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库茨内特斯克的塔什塔戈尔矿的矿房回采法有一定缺点,主要是矿块分期回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这样矿块的生产率低(15000~18000吨/月),矿块准备的劳动费用高,采准比为4.6米/1000吨,费用为0.7卢布/吨。因此,这个矿山改用一种振动连续放矿的分段回采法。这个方法的矿体中段高40~80米,各中段的盘区宽20~27米,长为矿体厚度。在盘区之间不留矿柱,矿石回采在一连续工作面沿走向进行。各中段开凿两条脉外运输巷道,约隔  相似文献   

2.
我矿是一个生产了20多年的矿山,开采深度已下降了400余米。上部用空场法回采的几个大矿体围岩已崩落至地表,形成厚达150米的覆盖层。因此,有利于对深部矿体采用崩落法开采。目前国内采用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多为单分段崩矿,一般放矿高度为15~17米,因而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准工作量大,达50~60(米~3/千吨); 2.进路矿量少,爆破一次仅能出矿千吨左右,爆破次数频繁,降低了回采强度与矿块生产能力; 3.贫化率高,一般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3.
所开采矿床的特点是:岩石应力状态和矿体埋藏要素多变,各级构造引起岩体高度破碎。用事后充填采空区和从分段巷道深孔落矿的矿房法进行开采。落矿损失率为6%,贫化率大约为25%。矿块构成要素:高60米,长40~60米,宽3~10米,分段高10~15米。用-1M和-2铲运机端部出矿。制备1立方米胶结充填料用水泥  相似文献   

4.
采矿方法与通风布置澳大利亚贱金属矿山采用的两种主要采矿方法是分段空场法(采后充填)和分层充填法。凿岩与出矿机械化程度高,工班回采效率超过50吨。分段空场法各分段回采的矿石经中段拉底巷道出矿。出矿口与矿石溜井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超过120米,一般采用柴油铲运机出矿。根据矿体的厚度,在分段底部掘1~2条凿岩平巷。矿体厚度超过100米时,要留顶柱,并在该顶柱下面分两个分段采场。  相似文献   

5.
在别洛乌索夫斯克矿,急倾斜矿脉上、下部尖灭高度为140~160米,厚度为2~10米,以两步骤回采。矿房储量占矿块总储量的60%,阶段矿柱占20~22%,矿块矿柱占18~20%。矿房以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分段采矿法和留矿采矿法回采;矿柱用分段崩落采矿法回采。  相似文献   

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生产安全、开采强度大、效率高、回采工艺简单,在地下开采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损失贫化大的问题限制了该方法在贵重金属矿山的应用,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总结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60 a的发展历程,并从放矿理论、采场结构参数、放矿方式和巷道布置形式、覆盖层块度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控制损失与贫化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仍存在的研究问题为:放矿理论中仅考虑散体的流动特性,爆破块度、放矿口尺寸、边孔角、铲装深度等因素未在放矿理论中综合考虑,从而造成依据放出体形态确定的采场结构参数并非最优值;实际生产中并未严格按照低贫化放矿方式作业,回采巷道布置形式不能完全适应矿体产状变化,部分矿山覆盖层形成方法不利于损失贫化控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控制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的研究方向和措施,对于矿山进一步控制损失贫化指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回采顺序对矿石的损失贫化有很大影响。大红山铁矿井下受到露天压矿的影响,以70°为压矿界限,必须先回收可采矿体,待解除露天压矿之后再回收被压矿体。目前所研究的损失贫化大多是基于上分段采完再采下分段的情况,对这种先采矿体一侧再采另一侧形成的高落差引起矿石的损失贫化研究甚少。使用实验室物理放矿模拟对上述分期出矿和正常回采顺序出矿的损失贫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分期出矿回贫差指标低于正常出矿7.1个百分点。分析发现正常出矿的矿岩接触面是连续的,而分期出矿被截断成2个不同标高的“V”形接触带,使废石混入面增多,导致贫化率比正常出矿高。研究还发现随着放矿落差的增大,回贫差在缓慢减小。最后建议矿山尽可能地降低放矿之间的落差,或者采用低贫化放矿的方式进行出矿,以保留70°矿岩接触带来控制损失贫化。  相似文献   

8.
Tsyg.  M.  杨培章 《矿业工程》1989,(2):55-63
下向分层充填法,采用这种采矿法开采时,矿床分为宽40m 和长60m 的矿块。矿块高取为矿床厚度。上部、下部盘区平巷用联络道和天井联通。在分层中央和矿块两翼掘进切割巷道而开始回采。从侧翼分层巷道以尽头进路向中央分层巷道推进而回收矿石。第一步骤进路回采时,在进路间留下相同宽  相似文献   

9.
矿块崩落法开采丰山铜矿难采矿体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育 《矿冶》1999,8(1):1-4
丰山铜矿南缘矿带11#勘探线以东矿体、矿岩特别风化破碎,原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零米中段以上矿石回采率仅10%~20%,-10m和-20m分段回采前采准切割巷道严重垮塌,矿石回收率几乎为零。采用长沙矿山研究院试验研究的矿块崩落法开采,使濒临报损的矿产资源得到回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顺序对放矿效果的影响,建立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多分段相似性物理试验模型,对比研究了单回采进路放矿和双回采进路放矿对贫化率和无贫出矿效果的影响;同时建立离散元数值模拟单分段模型,对比出矿效果。研究发现:回采过程中,单进路回采方式矿石相比双进路回采方式提前出现矿石贫化现象;上一分段脊部残留矿石整体均呈现为三角形,两种方式回采脊部残留矿石无明显差异;采用单回采进路出矿方式或双回采进路出矿方式的矿石贫化率及纯矿石回采量总体变化情况一致,但双回采进路出矿方式贫化率及纯矿回采量在物理试验中效果优于单回采进路出矿,单进路回采出矿量约为双进路出矿量的92.83%。进一步研究表明:双进路回采方式纯矿石回采量多,矿岩接触面曲线下降变化慢,矿岩接触面形变晚,且损失率小于单进路出矿,能够有效增加出矿量。  相似文献   

11.
新爆破系统的提出直到1983年,枥洞矿的采矿方法主要是分段回采法和矿块崩落法。但由于大型矿床矿量的减少,小矿床的比重增大,采矿方法是用回采率高、贫化率低的机械化分层充填法,其产量为全年出矿量的70%。提高分层充填法的效率措施是:分层开采高度为4米,引进3台臂式凿岩台车及采用大型铲运机(铲斗容量6.5米~3)。在大断面巷道分层充填工作面,顶板高度为5米。装药则以专  相似文献   

12.
放矿工作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核心工作,其直接决定着最终的矿石回采率及贫化率指标。以河南祁雨沟金矿为工程实例,针对生产中存在的进路布置及出矿量问题,通过单体试验揭示其放矿椭球体形态,同时开展立体放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进路上下交错布置的回采及贫化综合指标显著优于进路上下对齐布置的指标;同时,出矿量为爆破量100%的回采及贫化指标优于出矿量115%的指标。据此指导矿山生产,在325m以下各分段将上下分段进路呈交错布置,同时严格放矿管理,控制超量出矿。  相似文献   

1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生产安全性高、开采强度大效率高、回采工艺简单,在地下开采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损失贫化大的问题限制了该方法在贵重金属矿山的应用。介绍了目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法损失贫化控制中采场结构、回采巷道参数布置、边界矿量回采、覆盖层结构与放矿生产管理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控制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指标的方向,对矿山进一步控制损失贫化指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铜矿床属乌拉尔喷发凝灰板岩带,由块状硫化矿和浸染矿组成,矿石含硫25~40%。破碎状态的矿石具有急剧氧化倾向,是造成矿山内因火灾的主要原因。巷道防火支架和高效率设备的应用为采用防火开采工艺提供了条件。在盖依斯克矿采用了胶结充填阶段矿房法(图1)。矿房尺寸为:长30~50米;宽15~20米;高60~80米。矿房回采时间为8~9个月,矿石损  相似文献   

15.
使用自行设备是地下开采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采矿法结构简单、专业化劳动组织和多工作面作业的条件下,自行设备的使用可达到最大的效果。端部放矿的分段崩落采矿法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其凿岩巷道和出矿巷道合并为一,无阶段间矿柱和房间矿柱,并消除了放矿漏斗。回采工作线的发  相似文献   

16.
1983~1986年间,在西伯利亚科学生产联合公司阿巴坎矿对使用-8型柴油铲运机出矿的端部放矿分段崩落法开采工艺进行了工业试验,参加的单位有全苏冶金工业生产联合公司、东方采矿科学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科学研究所。试验采区矿体为细粒和中等粒度斑点结构的磁铁矿,矿石有微裂缝,稳定性好,普氏硬度系数f=10~14。矿体厚15~120米,品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顶板与采煤工艺下回采巷道超前矿压规律,以淮北袁店一矿824工作面回采巷道为工程实例,运用FLAC3D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分析了巷道为粉砂岩顶板和泥岩顶板时工作面分别采用综采和综放工艺后回采巷道超前矿压规律。研究表明:泥岩-综放段的剧烈影响范围为0~26 m,粉砂岩-综采段的剧烈影响范围为0~22 m;泥岩-综放段较粉砂岩-综采段的两项矿压显现指标巷帮深部位移量和顶板离层量分别增加了20、15 mm,同时,考虑泥岩-综放段矿压显现强烈的影响,提出了二次超前锚固补强支护措施,运用现场实测比较了原支护和补强支护的锚索受力,结果表明补强支护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全苏有色金属矿冶科学研究所和赫鲁斯塔里涅斯基采选公司合作,试验和使用了井下回采坚硬矿石的连续回采工艺。该工艺是以深孔落矿、用全苏有色金属矿冶科学研究所设计的КВВ-2和КВВ-3型配套振动机械放矿为基础。在中央矿7号矿体的几个矿块已用连续工艺采完。矿体上部贫矿带厚达60米,下部“矿化带”的厚度变化在2~15米之间。矿体倾角从45°到90°。矿体边界根据巷道中的地质取样资料、钻探岩心和深孔凿岩时的岩粉来确定。矿石是非常致密的、中粒结构的石英砂岩,中间夹有许多无规律的薄(1~3厘米)石英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现行截止品位放矿的缺点,提出了低贫化放矿管理方法。与前者相比,该方法的特点是以一个回采区域为统计目标,上部回采时有意识的预留矿石,最后在最低水平集中出矿,从而减少矿石贫化过程。该方法在确保总回收率不降低的条件下,可以显著减少矿石的贫化率。以某金矿为例,拟定了8种低贫化放矿方案,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以回贫差作为优劣指标,对各方案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了上面两个分段采用20%的矿石贫化率放矿,底下分段采用0.5 g/t的截止品位出矿时,回采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20.
以金川龙首矿西二区上部中段由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转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为例,研究了限制性空间内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各分段的矿石回采和回收特点,构建了一种以分段为放矿控制单元的组合式放矿方案:第一、二分段采用总量控制方式出矿以确保顶板安全冒落形成覆盖层;第三分段采用低贫化方式出矿以避免无效贫化,实现矿石的高质量回收;第四分段采用正常回采进路低贫化放矿+辅助回收进路截止品位放矿以实现矿石的充分、有效回收。设计并开展了3种不同放矿方案的物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组合式放矿方案在限制性空间实现崩落法安全高效开采和损失贫化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使矿山整体开采经济效益处于较优水平,为后期工程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