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地铁10号线中医药大学站—松花江街站区间盾构隧道上跨既有运营地铁2号线崇山路站—岐山路站区间隧道,是目前国内盾构上跨既有运营隧道上跨距离最近的工程之一,上跨最近距离仅0.176 m,因此,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笔者以该工程为背景,对既有隧道预加固处理措施、刀盘刀具改造、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参数预设等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施工和现场监测表明,采取上述施工关键技术后,盾构隧道安全上跨既有运营隧道,对既有结构造成的扰动小于控制值。该工程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亮亮 《土工基础》2012,26(2):31-34
考虑时空效应的盾构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受力特征计算,对盾构工程风险控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以南京地铁新建三号线区间盾构下穿既有一号线矿山法区间隧道为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按施工过程对既有一号线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后,盾构下穿既有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在新建地铁盾构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隧道结构施工过程中,如何从盾构掘进设计线形的成果数据复核、控制测量、入洞钢环中心测量、盾构机始发及掘进姿态测量、管片姿态测量、数据成果分析反馈等方面进行把控,通过测量数据分析与对比实时调整盾构机掘进姿态,为盾构成功上跨既有地铁线路提供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砂质粉土中盾构隧道近距离上跨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变形影响,以某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盾构隧道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不加固工况下既有隧道变形以及交叉节点上方地表位移的变化规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盾构通过既有隧道正上方后,在交叉节点一定范围内的既有隧道结构拱顶发生隆起变形,拱腰发生侧向变形;新建隧道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表发生沉降变形,最大值出现在交叉节点正上方附近处。另外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周边环境因素,本文对该交叉节点采用洞内注浆加固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工况下新建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明显降低。该计算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穿越运营地铁隧道过程中,有效地控制运营地铁隧道的变形,确保隧道安全是施工关键。以杭州地铁6号线中医药大学站~伟业路站盾构区间(简称中~伟区间)左右线2次成功上跨运营地铁4号线最小垂直距离2.99m为例。采用上穿段盾构掘进控制技术,辅助管片背后注浆,自动化监控量测等方面的盾构掘进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既有隧道的变形,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和既有地铁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6.
某新建地铁隧道工程近距离垂直上穿既有地铁隧道,采用有限元软件Mi das/GTS模拟了新建双线盾构隧道施工对上部地表和下部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给出了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垂直上穿既有双线地铁隧道时的位移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某市新建地铁4号线工程隧道上跨既有地铁3号线盾构区间隧道,两者结构竖向最小净距为1.42 m,土体较薄,地质较弱。新建地铁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影响下方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安全和正常营运,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经过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采用地面压载、控制顶进推力、洞内注浆等措施,尽量减弱两者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有效保证了盾构隧道结构的稳定及地铁运营列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晖 《建筑技术》2012,43(3):241-242,255
大连市地铁二号线西安路站-交通大学站区间,其两端车站均没有盾构始发条件,盾构始发井设在距离西安路站约150m的区间隧道上,在300m的小半径曲线条件下采用割线始发模式,先施工盾构机后部70m矿山法隧道,在单工作井内采用盾构整体始发技术,提高了出渣和运输管片速度,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区盾构上穿越既有隧道的离心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铁网络不断完善,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现象越来越多。盾构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影响问题,比常规盾构施工的研究更为复杂。结合上海外滩通道盾构上穿越地铁 2 号线工程,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上穿越对周围地层及既有隧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文中选用排液法在离心场中模拟盾构施工,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在不停机状态下模拟隧道开挖卸载、地层损失和注浆过程,并分析了盾构上穿越施工引起的地层、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的纵向位移变化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既有隧道在盾构上穿越过程中纵向变形与时程曲线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在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既有车行隧道结构变形以及地层土体变形影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新建盾构隧道合理的掘进方案。主要研究工作:以广州地铁21号线黄村站—世界大观站盾构区间下穿既有车行隧道案例为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和有限差分软件分别进行数值建模和计算分析,制定左右线新建隧道不同错距的掘进方案,研究左右线新建盾构掘进面错距大小对其下穿既有车行隧道的变形影响,得到合理的施工错距范围。  相似文献   

11.
曾英俊 《建筑施工》2022,(6):1318-1322
为研究新建盾构穿越软土地区运营双圆地铁隧道过程中既有隧道结构的变形特征,依托上海新建轨道交通14号线云山路站—蓝天路站区间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中的地铁6号线双圆隧道工程,对既有双圆隧道结构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参数调整,展开探讨。结果表明,新建14号线下穿既有地铁6号线的过程中,既有地铁双圆隧道结构隆沉控制在±2 mm内,满足施工要求,证明了施工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穿越过程中的实际施工控制参数,明确了类似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关注的关键技术参数,即合理设置土仓压力、盾尾注浆量可有效控制施工过程对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不利影响,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伟 《建筑技术》2022,(12):1695-1699
文章针对郑州地铁8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从上部近距离斜跨既有运营郑州地铁5号线盾构隧道的特殊工况,通过Midas–GTS NX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上跨过程中既有隧道的变形进行分析研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分析的合理性,同时通过一定的盾构施工措施,有效控制了既有隧道的变形,保证了运营隧道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施工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房明 《广州建筑》2012,(6):12-15
地铁隧道的交叉穿越是地下工程领域前沿研究课题之一。隧道开挖施工引起地层位移进而会引起附近既有隧道或其他各类结构的变形,甚至造成灾害。结合广州地铁交叉隧道工程实例,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新建隧道盾构施工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了交叉隧道盾构施工对既有隧道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既有隧道的存在,新建隧道盾构施工引起既有隧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水平位移,分布曲线均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4.
以青岛地铁6号线为背景,基于Abaqus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盾构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盾构施工上跨既有隧道,在上跨区域的既有隧道顶部会产生竖向沉降,构施工至相应监测管片处既有隧道顶部会产生较明显的沉降增量,待施工继续进行这一增量也逐渐减小,即盾构施工所产生的扰动也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15.
夏锋 《山西建筑》2022,(10):124-127
结合郑州轨道7号线龙门路站—张家村站区间盾构上跨4号线丰庆路站—文化路站区间项目,通过上跨前评估及三维模拟,上跨中掘进参数及同步注浆,上跨后二次及督促注浆,能够有效控制隧道变形,保证运营隧道安全,并结合4号线隧道自动化监测研究运营隧道变形规律,为类似盾构上跨既有运营地铁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7,(8)
以西安市地铁3号线延平门站附属暗挖过街通道上跨地铁区间隧道为例,采用FLAC3D对新建暗挖通道开挖施工上跨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建立三维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模型,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分析了下伏地铁区间隧道变形的变化规律,所得结论对确定拟建隧道路线可行性方案及其施工控制安全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充分,新建地铁线路不可避免地要近接既有结构进行施工,常常造成新建及既有结构物受力复杂、既有结构变形过大等问题;对于软硬不均地层条件,该类问题更为显著。文章以深圳地铁7号线在软硬不均地层条件下下穿既有1号线及上部过街通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对盾构下穿既有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新建地铁线路正交下穿既有盾构隧道近接施工时,既有隧道上方地表及过街通道沉降、既有隧道二次变形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掘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盾构邻近既有暗挖隧道施工影响及其加固控制技术,依托某地铁车站区间隧道及其附属停车场站出入线工程开展研究。首先介绍了工程包含的近接施工特征与相应的加固措施,并借助ABAQUS建立了包含地层、新建盾构隧道和既有暗挖隧道等结构的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结合设计划分的近接施工范围,进行盾构掘进施工条件下的暗挖隧道初支和套拱等加固结构的受力变形分析。重点讨论了暗挖隧道衬砌的变形情况及应力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套拱和横撑在加固体系中的功能性占比。最后,根据不同结构的受力变形结果判断了加固技术的可靠性。结果显示:盾构隧道开挖使得既有暗挖隧道受到了一定的挤压效应,暗挖隧道整体表现为远离盾构隧道的变形趋势;套拱比横撑承担了更大的附加荷载;加固措施的存在有效保证了既有暗挖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以广深港客运专线隧道盾构施工、下穿深圳地铁3号线既有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施工过程模拟。探讨了施工过程中新建隧道周边地层位移、既有隧道地面、底部沉降的分布性状以及新建与既有隧道的安全。结果表明,最大沉降点都位于新建与既有隧道的中心线上,沉降分布以各自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性状,在本地质条件和特定盾构推力情况下,地面沉降和隆起满足要求,既有隧道结构底板沉降满足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盾构始发段施工作业是盾构施工中最容易产生事故的工序,直接关系到盾构隧道能否顺利贯通。武汉地铁6号线琴台站~武胜路站区间工程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盾构直径6.5 m,已成功始发掘进。针对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进行分析始发作业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