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武钢第一炼钢厂有多座碱性平炉,另有纯氧转炉和混铁炉。由于采用高发热值燃料重油以及富氧等一些强化冶炼的措施,平炉冶炼时间缩短,钢的产量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使炉体各部分耐火材料使用条件严重恶化,炉衬的烧损较以前快,尤其某些局部地方的损坏,造成炉子寿命较以前有所降低。过去,平炉有局部损坏,就得停炉抢修甚至冷修。热修时,我们冶金炉修理厂的工人,冒着高温进入炉内抢修,工作条件恶劣。同时除修炉占用时间外,炉子降温、升温耗用大量的时间(3~4天),严重影响了炼钢生产。目前强化冶炼,只有进一步采取有力的  相似文献   

2.
我厂转炉是苏联小贝氏炉炉型。由于没有各用炉壳,炉子吹坯以后就要停下来修理20几小时,所以炉子春命对产量有决定性的意义。过去由于铸锭场太狭窄,只能进行二班生产,一天吹炼一天修理。炉子寿命的关键在风眼石。炉衬寿命一般是200炉,而风眼石的寿命有时十几炉就烧穿了。有时碰到风眼石特别好,可支持到30炉以上,但下班时间一到又得停炉。  相似文献   

3.
程强 《冶金译丛》1998,(4):76-79
应用于BOF炉的修补料存在着硬化时间长的问题,我们研究了沥青和流动助剂的使用,结果得到了流动性好,粘结强度高的修补料。在实际的炉子上使用,硬化时间缩短50%,抗侵蚀性提高30%。这有利于提高BOF炉的生产率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钢铁》1958,(15)
金华铁厂的土高炉都系放水式甑炉,因此在它身上也存在着一般土高炉容易发生炉缸冻结的通病。过去金华厂在处理放水甑炉炉缸冻结时,往往是采用老方法,每当炉子一发生冻结时就马上停风,停风后从渣口和铁口将凝结的渣铁用钎子打开后扒出。这种方法缺点很大,因为炉缸冻结主要是炉温低,停风后炉内焦炭不发生燃烧作用,热量来源断绝,与此同时炉体各部还在向外散热,再加上打开渣铁口清除结铁凝渣,又造成了热量的散失,时间一久,会使炉缸冻得更结实,渣铁口更不易打开,因此使恢复正常生厂所需的时间会更加延长,同时在使用老方法时工人的劳动强度亦很大,  相似文献   

5.
过去轧钢用连续加热炉的均热段都设计成实底的,其目的在于消除纵水管造成的料坯下表面“黑印”,这个实底段叫“均热床”。两段炉子本来没有均热段,但为了消除“黑印”也没有实底段,习惯上也叫均热床,因为它起到了均匀加热料坯的作用。但实底段给炉子工作带来了缺点,即氧化铁皮与炉底耐火材料相烧结,造成了炉底逐渐上涨,所以要定期停炉打炉底,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也降低了炉子作业率,影响产量。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炉子实现了均热床架空,全部或部分的取消了实  相似文献   

6.
在黑铜熔炼反射炉精炼过程中,热制度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因炉膛内温度的高低及热效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熔炼周期,故我们进行了长期的块煤燃烧室二次空气的试验研咒。熔化时间由6:00时:分以上缩短到2:00时:分左右,最佳的炉次如1959年2月竟达到1:00时:分左右。至于反射炉改用烟煤粉作燃料,则具有很高的燃烧效率,在炉子中进行的燃烧过程有40~50%热量是在炉子中直接靠辐射传给铜料,保证炉中高温,容易调节,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火室设备,使同样大之炉基炉膛熔池扩大很多,如142号炼铜炉用燃烧室时  相似文献   

7.
柳钢炼钢分厂白云石车间的石灰竖窑,1987年曾发生炉衬烧损、炉壳发红的现象,严重影响石灰的生产,使炼钢处于被动局面。后来我厂采用热修补技术,进行不停炉修补,维持了正常生产,保证了炼钢石灰的供应,并节约了数万元修炉费用。现将补炉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瑞东 《河南冶金》2020,28(2):38-41
唐钢2#高炉因环保限产停炉近一年,停炉时选择国内其他高炉广泛采用的打水降料面操作工艺,不同之处在于停炉后不放残铁。为了保护炉缸炭砖完整,2#高炉停炉后没有进行放残铁操作,炉缸彻底冷却后再进行扒料,清理残存炉料。针对这种特殊停炉情况,通过调整开炉配料结构,加强炉前出铁组织,把控送风曲线趋势,实现了高炉的顺利开炉及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9.
陈永明  宋玉龙  宋文刚 《炼铁》2020,39(5):14-18
宝钢1号高炉投产后经历多次炉缸侧壁温度反复升高的困扰,导致高炉产量低、技术经济指标差,认为中心死料柱透液性变差,渣铁流动性差,炉缸局部传热不畅等是主要原因。通过采取稳定炉况改善顺行、摸索合适的煤气流分布、调节冷却制度、稳定热制度、改善炉前作业、根据炉况变化选择合适的产能与焦炭负荷等综合控制措施,1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从之前的600℃左右到基本稳定在200℃以下,2018年下半年至今未出现炉缸侧壁温度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浇注的钢锭放冷后再装均热炉加热,势必延长钢锭的在炉时间,而且使炉子的燃料消耗增多。而浇注完的钢锭本身载有大量热  相似文献   

11.
《钢铁》1955,(8)
电炉的生产率、钢的质量及成本与耐火炉衬的修筑及维护有密切关系,因此修补炉是一项重要的操作。关于修炉等方面的重要性与操作过程拟不多述,今仅着重对补炉工作方面提出一些意见供各厂参考。目前各厂对筑打炉底、炉墙等都掌握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些成绩,例如采用苏联的先进经验用大块镁砂砖砌筑炉墙,提高了炉墙寿命,缩短了修炉时间。  相似文献   

12.
前言根据理论与对加热炉工作现状的分析,认为这种炉子的节能潜力仍较大,其主要节能途径是安装高回收率的预热器,将炉尾排出的烟气余热最大限度地回收到炉内去,使炉子的热效率由无热回收炉的35~45%提高到70%左右,从而使轧钢加热炉的热耗指标  相似文献   

13.
《炼铁》2017,(6)
邯钢3200m~3高炉中修停炉时,采用前期快速降料面、憋压出铁、充氮气保护、根据料面深度控制风量与打水量等措施,实现了高炉安全、环保、快速停炉。停炉后,采用不入炉直接更换铜冷却壁技术,使炉内降温、冷却壁更换与炉顶设备更换同时进行,既节约了中修时间,又避免了快速降温大量打水破坏炉缸炭砖。高炉中修开炉非常成功,开炉第3天利用系数达到2.45,燃料比降到495 kg/t。  相似文献   

14.
《钢铁》1956,(22)
1953年以前鞍钢各种炉子的险修是沿用伪满的旧方法,在各生产厂普遍设立瓦工班分散进行的(以后虽在机械处设有修炉工程队也只负责高炉的大修),这种组织机构的缺点是因修炉工作忙闲不均,劳动力分散使用,浪费很大,工人技术提高慢,技术干部的作用发挥出受到阻制,因此工期长,修炉质量不高,特别是不能开展修炉工作机械化。因此1953年6月在  相似文献   

15.
通钢3号2680m3高炉炉缸一层侧壁温度第一次出现升高以后,一直处于波动起伏状态,被迫进行护炉生产,高炉利用系数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不理想,也影响高炉安全生产。为此,停炉进行中修,重点对炉缸侧壁炭砖侵蚀部位进行修补。中修时,采用了炉缸整体浇注工艺,大大缩短了中修时间。中修后开炉,仅用3天半的时间就实现了达产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般大型电炉开炉,通常都采用木柴烘炉、电弧烘炉、熔渣洗炉及加料出铜的作业程序。从点火到出铜,旧炉子约需18天;新炉子需28~30天左右。 根据我们历次开炉的实践经验及认识,去年,我厂的电炉检修后,开炉操作就取消了木柴烘炉阶段,而直接用电弧烘炉。从点火到出铜,仅用了28个班,并节省了大量的木柴,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唐钢3号高炉停炉采用空料线回收煤气,缩短了降料面时间,停炉过程中无较大爆震,利用煤气成分判断料面位置,延长了回收煤气时间,实现了降料面过程快速、安全、环保。停炉后,对炉缸状况进行观测,为今后长寿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50吨氧气顶吹转炉炉底是活动炉底。炉底和炉身的接缝处,过去用小于5毫米镁砂加入7~8%的中温沥青混合后热法接成。但热法操作带来许多弊病: 1.热法接缝填料的温度要保持在100~150℃,否则就不能保证质量。而且在接底时,容易产生先铺上的料温度降低,料变硬,而后铺上的料是软的。这样炉底和炉身不能保持平行接触,导致在摇炉试车或生产过程中掉销或销座脱落。在1980年上半十四个热接炉役,除一个炉役未发现掉销外,其余每炉役掉销1~8销次,影响炉子作业率和炉村寿命。 2.炉底车额定工作压力为65公斤/厘米~2,而热法接缝超负荷,压力达110公斤/厘米~2,使炉底车的油路和机械部件极易损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不定形耐火材料发展很快,最早的不定形耐火材料是由于需要,使用可塑性材料修补炉子的损坏部分,实现快速修理,利用修补部位的操作热使其硬化。因此开始时称为修补料和补炉料。  相似文献   

20.
邹忠平  许俊  陈敏 《炼铁》2019,38(5):11-15
对高炉炉缸气隙存在的实例、炉缸气隙的危害、炉缸气隙的形成机理及炉缸气隙的防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①炉缸气隙对炉缸传热体系影响巨大,是炉缸炭砖温度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②在炉缸积水情况下,水受热汽化容易导致界面压力上升,挤压产生气隙;③施工要控制好捣打料的施工质量,捣打后体积密度1.65 g/cm~3,要求炭捣料导热系数最好要达到18W/(m·K)左右,最好不应小于8W/(m·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