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颜色构成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颜色、色彩的点缀和装扮,丰富多彩装点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带来了无限的精神享受,色彩元素被运用到建筑室内设计中,能够发挥良好的装饰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作用,然后探究了色彩元素的创新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到专业清洁,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想到家政服务,对行业了解稍深的人也许能想到建筑物外墙清洗和宾馆、饭店内部装饰修整和清洁。应该说“专业清洁”对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似乎觉得它与我们平常的生活离得有些远。的确,目前  相似文献   

3.
我们华夏民族历史悠久,古建筑流派也是多如繁星,而徽派建筑正是众多建筑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而徽派建筑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建筑群本身的色彩极简,单纯的黑白灰与大自然丰富多彩的颜色有机的结合,与自然保持着完美的和谐统一。正是这样具有典型审美特征的建筑群,吸引着世界各种画派前来写生创作,其中高温颜色釉山水画结合陶瓷这一独特的媒介,创作出独树一帜的徽派建筑高温颜色釉山水画系。本文就徽派建筑在高温颜色釉山水画中的艺术特色以及意境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感觉出来的,不是分析出来的。色彩对于我们每一个绘画的人来说是一个长期训练和实践的过程。所以要了解和研究色彩的根本规律,颜色与颜色搭配出来的间色和复色,再通过高温烧制出来的成品瓷,颜色所发生的变化,只有了解它,掌握它,才能画出我们所需要达到的油画效果。大家知道,世界是一个有色彩的世界,这是一个普通的常识,根据科学原理,自然界之所以呈现出无  相似文献   

5.
裴晓禹 《中国涂料》2012,27(10):49-53
介绍了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以及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在建筑涂料色彩应用中的设计方法、未来建筑涂料色彩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6.
人们都生活在一个五颜六色的生活之中,可以说颜色的点缀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和美妙,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必须要充分的运用色彩这个元素。因此,建筑学家们纷纷的探索在室内设计艺术中进行色彩的有效运用。可以说色彩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整个室内设计的风格和品位,只有充分运用色彩的变换和交替,才能够展现色彩的美感,但是,室内设计的色彩运用是为了体现出艺术性,也不是可以随便使用的,因此,也必须要遵循室内设计艺术的色彩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7.
《陶瓷》2016,(7)
中国传统装饰色彩蕴含着深厚的底蕴,且应用范围广泛。例如我们周围的建筑、身着的服饰、陶冶情操的绘画作品、静态美的漆器等,它们蕴含的每个元素都与色彩文化息息相关。笔者将利用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来展示从古至今中国色彩丰富的表现技法和讲究,传达传统装饰色彩的别致魅力与深远影响。现代陶瓷设计因其被现代生活所需要,所以又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通俗来说就是在创造物质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布局、思考以及理论的组织,建立一个可实行的方案,并用视觉或触觉的媒介恰当的表示出整个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2017,(5)
正如果说一些展台以独特的造型吸引了你的眼球,美利肯的展台却依旧规规矩矩,没有丝毫浮夸。而你经过时,总会有些东西驱使着你驻足欣赏,那就是属于美利肯的色彩。展台上摆满了各种我们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物价,小至一个药瓶、蔬果篮都有着鲜明独特的色彩。此次展会,美利肯重点推出了如下产品。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的色彩现象绚丽多变.色彩与生活密切相关,色彩令这个世界变得缤纷,它能改变我们的心绪,世界上无所谓好看的色彩或不好看的色彩,只在乎我们如何掌握和驾驭.  相似文献   

10.
<正>提到塑料轻量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塑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但同时,塑料包装领域也越来越青睐轻量化材料,几乎每一种塑料包装都在外形和结构上强调这一点。但有时候,轻量化对于包装领域而言似乎又是一个不好的词。市场调研公司IHS近期发布了一份针对PET市场的报告,指出受经济和环保因素的推动,塑  相似文献   

11.
樊森 《中国涂料》2011,26(10):67-68
<正>大千世界,色彩无处不在——色彩,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也带给我们绚丽斑斓的缤纷世界——四季的变换,情感的起伏,历史的变迁,城市的元素,交通的标识……无一不由不同的色彩诠释着!当"涂料,让生活变得更精彩"时,色彩的运用和调配就愈发显得重要。而如何调配出稳定性好、精准度高的颜色,色卡和颜色标准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一部色彩的历史 ,可以解释为世界人文的进化史……二十一世纪 ,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从 2万年前法国的洞穴壁画到现行世界成熟的色彩标准体系 ,色彩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今日的色彩 ,已经与文艺复兴以来一个时期的传统绘画色彩的观念有所不同 ,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定量化研究为手段的科学的色研体系。随着人类的进步 ,生活中人们对生态的平衡和发展充满了祈求与渴望 ,对建筑色彩的存在和意义更是有着潜在的心理需求。建筑 ,从来就是一种象征 ,一种城市的象征 ,一种文化的象征。时光流逝 ,建筑中融入了太多的元素 ,从红色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显著地体现就是在建筑方面,现代建筑基本都是高层建筑,传统的平房和地层楼房建筑慢慢的被取代。这顺应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现在生活办公环境的要求。当然,建筑质量也就是安全性的要求还是现代建筑的基本要求。那么建筑物的质量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般居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也就是最基本的视觉判断,也就是看建筑物的表面是否有裂缝。这确实是判断建筑物质量的一个方面,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判断标准。那就从这个判断标准出发,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怎样保证建筑物符合这个要求和达到这个标准呢,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了色彩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色彩来提升建筑设计的效果和环境效果。建筑设计中色彩的应用不仅能更好的展现建筑的设计美感,更能增加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感。通过研究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尽量达到色彩和建筑文化的艺术统一,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15.
杨勇 《聚氯乙烯》2009,37(3):45-46
1彩色型材 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降耗、环保的政策下,富含时代气息和个性时尚风格的彩色PVC门窗开始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以前谈到PVC塑钢门窗很自然的就会想到成幢楼宅白色或颜色单一的窗户,颜色可选择性很小,与色彩越来越丰富的建筑外墙相比显得特别单调。许多PVC型材企业都一直探索用各种各样的着色手段来填补彩色型材的空白。现阶段PVC型材主要着色方法有:覆膜、共混(通体)、双色共挤、喷涂,其工艺比较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提到厨房,我们立刻会想到妈妈,想到太太,这似乎已经成了女人独有的操作空间。她们与锅碗瓢盆打得火热;与炉台灶具形影相伴;和油盐酱醋惺惺相惜……厨房里的一切似乎都有了生命,成了女人要好的朋友。它们帮她出色地完成任务,而她为它们精心地设计家园,相互“体贴”,共享快乐……  相似文献   

17.
色彩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美感。除此之外,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情绪,枯燥无谓的生活会因色彩的装扮而让人心情舒畅。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运用得当,特别是温馨、明丽的色彩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对此,本文对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搭配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对如何利用色彩元素营造良好的舒适、温馨的室内环境进行探索,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与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8.
颜色科学     
<正> 美丽多姿的大自然是用丰富的色彩装饰的,人们利用色彩美化生活,给你艺术和美的享受,不同颜色对人的心理、生理影响也不同,其表现为:红色——热情、希望、健康、活力;绿色——凉爽、青春、和平;黄色——温和、光明、快活;白色——清静、纯洁;颜色能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如淡蓝色的环境有退热作用,蓝白色的环境有降压作用;服装设计,建筑装饰使用色彩调和;在工业生产中世界各国都推广色标,在化工厂管道涂上不同的颜色用来分辨输送流体的种类,用颜色表示电子元件的材质、性能及等级。如何对色彩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表示及合理的利用,各国科学工作者倾注了自己的心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国外动态     
国外动态催化剂开辟了酚醛的新用途酚醛具有高阻燃性能,然而由于其颜色较暗,使其在建筑与设计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如今,BP公司开发成功的催化剂,使酚醛树脂颜色变浅,一系列色彩使之用途更加广阔。CelobondFRPColour是设计用于复合模塑的。现有三种...  相似文献   

20.
两年一届的陶瓷情报信息网年会与每年一届的国际陶瓷展览会及科技司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陶瓷工业2000年发展研讨会一起召开,这很好。今天到佛山来主要是看看大家。简单讲一个主题:在困难的时候,要增加我们的勇气,增强信心,争取好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很快,不亚于水泥、玻璃,对国民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做出了很大贡献。建筑卫生陶瓷在数量上满足了全国这个大工地的需要,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物质基础,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但近两年遇到了一些困难,在困难的时候,要提高我们的勇气,看到光明的前途。首先要正视陶瓷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盲目性,结构雷同。全国各行业都有这个问题。盲目性离不开大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