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在高寒区域进行高速公路建设时除了需要考虑高速公路建设沿线复杂的自然、地质环境外,还需要对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予以充分的考虑。高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予以修复,严重的甚至在高速公路沿线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态灾难。做好高寒生态脆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在综合考虑高寒生态脆弱区的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和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理论研究和详细的实践,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指导高寒生态脆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避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口贫困问题集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脆弱贫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未来一段时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开展研究,论证了实现生态资产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同时增长的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路线图。对照"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绿色现代化"的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目标,阐述了中长期(当前—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任务。研究表明,到2020年,西部地区基本消除相对贫困,使生态资产触底达到拐点,启动恢复性增长;到2035年,西部地区整体消除相对贫困,彻底修复受损自然生态环境,实现整体生态恢复;到2050年,西部地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绿色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修复织就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绿网,使神州大地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据最新报道,10多年来,国家在三江源地区投入100余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境内草地、林地长势趋好,植被盖度稳步增长。这一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美丽圣地正在逐步恢复昔日的瑰丽。如今,像三江源一样的众多生态修复工程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重要之举。重建完整生态系统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20世纪70年代,污染生态学领域提出了对受污染环境进行生态过程控制的思路,形成了初步的生态修复概念。"生态修复指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的过程。"生态环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模式与提升策略,对发挥带动和示范效应、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案例,系统梳理了生态空间格局、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制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提炼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在深入分析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挑战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发展目标与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本参照。研究建议,提升国土空间保护修复水平,推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天蓝地绿水清,使环境得到持续改善,营造美丽宜居与生态文明新风尚,以此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是水利水电工作者致力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西藏雪卡水电站的施工经验,总结了高海拔地区在高寒缺氧条件下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特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三期)"综合成果,文章评估了2017年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状况及动态变化,以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为重点,选择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生态脆弱区及京津冀区域,围绕大城市群环境一体化综合整治、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资产协同增长以及先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问题,总结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突出问题,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为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结合了内蒙古已经建成的赤通鲁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建设当中的内蒙古省道208线的一级公路并有效地结合草原的脆弱环境,针对公路建设、以及其发展后期的运营中有可能会产生的大草原的环境破坏的因素展开分析,最后总结出有效的具体措施进行防范。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于草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的分析,得出了如果想要保证在公路施工阶段尽可能地减少环境污染及其对生态草原的破坏,那么就要早可能的范围内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蒙恩 《硅谷》2012,(19):29-29,9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我国水电资源开发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形成一个开发高潮,全国各条水系上在建及建成的水电站数以万计,同时关于水电建设破坏生态环境的论调也不时见诸报端,其中由于修建电站导致下游河道干涸,水环境恶化是水电建设的主要诟病之一,以参与建设的贵州牛都水电站为例,对水电站生态流量以及在其再利用方面进行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深入,将西部发展战略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发展最为基础的建设显然是工作重点。高海拔地区因其低温、高热等因素,成为公路建设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高海拔地区的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提出高海拔地区施工难度,提出了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为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千山区土壤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主要是由于开矿、采石、开荒、放牧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通过封山停止人为干扰与破坏,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来恢复植被,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演化的措施。千山区水、热条件好,光照条件充足,水土流失程度轻,人口密度适宜,有利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通过对生态修复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千山区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包括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能设施和开发新能源、舍饲圈养和生态移民。  相似文献   

11.
晋陕蒙宁甘地区是我国的能源"金三角"。该地区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占我国的三分之二左右,已成为我国煤炭开发的主战场,但该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的3.9%。针对该地区煤炭现代开采与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矛盾,以神东矿区现代煤炭开采为工程依托,创新研究方法,揭示了该地区现代开采水资源的运移规律和地表生态"自修复"规律,首次开发了煤矿分布式地下水库技术和应用"自修复"规律的地表生态主动性减损及修复技术,建立了示范工程,为煤炭开采水资源和地表生态保护探索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态威胁是全球三大威胁之一,而生态修复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项目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景观镶嵌结构”、“植物镶嵌体系”等相关理论,将空间的异质性镶嵌引入生态层面,提出“生态镶嵌”这一生态修复的新模式。通过空间格局镶嵌、生物多样性镶嵌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生态修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绿脉”理想模型,且以宁波等城市为例对“生态绿脉”理想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该模式在实现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经济生态相互耦合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草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中具有战略性地位。草原生态修复是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草原生态修复进行监测评价,能够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良性循环。然而,草原生态修复监测评价缺乏统一的规范,急需标准进行支撑。本文对草原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指标分类标准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分析草原生态修复监测评价现状和标准化现状,然后提出草原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指标分类标准的核心技术内容,为研制草原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指标分类标准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低温、低气压、冻融循环、生态脆弱等特点,导致现有的开采理论与技术不能满足矿产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的问题,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爆破技术开展了大量文献调研,总结出高寒高海拔地区爆破施工难点主要分为:高原、冻土、生态环境三方面的问题。针对“高原”问题,提出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成品炸药添加防冻剂、粒状硝酸铵添加防结块剂等方法保证炸药性能;导爆管雷管进行泄压处理提高其传爆可靠性等措施来解决。针对“冻土”问题,采用深孔药壶爆破,并调整装药结构、施工组织等方法来改善冻土爆破效果;采用超钻、清淤、护孔等方式解决钻孔难的问题。针对“生态环境”问题,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为原则,尽量避免爆破开挖对施工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冻土的热融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对导爆管雷管、电子雷管、现场混装炸药技术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导爆管雷管的缓慢泄压可有效降低盲炮的产生;电子雷管的施工效率较导爆管雷管提升3倍左右,且其可进行网路检测,可保障准爆率;现场混装炸药技术有降低现场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扩大爆破规模、改善爆破效果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生态破坏的困扰,这种破坏严重者达到了难以修复的程度,违背了水利工程长期发展的原则。因此,为了促使我国的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时采取生态施工的方式,增强施工管理力度,保护施工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本文剖析了当今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并探讨了相应的生态工程原则以及水利保护和生态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山体边坡的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过程,本文结合山体边坡的生态修复特点,剖析目前山体生态修复中的不足,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山体边坡生态恢复的设计方法以及要遵循的原则,重点提出山体修复的植物选择。  相似文献   

17.
藏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特色畜牧业基地,而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其生态和生产功能,给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藏北高原生态治理与畜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藏北高寒草地生态与生产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藏北高原草地生态治理与畜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体系。研究表明,通过草地生态恢复、优化放牧管理方式、人工牧草种植、低海拔农区种草高海拔牧区养畜的"低草高牧"模式、冬季半舍饲养殖等一系列措施,能够推进高寒草地生态功能提升、促进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保护中发展"与"发展中保护"。相关研究将为治边稳藏、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增加牧民收入提供战略引导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代君 《中国科技博览》2012,(11):231-231
内陆河流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生态脆弱区,实施该地区生态保护与补偿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内陆河流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给内陆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从建立和完善内陆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建议及相应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9.
林森 《硅谷》2014,(22):192-192
水电站除发电外,还具有防洪、灌溉、渔业、旅游及生态改善等综合效益,是我国近期重点开发的能源项目。大型水电站通常建设在深山峡谷中,具有建设环境恶劣、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而施工供电作为水电站建设期间的基础保障,在整个建设期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大型水电站施工供电管理水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河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起源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人类对河流的过度使用以及随意将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中,造成河流的生态破坏和污染,降低了河流的使用价值,使河流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近年来,河流治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生态修复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治理方法,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章重点介绍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机理和技术方法,并对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