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直径无梁三分岔管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采用解析法、三维有限元法和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某一无梁岔管进行了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衬钢筋混凝土无梁岔管与无梁明钢岔管相比,具有受力条件好、钢衬较薄、施工方便、安全性高、造价低等优点,是一种新的岔管结构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广蓄电站一期工程尾水隧洞在充水时,4条尾水支管渐变段钢衬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失稳变形,特此对尾水支管渐变段钢衬失稳的原因及工程处理措施、钢衬修复、加固、焊接和美国TUL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作简单介绍,以供设计、施工人员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3.
孙鲁豫 《水力发电》1996,(10):31-33,37
广蓄电站一期工程不隧洞在充水时,4条尾水支管渐变段钢衬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失稳变形,特此对尾水支管渐变段钢衬失稳的原因及工程处理措施,钢衬修复、加固、焊接和美国TUL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作简单介绍,以供设计、施工人员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4.
钢材钢筋混凝土无梁岔管与无架钢岔管与其它梁式禽管相比,具有受力条件好、钢管较薄、施工方便等优点,是一种新的会管结构型式,特别适合于中高水头的中小型水电站.通过一个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对钢衬钢筋混凝土无梁岔管的承载机理和结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引水管道内的水流状态较复杂,进水口钢衬在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将承受巨大的动水压力,如果钢衬与周边混凝土不能共同传递水压,钢衬很容易失稳破坏,进而影响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有效充填钢衬外壁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使钢衬结构能更好地与混凝土和围岩共同工作,通常采用接触灌浆方法进行。主要介绍龙滩水电站左岸大坝进水口钢衬接触灌浆的施工方案及工艺,对灌溉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我省第一个水力劈裂试验在螺丝湾水电站进行为了配合昆明水电设计研究院对螺丝湾水电站压力斜井取消钢衬的论证,今年8月11日至24日在现场进行了水力劈裂地应力测量。这是我省进行的第一个水力劈裂试验。试验由北京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承担,完成了螺丝湾水电站...  相似文献   

7.
HMMC水力物理模型计算机测控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MMC水力物理模型计算机测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工业现场总线和交流变频调速器技术,实现了对水力物理模型试验的各项水力要素的自动采集、多边界水力要素的自动跟踪控制,提高了水力物理模型试验的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隧洞钢衬抗外压能力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薄壳稳定性理论和三维大变形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提出了隧洞钢衬抗外压能力的数值计算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江西省九江市马头水库隧洞钢衬失稳破坏的机理分析,从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弥补了钢衬结构抗外压能力现有计算方法的不足,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对于承受内水压力为主的圆形水工隧洞的加固问题,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在原衬砌隧洞内增加钢衬,就可使隧洞达到结构安全和防渗要求。但在实际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对这种加固技术还存在适用条件认识不足,灌浆工艺及工序不到位,钢衬起始部位止水结构设计不当等问题。由此造成钢衬抗外压失稳、受水流冲击而翘曲等安全事故。针对圆形水工隧洞钢衬加固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讨论了钢衬加固的特点及其适应性,并总结了圆形水工隧洞钢衬加固的设计及施工要点。对今后隧洞钢衬加固的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详细论述了加蓬国大布巴哈水电站引水隧洞水力劈裂试验的原理、试验设备、试验过程,并对最终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引水隧洞在高压水头作用下裂隙张开的可能性及张开后岩体裂隙渗透特性,从而指导引水隧洞衬砌设计,优化钢衬段长度。  相似文献   

11.
高内压作用下叠合式衬砌结构承载机理原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外衬管片-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SCC)-内衬钢管"三层叠合式输水隧洞衬砌结构的承载性能及破坏机理,开展了结构在内外载联合作用下的原型试验。试验以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作为主要测量手段,获得了加载过程中SCC层的裂缝扩展情况、接缝张开变形、螺栓应力与内衬钢管环向应变的发展历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无内压工况下,结构整体呈弹性工作状态;在内压变化工况下,当内压低于0.6 MPa时,结构整体保持弹性,三层衬砌共同承担内压;当内压达到0.6 MPa时,SCC层开裂,内压快速向外衬管片转移,结构整体进入弹塑性阶段;随着内压继续增大,管片接缝螺栓在内压为0.965 MPa时屈服,外衬逐渐失去分担内压能力,结构体系进入破坏阶段,内水压力主要由内衬钢管承担。试验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鲁布革水电站右岸泄洪洞由于水库内淤积,施工质量不高,运行不合理以及水力学等原因,运行4年来在高流速,低压力的流态下产生空蚀,使工作弧门门槽前后的钢衬,混凝土和部分焊缝遭到严重破坏。修复时取消了钢衬,采用高标号混凝土衬砌。经过一段时间的泄洪考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水工隧洞衬砌受力特点,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大尺寸水工隧洞衬砌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压力筒体、加载系统、测量系统、封水结构组成,其中压力筒体由厚22 mm的Q245R钢板制作,尺寸为Ø3000 mm×L4000 mm,外水压力试验时采用橡胶囊柔性加载方式或衬砌与压力筒体间高压水体直接加载方式,内水压力试验时在隧洞内腔直接采用高压水体加载,动力源由自主设计的伺服控制高压水泵与稳压筒体组成,测量系统由常规检测仪器组合实现,封水结构则由端头涂刷防水胶与双圈橡胶条实施。该模型试验系统在高外水压力、高内水压力作用下的水工隧洞衬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试验系统能满足水工隧洞多种不同边界模型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网格(简称BFRP网格)对高压水工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裂缝控制能力及承载能力的增强作用,进行了高压水工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模型对比试验,试验采用真实高压水加载。通过对隧洞模型内壁环向变形监测,以及通过声发射系统对模型在加载全过程中的声发射信息监测,对比分析了BFRP网格对裂缝产生及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混凝土衬砌结构模型相比较,BFRP网格增强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模型的极限承载力提高21%、宏观裂缝最大开度减少了68%、宏观裂缝空间分布更为分散;开裂前内壁环向拉应变增大了81%,开裂时的声发射绝对能量占加载过程中声发射总累积绝对能量的33.78%(前者为99.38%),主要破坏模式表现为韧性破坏。可见,BFRP网格可显著提高高压水工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的裂缝控制能力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中论述了在张掖小孤山电站洞压井的竖井井筒部位采用空间下弦式液压滑模进行衬砌施工的过程,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钢材的消耗量,降低了爬升系统的运行难度,整体抗变形能力加强,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黄微波  胡晓  徐菲 《水利水电技术》2014,45(2):61-63,67
简要介绍了抗冲耐磨混凝土和钢板衬护等现有水工混凝土抗冲耐磨技术,阐述了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应用于水工建筑物防护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工程应用表明,聚脲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耐磨性能、良好的复杂环境适应性、超强的耐老化性能以及便捷的施工性能等特点,使其成为解决水工混凝土磨损和空蚀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双层复合衬砌结构是一种新型隧洞衬砌结构型式,其外衬承受外部水土压力,内衬承受内水压力,体现了"结构联合、功能独立"的新型输水隧洞设计理念,目前该衬砌型式已成功应用到我国北方某输水工程中,如何确定双层复合衬砌隧洞安全预警监控指标是工程运行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以往研究成果,提出了工程结构监控指标及监控阈值确定的统一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在深埋隧道衬砌中的应用,了解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在深井软岩隧道中的支护效果,对不同类型纤维及不同纤维含量下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了抗压、劈裂抗拉、抗剪及弯曲韧性4种室内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FLAC3D三维模拟。模拟结果可知:隧道经混凝土初砌后,剪切破坏区明显减少,钢纤维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有着更好的支护效果,顶底及两帮移近量较普通混凝土降低约7%。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证实该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为钢纤维混凝土在深埋隧道衬砌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以分析水工隧洞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为目标,针对不同围岩类型和衬砌厚度条件下水工隧洞位移变化,根据地下结构抗震计算理论,选取合理的材料参数和模型边界条件,使用ANSYS建立了某水工隧洞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施加水平和竖向地震激励,应用瞬态分析法计算了隧洞结构模型在不同围岩类型和衬砌厚度下的水工隧洞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在相同衬砌厚度下,随着隧洞围岩强度的降低,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受影响的程度有明显的区别,即水平位移越来越大,竖直位移无明显规律可循;在相同的围岩强度下,水工隧洞并不会随着衬砌厚度的增加而趋于稳定,在Ⅲ类围岩的情况下,水工隧洞的位移随着衬砌厚度的增加而越来越大,Ⅴ类围岩下改变衬砌厚度对水工隧洞的位移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合理的设计围岩类型和衬砌厚度,可以既满足水工隧洞抗震性能要求,又能够降低工程造价。研究结果对合理设计隧洞衬砌厚度、增强抗震性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