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乙醇脱水吸附剂吸附-脱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乙醇脱水吸附剂对水和乙醇的气相吸附性能.在φ50 mm×700 mm的吸附柱中测定了乙醇脱水吸附剂吸附乙醇溶液中水的穿透曲线,考察了进料流速、进料浓度和床层高度对吸附穿透曲线的影响.采用热空气对吸附剂进行再生,测定了再生后吸附剂的穿透曲线,找出了最佳再生条件.用环境扫描电镜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对吸附剂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剂对水的吸附比乙醇强烈地多,可以选择性吸附水分,达到脱水目的.吸附剂吸水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0%,再生后的吸附剂对水仍有很好的吸附能力,体现了该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玉米粉吸附乙醇蒸气中的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粉能从乙醇蒸气中选择性地吸附水分,得到无水乙醇,并可在90~120℃的空气中再生,反覆循环使用,性能稳定。吸附穿透时间和床层高度关系符合Bohart Adams公式。 相似文献
4.
浅谈从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乙醇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明了用生物质制体燃料乙醇的原因,提倡用清液发酵酒精,并采用耐高温酒精活性干酵母作为菌株,在酒精的提纯中采用盐溶精馏法,用无水硫酸钙进行酒精的气相脱水的办法和用株物作吸附剂的办法制取乙醇。 相似文献
5.
伴随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的应用逐渐普及化,乙醇燃料的脱水提纯处理工艺已成为清洁燃料应用的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在对乙醇燃料脱水工艺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对燃料乙醇脱水主要工艺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7.
低碳醇脱水是低碳醇分离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用于低碳混合醇脱水的分子筛的热空气再生工艺及其残留醇的回收进行了阐述,给出了该分子筛经过数次热空气再生后,其吸水性能的劣化情况,并对热空气再生工艺所需的能耗进行了估算。本文结果为低碳混合醇等醇类的分子筛脱水的工艺计算和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在最近的几十年中,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生物质燃料乙醇(BFE)因为其所具有的可循环无污染的优点,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生物燃料乙醇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着乙醇脱水工艺能量消耗过大的问题。因此优化乙醇脱水过程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吸附法分离乙醇和水工艺中使用的吸附剂,指出了生物质吸附剂在燃料乙醇中优于其它吸附剂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生物质吸附剂的研究成果及对其的改性研究。分析表明改性后吸附剂不但拥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还可以在吸附操作结束后重新作为发酵制乙醇的原料,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后展望了生物质吸附剂在制备燃料乙醇工艺中的发展趋势,即获得更优秀的脱水效果与更完善的循环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10.
11.
提出了同时糖化发酵预处理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在发酵过程中,乙醇浓度、玉米秸秆固形物含量与发酵时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国内外燃料乙醇生产和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国内外燃料乙醇的生产和应用情况。美国和巴西的燃料乙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69%,其中美国约占33%,2006年美国的使用量为1514万t;巴西约占36%,巴西的产量为1265万t。同时,还简介了欧盟、加拿大、日本、印度和泰国的燃料乙醇的应用情况。2006年我国燃料乙醇的使用量约110万t,截至2006年底,我国燃料乙醇的总产能达163万t/a。按不同的原料介绍了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即玉米、木薯、糖蜜、甜高粱和秸秆等。最后对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燃料乙醇以其可再生特点、可替代石油和具备环保功能的特点被选为优良的替代能源,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大规模成套生产工艺;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现代发酵技术和发酵水溶液的脱水是现代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的重要内容,成为生物能源产业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