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家庄油田稠油资源丰富,但是具有层薄、油稠、出砂等特点,因此水平开采是有效的开采方式。水平井注蒸汽采油与常规竖直井注采相比,水平井射孔的井段长,油层打开程度大,因而可以用较低的驱动力提高采收率,目前在薄层稠油开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陈家庄稠油水平井开采单油层注汽井段吸汽不均匀的问题,在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除了对完井方式、注汽参数、生产管柱等进行优化完善,以适应热采开发的需要外,还重点研究和推广应用了热采防砂、降低注汽压力、气体辅助吞吐等三项保障薄层稠油热采的配套增效技术,使陈家庄稠油水平井热采达到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储层渗透率的损害率、产出液的悬浮物含量、产出液与油田地层水的配伍性等方面综合研究了注汽温度对海上某稠油油田热采井储层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稠油油田在热采注汽过程中的注汽温度不宜超过270℃。  相似文献   

3.
孤岛稠油低效井、停产井主要分布在孤南4等区块。孤南4块目前主要以注汽吞吐生产,由于原油粘度高、地层粘土含量高,导致了该区块存开井率低,生产井蒸汽吞吐效果差。针对孤南4块油藏特点,通过开展室内热复合化学实验研究,优化设计出了针对不同井况采取油层保护措施、补充地层能量措施、降粘增注工艺措施、提高蒸汽洗油效率措施等四项热复合化学工艺措施系列,既可作用于油井的近井地带又可以作用于油层深部,大大改善了孤南4块的热采效果。在该区块现场实施4井次,措施后注汽压力较上周期降低1.0MPa以上,平均周期油汽比提高了0.38,应用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6.0。热复合化学技术在孤南4低效区块的成功应用为胜利油田其他低效稠油区块的稳产、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低油价形势下改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胜利油田边底水能量强、原油黏度高、油层厚度薄、储层物性差、强水敏等油藏特征,以及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成本高的特点,分析了当前低油价形势下稠油热采无效直井的治理对策。通过研究,提出了强边水油藏一线井提液二线井调剖、优化注汽参数、组合吞吐、分层注汽和氮气补充地层能量等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高含水井、无效益井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系列技术对策有效提高了热采直井的开发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孤东稠油油藏注入蒸汽难以进入油层深部,注汽压力高,给注汽带来许多困难,造成注汽效果差,注汽井有效期短,影响了开发效果.引进了二氧化碳热采增效技术,主要采取作业全过程防膨,注汽前挤二氧化碳,配套亚临界锅炉注汽,有效提高了注汽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田分布广泛,油井普遍结蜡,在正常油井洗井清蜡工作或作业过程中,由于地层能量低,入井液往往进入地层,造成油井水锁等问题,为解决入井液对低渗透油井地层水锁,我们开展了低渗透油藏油层保护技术的研究,通过实验,研制了低渗透油藏油层保护工艺管柱,通过现场应用后不仅可以防止入井液对地层的伤害,还可防止生产管柱落入井底,放大生产压差,提高地层供液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海26块是稠油热采区块,油田转热采吞吐试验初期,受井深、完井技术和井筒隔热工艺的影响,油井注汽过程中表现注汽压力高、蒸汽干度低、套管上涨等现象,造成蒸汽吞吐效果差。通过开展油藏参数和井身结构研究,分析油藏热采适用条件和井筒受热状况对非预应力套管完井产生的影响,优化注汽管柱和井筒隔热工艺,经过6年162井次的现场实践证明,深层稠油热采井筒隔技术在海26块应用是成功的,达到了保证注汽质量和提高热采吞吐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稠油油井经过多轮次的注汽吞吐,套管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通过对T我厂热采井调研分析,找出了注汽高压破坏砂墙引起地层出砂、油层部位热应力高等引起套管损坏的因素,在套管损坏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预防套管损坏的措施,尽可能减轻对油层套管的破坏,延长稠油井的寿命。  相似文献   

9.
稠油热采井在作业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外来流体侵入、压力温度变化、水敏等因素造成储层物性的变差,进而影响原油采收。有针对性地进行一系列储层伤害原因分析、储层流体性质和配伍性研究,制订相应的油层保护措施,能减少或消除外来影响,保护储层,提高稠油热采效率,促进稠油油藏开发。  相似文献   

10.
河南油田井楼油矿针对油井开采难度增大、设备管网老化、成本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开展以“技术创新、工艺革新、节能环保、确保效益”为主题的创新增效攻关活动。该矿通过对热采井井口的研究改进,制作生产出稠油井组合注采装置。该装置通过油井不停产直观调节注汽压力和油嘴大小.有效防止超压注汽造成井喷、地面喷发、油层间汽窜等.减少油嘴堵塞造成油井停产,提高了注汽效果,改善了采油条件,增加了油井产量。防止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双河油田已进入油田开发后期,地层能量低,作业过程入井液易侵入油层,且返排困难,作业后产量恢复期长,甚至不能完全恢复原油产能;通过对双河油田油层物性分析及入井液配伍性研究,优选了以黏土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为主体的油层保护液,大大降低了入井液对油层的伤害,缩短了油井作业恢复周期。  相似文献   

12.
车排子地区稠油油藏为浅层、岩性油藏。由于储层粘土含量高,油藏埋深浅,地层条件下原油流动性差,导致注汽压力高,注汽质量差,常规试油无产能。为了实现该区块稠油的高效开发,开展了车排子浅薄层稠油油藏的油层保护技术研究、原油降粘工艺研究和储层增能助排工艺研究,形成一套适合车排子浅薄层稠油油藏试采工艺技术。在该区块现场试验3口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防膨、降粘、增能助排工艺可使车排子地区稠油区块试采见产能,大幅度提高热采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稠油热采井中砾石充填只能对油套环空进行充填,充填压力低,防砂周期短,对于地层亏空严重的油井,防砂效果差;注汽管柱与防砂留井鱼顶间的套管与高温蒸汽直接接触,不仅受到热应力破坏,而且腐蚀严重;防砂管柱后期处理难度大等问题,研究防砂注气一体化技术,将一次管柱高压砾石充填防砂技术与注蒸汽相结合,采用大排量携砂液将亏空油层和井筒一次充填结实,建立高渗透注汽采油通道,降低注汽压力,提高防砂效果;同时注汽管柱直接插入防砂管柱内,简化了注汽管柱结构,提高了注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稠油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生产周期长、采出程度高,大量地层砂被采出沉降在井筒内,地层亏空漏失严重,入井液体无法循环,冲砂、洗井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困扰油田正常生产。入井液体漏失到油层,不仅造成油层污染伤害,油井产量降低,还可能因为井筒内外液柱压力失衡,造成油井套管损坏、油井报废等事故。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埕岛油田海上稠油油藏入井液进入地层易造成地层伤害,分析了海上稠油入井液伤害机理并研究了适合海上稠油油藏低伤害入井液体系。结果表明:海上稠油粘度对温度十分敏感,低温入井液易造成冷伤害。同时携砂液与海上稠油易发生乳化作用,导致入井液返排困难,造成地层伤害;且胍胶携砂液比清洁携砂液的伤害更大。在现有入井液体系的基础上研发出低伤害入井液体系:0.4%破乳剂+2%防膨缩膨剂+4%原油流动改善剂GS,通过岩心伤害评价得出该体系的渗透率伤害率小于15%。  相似文献   

16.
油水井在作业过程中常常遇到油管溢漏问题,即地层与井筒压力不平衡时,井底液体从油管、套管外溢或井筒内液体漏失。油井溢流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作业周期,污染井场,致使油井不能按时施工;油井漏失会污染油层;在稠油、超稠油井中,压井液、洗井液进入地层,吸收井筒周围的热量,使井筒周围温度降低,转抽后开井困难。本文针对油田生产中存在的油井漏失问题,介绍了一种能够减少油井作业程序,防止压井液、洗井液进入地层以及地层内的液体进入井筒的作业管柱,实现了注汽、采油一体化,采用该工艺管柱后,可减少作业工序和作业时间,降低作业费用,防止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孤东稠油热采配套技术主要有油层保护技术、注汽配套技术、热采防砂技术、稠油堵调技术以及井筒举升技术。但随着稠油开发的深入,针对注汽高低压现象普遍存在、敏感性稠油开采难度加大、边底水侵入速度加快等矛盾,需要进一步整合各项技术的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孤东油田稠油区块因油层薄,渗透率低,动用难度大,部分稠油井注汽压力偏高,注汽难度大的问题,利用二氧化碳增能降压工艺降低注汽压力,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增大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孤东油田稠油区块因油层薄,渗透率低,动用难度大,部分稠油井注汽压力偏高,注汽难度大的问题,利用二氧化碳增能降压工艺降低注汽压力,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增大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的开发,部分油田因水井欠注或无对应井注水等原因而处于低压开采状态,在进行修井及挖潜改造过程中,入井流体极易漏失进入地层,从而导致地层中粘土膨胀和颗粒运移,堵塞孔隙,降低渗透率,造成储层污染伤害,影响油田开发效果。本文从入井流体和工艺管柱两方面入手,对国内外作业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进行了调研,对不同储层保护措施的优缺点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低渗低压储层作业保护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