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6月9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在兰州召开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专项检查工作座谈会。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出席并讲话,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廖义伟主持会议,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何春三出席并致辞。刘震司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取得新进展,多数地方淤地坝维修养护经费得到落实,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完善,淤地坝工程监督检查力度明显加大,组织开展了多层次的项目管理和业务培训,为淤地坝的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阎晋民 《山西水利》2005,21(5):9-11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是我国第一个水土保持利用世行贷款项目,为期10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山西省在项目的管理理念、工程建设模式、施工组织形式、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全面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8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启动暨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全面启动.至此,经过科学规划设计、技术论证后的淤地坝工程建设,将在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展开.……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以下简称水保世行项目)自从1994年实施以来,按照世行"三项协定"的要求,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合理,项目实施的质量与进度采取实时监测,项目的资金管理采用报帐制和年度审计制,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管护与治理相结合,落实产权制度,责、权、利明确,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扎实、细致、科学、合理的前期工作,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项目建设有序、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成功实施,得益于科学合理、扎实有序的前期工作。该项目成功的前期工作也为黄土高原地区其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王念彪 《中国水利》2007,(16):17-20
水土保持试点示范项目是通过小流域工程建设,解决流域性水土保持难点、热点问题的财政补助类项目,也是流域水土保持管理中的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管理和逻辑框架分析,根据经济、效率和效益三个维度,从适当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个层面,构建了水土保持试点示范项目组织管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完成及效果等绩效评价分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卷首     
刘震 《中国水利》2005,(12):1-1
从1994年开始,在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得到了有关国际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世界银行原行长沃尔芬森先生考察项目后评价说:“这是我所见到的实施最出色的项目之一。实际上.世界银行这些年来在许多国家都实施过同类型的项目,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建设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翼 《中国水利》2005,(12):34-36
陕西是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重要项目区.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且成为水土保持项目治理管理变革、管理体制创新、综合治理措施运用和国际技术交流的平台与窗口.  相似文献   

9.
房山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基于受理和审查水土保持方案、组织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及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等工作需要,综合运用GPS、移动开发技术、互联网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开发出了满足房山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业务的监督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上报审批与管理、为现场监督执法提供项目定位、搜索查询、区划查询、路线规划、面积量算及分析业务对象在流域空间的分布特征,同时提供"流域、行政"2个方向的综合查询以及统计等功能。该系统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水土流失监测、生态治理和水土保持现场检查于一体,不仅满足了水土保持监督日常管理工作需要,而且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预测预报、建设管理、示范推广及决策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顺应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提高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意识和管理能力。文章通过介绍水土保持全过程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对项目建设各阶段进行划分,最终梳理了项目建设各阶段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建立了水土保持全过程管理体系,有助于建设单位更好的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确保"三同时"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1961—2012年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黄土高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干旱的变化规律,以该区为研究对象,获取研究区及其周边72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以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作为干旱指标,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近52年黄土高原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不同等级干旱发生次数年内变化显著,轻度干旱发生次数在春、夏季相对较多;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发生次数年内变化趋势相似,均易发生在冬季;特大干旱发生次数多集中在春季。(2)近52年来不同类型区干旱变化亦显著,各分区干旱发生次数整体均呈上升趋势,2001—2012年各分区干旱发生次数最多。(3)黄土高原干旱发生总次数和春季干旱发生次数整体均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趋势,夏季干旱多发生在黄土高原北部边界处,秋季干旱发生次数较多的有黄土高原西北部丘陵沟壑区、陕甘宁河流阶地及高原沟壑区的北部和汾河平原及晋陕丘陵沟壑区,冬季干旱整体呈面状分布。(4)轻度和中度干旱发生次数大体相似,均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趋势,严重干旱多发生在黄土高原北部边界处,特大干旱多发生在黄土高原西北部丘陵沟壑区。研究成果对制定黄土高原防灾减灾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黄河治理开发重大实践的需求出发,回顾了我国关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深化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重大需求,就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研究方向与内容提出建议,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重力侵蚀规律、不同治理措施配置下坡面-沟道系统侵蚀产沙耦合关系及泥沙输移规律、植被措施作用下的水文效应和产流机制、土壤侵蚀产沙发生发展过程尺度转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拟理论与技术等;研究途径包括建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试验观测体系、运用土壤侵蚀模型模拟与反演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Digital Yellow River Mode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il erosion is one of the key concerns in land use management for the Loess Plateau of the Yellow River, where serious soil loss is the root cause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of the basin. In this paper, a physically-based, distributed-parameter, and continuous erosion prediction model at the river basin scale was developed with the aim of assisting in developing better land use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 framework, the major supporting techniques, and the typical erosion processes are described.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 sediment yield and transport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 divided into three sub-processes, including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on hillslopes, gravitational erosion in gullies, and hyperconcentrated flow routing in channels. For each sub-process, a physically-based simul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embedded into the whole model system. The model system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in several typical years in the coarse sediment source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simulated results were in reasonabl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相似文献   

14.
分析阐述了传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问题,结合黄土高原流域管理的成功实践,介绍了提高流域管理成效的综合流域管理,可持续替代生计、参与式、部门协作几个新的流域管理理念及其在实践中如何应用,以期推动这些理念能在流域管理实践中运用,提升流域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15.
汪习军 《中国水利》2005,(12):14-16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已顺利完成了两期项目的建设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工作人员依托外资项目,打造全新的水土保持管理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了适合水土保持外资项目系统的管理模式,如财务管理中的报账制、对项目实施情况的及时监测评价等.世行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整个水土保持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世行项目进行系统、有序、规范的管理,建立适用于世行项目管理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保障管理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针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利用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可视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建立了一套项目综合治理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项目监测数据管理、小流域综合信息管理、典型流域三维可视化管理、统计分析等.  相似文献   

17.
刘晓燕 《水利学报》2023,54(1):24-33
在黄河来沙锐减背景下,厘清现状黄土高原在不同降雨情景的年均产沙量,对客观认识黄河未来水沙情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过去60年黄土高原汛期径流及含沙量变化特点,认为该区2010年以来的下垫面可作为现状产沙情势评价的代表下垫面。采用理论推算和实际产沙能力分析等两种方法,计算了黄土高原现状下垫面在4种降雨情景下的年均产沙量。结果表明,如果汛期降雨较1956—2019年均值偏丰0~17.3%,2010—2019年下垫面的年均产沙量为3.9亿t/a~5亿t/a;若基于2018年以来的下垫面,其年均产沙量为3.6亿t/a~4.5亿t/a;受坝库工程拦截影响,可输送至潼关断面的沙量更少。分析了黄土高原植被和梯田的发展趋势,并考虑流域产沙指数与植被梯田覆盖状况的响应规律,认为该区产沙能力进一步降低的潜力很小。事实上,由于年降雨量450 mm以下地区的新生植被抵御恶劣气候和人类干扰的能力较低,黄土高原产沙量存在反弹至5亿t/a~8亿t/a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治黄方略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的淤地坝建设虽已有久远的历史,但作为一种完整水土保持思想的坝系农业却是很新的事,其理论还仅仅处于形成的最初期。坝系农业的关键在于均衡坝系的实现,而这又要依赖于流域综合治理开展。应该说,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为中心的更完整水土保持体系的建立方是真正的治黄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