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道德养成教育方法在高校德育中的具体应用。它有养习成德,尚行习动,侧重公德教育等特征。在大学生中开展道德养成教育,既是改革高校德育方法的需要,又有伦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依据。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是道德实践,根本方法是教养结合。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道德生活中的"知行脱节"现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其道德生活应该是知行统一的。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知而不愿行”、“知而不能行”、“高知低行”等“知行脱节”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既有道德学习的动机不纯、盲目的媚俗心态、残缺的心理素养等主观的因素,也有道德教育失真、道德宣传与道德传播失导、道德环境的污染等客观的原因。要实现知行统一,就必须化道德他律为道德自律、净化道德环境、加强师德建设,形成道德示范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出发,探讨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涵及其要求。运用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的“认知-结构”方法,围绕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结构转换方面作用的核心观点,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要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导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并对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道德养成教育方法在高校德育中的具体应用.它有养习成德、尚行习动、侧重公德教育等特征.在大学生中开展道德养成教育,既是改革高校德育方法的需要,又有伦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依据.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是道德实践,根本方法是教养结合.  相似文献   

5.
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暴露了当前大学生网络德育的不足,它表现出对大学生主体人格的遮蔽、缺乏对话与思辨以及强制性的道德命令.借鉴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商谈伦理的观点,对大学生主体的人格尊重是网络德育的基础;大学生网络德育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具有发展的阶段性与层次性;我们应采取“对话-辩论”的道德教育模式,营造诚信公正的网络德育环境,以求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节检以其内在经济价值及精神价值而为古人备加崇尚,并成为我国普及最广、传播最久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倡导节俭这一美德,抑制消费及不合理消费。由于近些年来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以及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偏颇,人们对大学生的要求侧重于知识和能力,至于其是否具备节俭之德并不在意。显然,这是忽略了节俭对于大学生生材和未来创业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大学生养成节俭之德,一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反对挥霍性、炫耀性消费;二要积极营造明朗、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生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抑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三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当思一粥地饭来之不易,学学珍惜劳动果实。  相似文献   

7.
勤勉,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对勤勉的道德价值,中国古代思想家从立业、修身诸方面作过充分的论述。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者,无一不是靠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修身而成功的。“勤勉”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才及未来创业是更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更加强勤逸美德的美成。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宝贵时光,勤于学习、勤于修身,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为将来投身社会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道德内化的心理过程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内化,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关键之所在。个体能否实现道德内化,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社会道德环境,而且与个体自身的主观条件、心理状况有关。本文着重于从个体主观的角度,考察实现道德内化的主要心理过程。一、由外在到内在的“搬家”如果个体没有经过系统的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探讨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涵及其要求.运用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的“认知-结构“方法,围绕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结构转换方面作用的核心观点,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要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导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并对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信 ,是中国传统道德和当前市场经济的共同要求 ,也是其它道德品质修养的基础。信德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之德 ,信德的修养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立身处世、成才立业。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信德教育 ,就必须建立健全信德教育的基本制度 ,充分挖掘古人留下的信德资源 ,明确信德内涵 ,强化信德意识 ,同时优化校园信德环境 ,加强大学生信德修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便逐步完成了从伦理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经济一方面通过功利意识遮蔽着真实的教育伦理生活,另一方面通过道德的领域分化和公私分离使个体将良知封存于内心.无论是功利意识还是道德分化都导向了教育生活中排他性的自我关注.然而,伦理之为伦理就在于它总是超越自我利益而表达出对他者的尊重和重视.教育生活的自我关注不可避免的阻碍了自我对他人伦理要求的实现,同时也自然的放弃了自我对他人的伦理责任,教育伦理生活也在排他性利益的追求中走向了去伦理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宋代司马光在其名著《资治通鉴》中将人分为四种:“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德才兼备是“圣人”,德才兼亡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他认为“圣人”和“君子”可用,而“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因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并且总结了一条重要的历史教训:“自古者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致于颠覆者多矣”。司马光的德才观虽然有失偏颇,但给今人不无启发之处。本文就是在这种思维的诱发下,对跨世纪人才培养所进行的道德审度与期于。一、世纪之…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积淀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大学生实现科学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塑造必需要有高等学校的正确引导和广大学生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的道德研究分析 ,认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德育 ,实际上是信仰教育、政党教育、政治教育、党课教育等 ,亦即是阶级道德教育 ,而市场经济时代的道德教育倡导公民道德教育 ,其主要完成的目标是善良、诚信、责任。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 ,中国应该与世界建立共同的价值关系和伦理关系 ,如果我们仍然坚持计划经济时代的阶级道德 ,一则将直接毁灭市场经济 ,二则也难以建设中国与世界的现代关系 ,对此 ,文章提出德育转向的命题和实现转向的德育系统工程。德育系统工程由纵横两个座标组成。纵向座标包括 :道德养成阶段 ,道德认知阶段 ,道德情感阶段 ,道德情操阶段 ;横向座标包括 :家庭、学校、社会。  相似文献   

15.
理性教育之外的环境影响是作用大学生德怀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阐述了环境的重要影响和理论思想教育的局限性,分析了大学生德性发展环境因素及其影响,并就把环境影响纳入大学生德育工作视野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具体见解。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感恩的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异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当代大学应从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以及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等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德育生活化目标的人本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的根基不是先验的理性,而是我们所生活的感性世界。道德源于生活,也应以生活为目的。生活的本意在于创造性地生活并创造可能生活,因此,德育生活化应当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个体生命的健全发展和幸福,以促进主体对可能生活的追求与实现为目标。可能生活是具有实现可能性但尚未被实现的生活,要实现可能生活,需要有创造力的主体。因此,德育要实现其目标,必须着力培育主体的道德自由,从而激发创造可能生活的意愿、培养创造可能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第三卷中试图构建合宜性这一概念,“合宜赞扬”与“合宜责备”是合宜性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人的“两种自然需要”和“两种自然畏惧”为基础。其中,“合宜赞扬”具有不透明、非功利性和符合本分的特征,并且能够增强人的自我认同;“合宜责备”应当建立在拒绝责备无辜者和审慎责备过错者的基础之上。基于斯密的思想,大学生道德评价应当重视并遵循鼓励原则、肯定本分原则、审慎原则和以评促改原则的特定内涵与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科学事业的后备力量 ,培养大学生成为具备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的新一代科学工作者 ,对于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内容科学精神是人们从事科学活动时所具备的基本精神 ,它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 ,决定着科学工作者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工作作风。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11.客观精神客观精神是指科学工作者在科学活动中承认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客观规律的存在 ,承认科学理论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 ,自觉地避免…  相似文献   

20.
道德既担负着个体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功能,叉在社会实践领域起着普遍的规范和调节作用。“人应该如何活着才有意义?”是人类一直苦苦追问的重要道德问题,著名伦理学家曾钊新先生的新著《伦理十讲》一书,从为人与为学、育德与德育等层面对这一苏格拉底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解答。其言不拘一格,界说独到;其理则开人茅塞,启迪智慧。先生将为博士生授课的学术话语转换成朴实的文字,一改时下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表达方式,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场域局限,把原生态的思想整理成书,以飨更多读者,这不能不说是先生作为长者兼智者对读者的一种“博爱”式学术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