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灌木植被水流的流速垂向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度分布是植被水流动力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与明槽水流的对数流速分布不同,植被水流在垂直方向差别较大,一般分为植间水流和植上水流两部分,垂向分布较为复杂。本文在考虑水流动量平衡的基础上,借助于混合长度紊流模型,并考虑植被形态的垂向差异,建立了表征流速垂向分布的微分方程;以灌木植被的形状为原型,在假定灌木直径垂向分布的前提下,得到了更为普适的流速垂向分布公式。将所得到的解析公式和室内试验数据及Baptist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本文公式与试验数据吻合得更好,能准确地反映植间流速的垂向变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戈兰滩水库水文分层特性,采用一维垂向水库水温数学模型进行该水库的水温分布一预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入流、出流、垂向扩散等影响因素。对平水年进行水温分布预测,预测结果较好的反映了戈兰滩水库的实际状况,也与水温分布类型判别结果相吻合,因此是合理的,可供对坝体进行应力分析时采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三峡水库典型支流——香溪河为研究对象,研究汛期水位波动对热分层特性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于2019年6月5日—8月30日对香溪河中游进行定点气象、垂向水温及水质监测,并同步获取香溪河上游及干流水文数据。结果表明:香溪河热分层时期日循环特征显著,垂向水温差异明显,混合层深度在0 ~ 19.37 m之间变化,水位与混合层深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468**)。底层水温增长缓慢,且受上游低温来流影响显著。垂向对流作用及异重流侵入改变水层掺混强度,水体不存在稳定的温跃层,溶解氧饱和度在69% ~ 175%之间,垂向溶解氧差异明显,且与垂向叶绿素a浓度显著相关,表明浮游植物是影响溶解氧垂向差异的原因;水位波动过程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关键取决于是否改变倒灌异重流潜入方式,中上层倒灌有利于表层水温分层加剧,进而有利于水华爆发;利用水位波动(水库调度)抑制支流水华取决于水位波动过程是否能改变库湾水环流模式并有效增大混合层深度。本研究为有效利用水位波动(水库调度)改善三峡水库支流水质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的蓄水运用,使其河道型库区内水流有了明显的壅水型非均匀流特征,其流态的改变显著影响着泥沙输移和洪水传播特性。采取专门实测资料,分析库区上段的三维流速及紊动强度沿垂线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水库上段纵向流速沿垂线分布基本符合对数流速分布公式,横向流速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垂向流速明显,且方向一般向下;沿程各断面纵向、横向及垂向水流相对紊动强度分布比较均匀,尤其是垂向水流紊动强度沿程随着壅水程度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壅水型非均匀流在垂向流速及垂向紊动强度的分布特点,将给库区泥沙运动、尤其是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带来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国产300MW以上的大机组已成为电站主力机组。特别是近几年投产的300MW、600MW的机组大多采用高中压合缸的结构形式。该种结构形式的机组汽缸跨度加大,导致汽缸组装前后垂弧变化量增大,从而引起半实缸与全实缸汽封上下间隙变化量较大。通常情况汽机检修进行汽封间隙的调整都是在半实缸状态下进行的,没有考虑到汽缸垂弧对汽封间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无结构、z坐标网格上的三维悬移质泥沙数学模型,为保证计算的守恒性,泥沙输运方程使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为使泥沙模型的求解对水流模型的求解不形成附加的稳定限制条件,泥沙输运方程使用亚循环分步模式离散。使用了垂向亚网格技术,使垂向网格能实时地贴合和追踪自由水面和床面,相对于传统的z坐标网格提高了计算精度;同时,在垂向亚网格技术中,为避免因泥沙冲淤产生的垂向小尺度网格对计算时间步长的限制,提出了垂向网格融合技术对底层网格进行处理。借助直壁复式明渠、异重流潜入的水槽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计算结果与试验资料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水温是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因子,水库建设对库区水温及下泄水温的影响是工程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溪洛渡水库实测水温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立面二维CE-QUAL-W2水温模型来分析水温特性,并采用基线偏离指标、相位偏移指标、极值变幅指标来评价下泄水温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实测垂向水温结构和已有研究成果存在一定差异,垂向水温分层存在季节性变化,3—10月垂向水温分层显著,表温层水温范围在15 ~ 23℃,厚度由50 m增加至100 m;温跃层中心海拔由520 m下移近90 m,厚度由20 m减小至10 m;滞温层水温基本维持在14 ~ 15℃,范围逐渐缩小。表温层受入流水温、入库流量影响更为显著,表层水体不存在明显温度梯度,汛期深孔泄水加速温跃层下移。溪洛渡蓄水后,下泄水温过程推迟达36天,最低水温升高近2℃,最高水温降低约1℃。溪洛渡工程建设对下泄水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升降温过程滞后(滞温效应)、最低水温升高和最高水温降低(均一化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模拟具有自由表面的非静水压力水波流动问题,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在交错的、z坐标网格体统下,求解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完全三维非静水压力水波流动数学模型。动量方程的对流-扩散项采用守恒的Euler方法离散,使模型具有守恒性的特点。为了减少垂向分层以及计算代价,采用对垂向动量方程积分的方法,与传统的垂向分层的三维非静水压力模型相比,模型考虑了表层非静压的影响。模型具有简单、守恒和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复式河槽动量输运系数在计算复式河槽过流能力、滩槽交界面平均表观剪切应力和滩槽床面平均剪切应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根据刘沛清和Knight滩槽交界面垂向平均表观剪切应力关系式,导出复式河槽动量输运系数的表达式;接着运用英国科学工程研究协会洪水水槽设施(SERC—FCF)的大量的系列水槽实验成果,分析了动量输运系数随相对水深及滩槽宽度比的变化关系;最后根据获得的动量输运系数关系,利用刘沛清方法计算复式河槽过流能力。计算结果表明:本文中的动量输运系数随相对水深及滩槽宽度比的变化关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此文介绍了一个覆冰导线节段模型舞动的实例。系统处于内共振状态,在风洞吹风时,垂向位移和扭转两个自由度运动发生了强烈的耦合,形成舞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