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河南石油》2006,20(2):F0004-F0004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简称河南油田第二采油厂).位于河南省唐河县.现有职工1829人.是一个以稠油开发为主的原油生产单位。自1987年建厂以来.在河南石油勘探局党委.勘探局和油田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连续多年出色完成油田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特别是近3年来.原油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由2003年的278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4169万吨.2005年达到5392万吨。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原油年产量重上200万吨,15年来河南油田在勘探上精查细找,在开发上精雕细刻,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使油田进入了良性发展期。15年来,河南油田为一个目标执著奋斗着。2010年11月18日,这个目标终于成为了现实:截至这一天,油田当年已生产原油200.377万吨。  相似文献   

3.
《河南石油》2007,21(2):F0002
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担负着河南油田近70%的原油产量任务,下辖17个矿(大队)级基层生产单位,拥有3086名职工,管理着双河、下二门、魏岗、赵凹、张店等5个油田的4座大型联合站、78座集油(气)计量站和2400口油水井。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近几年发展的三次采油技术,其驱油机理是微生物在地下发醇过程中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及CH4等气体,可增加油层压力、乳化原油,从而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其流动性,并改善地层渗透率,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介绍了微生物驱油技术在河南油田的王集油田柴19井组的试验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对河南油田原油性质是适用和有效的,对于含水低、含蜡高,胶质含量高的区块,微生物驱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驱油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近几年发展的三次采油技术,其驱油机理是微生物在地下发酵过程中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及CH4等气体,可增加油层压力、乳化原油,从而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其流动性,并改善地层渗透率,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介绍了微生物驱油技术在河南油田的王集油田柴19井组的试验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对河南油田原油性质是适用和有效的,对于含水低、含蜡高,胶质含量高的区块,微生物驱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河南石油勘探局(简称河南油田)是一个集油气勘探、开发、加工、营销及多种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石油企业。油用共有职工3.6万人。1987、1989年,油田分别被评为石油部一等企业和河南省一级企业。按销售额排序,1995年列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57位。 河南油田自1972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了28个春秋。28年来,河南油田先后对河南省13个盆地和地区以及新疆焉耆、三塘湖和内蒙古巴彦浩特盆地进行了石油地质勘探。在南阳、泌阳和焉耆盆地共发现16个油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0364万吨。截至1998年底,累计生产原油4702万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5.75亿元,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  相似文献   

7.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生产井数与原油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借助于经济学中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分析原理,在对油田产量按单井分组和对油田生产井数和原油产量计算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得到油田原油产量生产的不均衡程度指标。在编制原油生产计划时,考虑原油生产的不均衡性,实现油田优化配产和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罗马什金油田开发晚期的原油稳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75年开始罗马什金油田进入开发晚期,原油产量不断下降。近14年来,由于完善了开发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提高地层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技术措施和工艺,罗马什金油田的原油产量开始保持稳定,甚至出现了增长。在开发晚期油田主要致力于两项任务:其一是保证注水波及范围和易采原油储量达到最大化,其二是使难采原油储量投入有效开发。为此进行高效开发的新工艺有:对以前的生产区块的规模进行优化,优化井网部署和井网密度,优化生产井的地层压力和井底压力;完善注水系统;广泛推行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  相似文献   

9.
原油产量及其结构变化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原油产量是油田的基本生产指标,影响原油产量的因素很多。文章从原油产量的构成和影响因素的角度,从原油产量动态、原油商品产量变化、按不同标志分组分析原油产量结构等方面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原油产量的变动及变动原因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对油田合理安排生产,提高油井生产利用率和采用最恰当的增产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原油产量是油田的基本生产指标.影响原油产量的因素很多。文章从原油产量动态、原油商品产量变化、按不同标志分组分析原油产量结构,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原油产量的变动及变动啄因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对油田合理安排生产.提高油井生产利用率和采节适宜的增产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石油的快速发展,一些伴生气产量少、原油黏度高的油田相继发现,原油发动机作为中国海上油田的主电站逐渐开始使用。着重对原油发动机作为主电站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为今后原油发动机电站的选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江汉油田各油气生产单位通过加强地质研究,优选新井井位和措施井层,强化生产管理,优化钻机运行,抓紧扶躺井和地面系统改造,提高油(气)水井生产时率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江汉油区、八面河油田、坪北油田实际生产原油与2003年原油产量持平,圆满地完成了调增后原油产量计划任务;实现了原油产量的硬稳定和气层气产量的稳中有升,奠定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渤海升起一轮明月. 1月9日,我们在天涯海角共同仰望——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交出了一份"重量级"成绩单.中国海油宣布,渤海油田2021年原油产量达到3013.2万吨,原油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一举登顶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当前的原油生产形势。虽然近年原油产量增长不快,但陆上原油仍然是我国石油工业的主要资源。我国西北部新疆三大盆地(尤其准噶尔和塔里木)的油田是我国原油生产的希望。我国海上虽然未发现大油田,但中、小油田发展很快,到1995年原油产量将达800万t/a。然而,国产原油的数量仍不能满足国内需要,进口原油势在必行,而且数量逐年增加,品种上也将从以东南亚为主的低硫原油,转向中东的高硫原油。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强调,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油田在开发生产中,开采的原油极易污染环境,做好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年产量60余万吨原油的中国石化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在搞好原油生产的同时,认真做好油田生产区域的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实现了“油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那么,这个厂在清洁文明生产…  相似文献   

16.
按照实施国家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根据《石油经济核算体系设计方案》中的石油预警指标,对河南油田油气资源和生产能力利用状况进行了试算、分析和评价。认为:在既定勘探区域内科学、合理地确定与油气资源量相对应的原油生产规模是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保持储采比与油田开发期相适应的水平是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合理利用生产能力是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提高油田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洋石油的快速发展,一些伴生气产量少、原油黏度高的油田相继发现,原油发动机作为中国海上油田的主电站逐渐开始使用.着重对原油发动机作为主电站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为今后原油发动机电站的选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南石油》2007,21(4):F0004
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历经30年的稳产开发,累计生产原油5300万吨,目前年产量仍达100多万吨。第一采油厂2004~2006年荣膺中石化“红旗采油厂”称号,其中双河油田被命名为全国陆上“高速高效开发油田”。  相似文献   

19.
李雅琴 《石油炼制》1993,24(11):1-8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当前的原油生产形势。虽然近年原油产量增长不快,但陆上原油仍然是我国石油工业的主要资源。我国西北部新疆三大盆地(尤其准噶尔和塔里木)的油田是我国原油生产的希望。我国海上虽然未发现大油田,但中、小油田发展很快,到1995年原油产量将达800万t/a。然而,国产原油的数量仍不能满足国内需要,进口原油势在必行,而且数量逐年增加,品种上也将从以东南亚为主的低硫原油,转向中东的高硫原油。  相似文献   

20.
按照实验国家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根据《石油经济核算体系设计方案》中的石油预警指标,对河南油田油气资源和生产能力利用状况进行了试算、分析和评价。认为:在既定勘探区域内科学、合理地确定与油气资源量相对应的原油生产规模是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保持储采比与油田开发期相适应的水平是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合理利用生产能力是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提高油田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