“发展中”。与西方大学相比,“发展中”的中国大学在道德领域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由于金钱与权力的过多介入,学术与道德之间存在更多的灰色地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大学道德秩序的复兴至关重要。中国大学的前景与中国大学的道德前景密切相关。中国大学如果失去了对于道德危机的敏感,如果主动放弃了必要的赢得道德领袖的权利,中国就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中国大学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失范、失序,但这些问题却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道德危机的实质是道德上的信任、信念和信仰危机,表现为"大道德"与"日常道德"的脱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割裂、随波逐流与坚守原则的矛盾。政府不是大学道德危机的"替罪羊",道德危机是众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大学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在道德上更需强调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和学人品格。唯其如此,中国大学的道德前景才能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分工中,大学承担着独特的文化责任,通过学术延续和发展人类的文化与智慧,不懈地为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思想价值资源和理想图景,是现代大学的理想与使命所在。服务于中国文化大繁荣与大发展的中国大学,应当在诠释当代中国实践、培育当代中国的文化精英、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资源、引领中国的文化创新等方面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中国大学需要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术传统、建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治校理念、强化大学的文化育人能力等方面加强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液压教材必须作重大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中国大学液压教材应作重大改进:加强测试能力的培养、增加对性能曲线的理解使用、内容近代化、增加故障诊断内容、减少公式与推导、放弃系统设计、充分利用原版产品样本,从而缩短大学毕业生进入实际工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学的重要性无需置疑,但在功利主义的裹挟与冲击下,大学教学的神圣性意义走向衰减。如何充分彰显大学教学的应然价值,实现大学教学的理想追求,这是需要加以积极反思与建构的重要主题。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诉求包括两方面:一是理智的挑战,这是大学教学的逻辑基础;二是灵魂的唤醒,这是大学教学的内在生命。只有这二者皆备、并行不悖,大学教学才能驶入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大学是文化的播种机和发动机,更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学的德性将决定文化自觉的“度”,也反映文化自觉的“质”。因而从宏观层面研究大学的德性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收到匡促联老师赠予的专著《批判和导引:当代中国大学德性的伦理反思》(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仔细研读后感触良多,我认为这是一部理论性、思想性和实用性俱佳的优秀著作。它奇中出胜,点石成金,在大学精神文化的地图上为学术界做了标记,在探索大学精神文化的道路上为同行插上了标杆。具体来讲。它的独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善治思想,主要是指他的有关社会政治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及其价值精神的思想。他以行“仁政”为最高目标的善治理想蕴涵了他的善治主张,也为统治者提供了善治的基本规范。从整体来看,他的善治思想主要有“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民生观,“民贵君轻、仁民爱物”的权力观,“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政绩观,“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用人观以及“取于民有制”、“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的廉政观。从他的民生观、权力观、政绩观、用人观和廉政观中可以得出当代大学治理的三点启示: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统一体,索,我国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究不足、本土化不够、制度保障不力等根本性问题。是重要的高等教育模式。经过最近20年的不懈探但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然存在本体论研  相似文献   

9.
精神具有目的的活动意识或意向性特征,而大学是一种高级的以育人为目的的机构,人们自然就要求它具有非同一般的精神风貌。但我们渴望的中国大学精神还在寻求和实证中。看来,在当下,积累创造意识,既培养高素质的"大众",又以此为基础引生出非凡创造能力的"巨人";积累科学意识,对进入此中的所有人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传统教育;探索鼓励青年人独立意识成长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鼓励大胆尝试等,这些方面都必不可少。然而,我们不必太过钟情于这些方面的文字提法表述,而要寄更大希望于相关意识的积累及自修实践。  相似文献   

10.
投资不能构成政府控制和干预大学的理由,国家或政府最优先的责任是“培养好的研究环境”。德美两国的大学治理都围绕保障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以高度一致的根本理念和不太相同的表现形式,获得了大致相同的繁荣结果。在中国,无限政府的观念正处在深刻的向有限政府的变化中。但观念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大学的自由与独立,首先是国家的需要,唯有学者们、大学和国家共同意识到这一点,大学才可能是先进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校中的腐败现象、泛行政化倾向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推行高校问责制是我国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善治为我国高校问责制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善治视野下我国高校问责制的发展趋向主要有:由"事后问责"走向"预防问责";由重"问"走向"问"与"答"的结合;由重"惩"走向"奖"与"惩"的结合;由注重"他律"走向"自律"与"他律"的结合;由注重"上问下责"走向"下问上责"与"上问下责"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社会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参与高校治理的利益诉求日趋强烈,但由于传统观念制约、经济条件限制、参与制度缺失等诸多因素,社会组织参与高校治理还面临着参与志愿失灵、参与权利弱化、参与体系不完备、参与力度不够的困境。因此,我们必须从强化社会参与意识、政府适当的介入和扶持、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以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等方面强化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3.
教师人力资源是大学组织的核心资源,对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推动大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知识的共享性、大学的学科化和教师个体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师人力资源的可增值性。学术制度、大学文化和教师个体发展等因素影响和决定着大学学术生产的效能。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才能充分发展大学的学术生产力,较好地实现教师人力资源的增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立高校治理中存在的制度性障碍在于,权力高度集中在校长和书记手中,教师利益代表制度的泛行政化,学生利益代表制度的缺失。制度性障碍背后反映出的是价值的失落,公共利益和学术利益,有效性和效率,民主参与和精英统治是治理结构安排面临的价值性难题。今后,我国公立高校治理需要结构和要素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重点考察了13类高校利益相关者,得到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双向价值需求体系及其优先顺序。研究结果证实: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并且对各种利益要求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而高校对利益相关者也有不同的利益要求,这些要求的优先顺序存在差异;同时,研究还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价值循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探讨大学的逻辑,揭示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科学理解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对于推进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也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