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分析了影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组合聚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组合聚醚中水分含量对弹性体制备工艺和物性的影响,对组合聚醚的贮存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采用新型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制备出具有较好机械性能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鞋底制品,并对影响其制品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三官能度聚醚及接枝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适量引入,可显著改善鞋底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5.
6.
聚醚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高活性聚醚和改性MDI通过半预聚体法制备了聚醚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对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采用聚醚改性MDI,特别是高活性聚醚改性MDI,操作简便,产品质量好。扩链剂采用乙二醇,其拉伸强度较高。采用二元醇聚醚改性MDI制备弹性体,温度以50~60℃为好。通过调整配方可生产出不同用途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制品。 相似文献
7.
在叠氮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研究过程中,以叠氮聚醚为基体材料、TDI为固化剂,在配方中添加癸二酸二异辛酯作为增塑剂、1,4-丁二醇作为扩链剂、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白碳黑作为填料,对其配比做了适量的调整。对确定的材料配方进行了加速老化、扩大以及重现性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叠氮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性能优良、稳定,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聚氧化丙烯三醇、高活性聚醚聚合物多元醇(HPOP)、二醇扩链剂、水及催化剂等助剂的混合物作为A组分,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纯MDI和液化MDI为原料合成的半预聚体作为B组分,A组分和B组分按异氰酸酯指数1.1混合,制备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讨论了预聚体的NCO含量、纯MDI与液化MDI质量比、二醇扩链剂种类和HPOP/聚醚三醇质量比对微孔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聚体NCO含量和纯MDI的用量增加时,微孔弹性体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增加;微孔弹性体的硬度随HPOP和1,4-丁二醇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HPOP/聚醚三醇质量比为50∶50时,微孔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汽车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研究了以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醇胺交联剂和水制备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压缩负荷性能。结果表明:随异氰 酸酯指数R的提高,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弹性增加,而伸长率则下降;增加异氰酸酯指数和密度微孔弹性体的压缩负荷显著提高,压缩变定性能改善。当R为1.05时,呈现出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反应温度,搅拌温度,异氰酸酯含量,致泡剂用量和聚酯多元分子结构对聚氨酯预聚体和微孔弹性体的性能影响规律,探讨了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并对弹性体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3.
室温固化高强度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室温固化高强度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能。探讨了多元醇、异氰酸、稀释剂、交联剂等组份对聚氨脂弹性体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随聚醚分子量的升高而下降,确定了本研究所需聚醚分子量为l000,采用PTMG:PPG=75:25(质量比)的混合多元醇合成的预聚体,并添加适量的稀释剂,在保证良好的物理性质和耐水解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粘度,延长了釜中寿命,改善了施工工艺,降低了材料成本;采用混合胺固化剂降低了固化温度。该弹性体硬度高、强度高、回弹性好、耐磨、耐水解.并且满足了现场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以聚乙二醇醚二醇(PE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考察了催化剂的作用,确定了反应条件:预聚反应温度为80±5℃,反应时间为1.5~2 h;聚醚多元醇的含水量控制在0.03%(质量分数)以下;在130℃下熟化时间为4 h。并对产品进行了IR、DSC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