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微波辅助法,从薯莨块茎中提取色素,以蒸馏水作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分别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以及料液比对薯莨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蒸馏水为提取剂,微波功率250 W、时间6 min、料液比1:25时,薯莨色素提取率可达85.7%。  相似文献   

2.
薯莨色素的提取以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云  王玉杰  陈国强 《染整技术》2010,32(3):36-38,55
本文对从薯莨中提取薯莨色素的方法进行了优选,得到了提取的最佳工艺:70%丙酮溶液为提取剂,溶质和溶剂比1:5,60℃水浴中浸提3h。并且对提取的薯莨色素的pH、光照、温度和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薯莨色素较长时间的光照对其稳定性有影响,适宜避光保存;在70℃以下、酸碱为中性的条件下性质稳定;Fe^2+和Zn^2+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但是Ti^4+对其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薯莨色素,得出最佳提取工艺:用60%的乙醇在超声波功率为120 W、温度为60℃、料液比为1:30下处理薯莨粉末50 min.所得的薯莨色素在酸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性质稳定,在70℃以下较为稳定,Fe2+和Zn2+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Ti4+对其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从薯莨中提取薯莨色素的方法进行了优选,得到了提取的最佳工艺:70%丙酮溶液为提取剂,溶质和溶剂比1:5,60℃水浴中浸提3h。并且对提取的薯莨色素的pH、光照、温度和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薯莨色素较长时间的光照对其稳定性有影响,适宜避光保存;在70℃以下、酸碱为中性的条件下性质稳定;Fe^2+和Zn^2+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但是Ti^4+对其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黑豆皮是黑豆加工生产中的副产品,含有多种功能成分,色素是其中的重要功能成分之一,在食品、医药、饮料和化妆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黑豆皮色素提取工艺及功能活性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研究方向,为黑豆皮的合理开发及黑豆皮色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综述近年来中国紫薯色素提取工艺及其功能活性,展望该色素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一串红色素的树脂法提取工艺,通过7种树脂对一串红色素的吸附及不同洗脱剂对一串红色素解吸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D101-A树脂对一串红色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用70%乙醇为洗脱剂进行洗脱得到的产品质量好,且树脂重复使用21次后吸附率仅降低2.35%。  相似文献   

8.
杨梅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杨梅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考察了提取温度、时间、物料比等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浸取条件,使用40%的乙醇水溶液浸取杨梅渣,浸取时间为40min,浸取温度为50℃,pH为3,物料比为1∶5。在此条件下,色素提取率达到90.53%。若使用微波辐射法,最佳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300w,微波辐射时间75s,物料比为1∶4,在此条件下色素提取率达到95.14%。   相似文献   

9.
姜黄提取姜黄色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以姜黄为原料提取姜黄色素的工艺,对提取温度、时间、溶剂的浓度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及姜黄色素对光和热的稳定性方面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常规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对千日红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常规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为浸提剂,按每克干燥花瓣加浸提剂80mL的比例投料,在温度40℃下,浸提时间为4h.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为浸提剂,按每克干燥花瓣加浸提剂80mL的比例投料,于超声波清洗器浸提50min.与常规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千日红色素的每次提取时间由4h减小为50min.  相似文献   

11.
黄姜中黄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璇  李稳宏  李新生  崔易  韩枫  李冬 《食品科学》2006,27(10):337-340
报道了以有机溶剂浸提法从黄姜中提取黄色素工艺研究,重点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系统地探讨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黄色素提取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工艺参数。粗提物通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精制,色价高于16,收率为1.42%。  相似文献   

12.
对油菜花黄色素的稳定性和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花黄色素水溶性较好,色素溶液对光、热比较稳定;在酸碱、金属离子、氧化剂、蔗糖等添加剂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含氧酸根阴离子、还原剂、VC、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添加剂中稳定性较差.抑菌活性实验表明,油菜花黄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固相微萃取法对薯莨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分析,鉴定出54种挥发性成分,利用TIC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香味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4.
胡元庆  王建荟  李凤霞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23):182-188,202
优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微波辅助法提取工艺,并对色素的功能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火龙果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了真空干燥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50 (g/mL)、乙醇浓度20%、微波功率440 W、微波处理时间60 s的条件下,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效果最佳,色素得率为1.074%;2~10 mg/mL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DPPH·均具有清除作用,其中对O2-·的清除效果最好,比VC的清除效果略低;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为2.5 mg/mL,抑制效果最好,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志贺氏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本研究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工艺条件,所得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对常见食源性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用乙醇法和超声波法从板栗壳中提取色素,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研究板栗壳中色素的抑菌性及其应用。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超声波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的较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波功率200W、作用时间8min。板栗壳色素对枯草芽胞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和青霉具有抑制作用对苹果汁有一定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6.
山药粗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鲜山药中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料液比是影响山药粗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较优的工艺为料液比1 g:9 mL,温度50 ℃,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75%,在此工艺条件下,鲜山药粗多糖得率为0.2449%(以鲜山药质量计).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薯莨色素提取液的成分,利用凝胶过滤柱色谱法对薯莨水溶提取组分初步分离得到2类组分:乳白色物质和深棕色色素物质。应用诊断试剂、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分离所得的乳白色物质和色素物质进行定性,并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发现:纯水提取的薯莨色素主要是缩合单宁四聚体以下的多聚体;乳白色物质主要是多糖类物质,含有果胶和淀粉,不含蛋白质。采用香草醛-盐酸法和苯酚-硫酸法对提取物中的缩合单宁和乳白色物质中多糖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二者在薯莨提取物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7%和10.2%。  相似文献   

18.
樟树果实红色素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樟树果实中提取红色素,检测该色素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樟树果实红色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4.0mg/mL、1.0mg/mL和3.0mg/mL;该色素经酸、碱、热处理后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0.1mol/L的Zn2+及0.1mg/mL的淀粉、葡萄糖对该色素的抑菌活性影响较小,0.1mol/mL的Cu2+、Fe3+、Ca2+、Na+等均具增效作用。食品防腐实验表明,该色素有较好的食品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实验中备选的漫提剂中选取4%的柠檬酸作为茄子皮红色素提取的溶剂,于53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60℃为浸提温度;以物料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为自变量,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物料粒度70目,料液比1∶33.47(g/mL),浸提时间2.38h,此条件下茄子皮红色素吸光度的预测值为0.687,验证试验吸光度为0.681.茄子皮红色素对酸(pH<3)稳定;高温、氧化剂和还原剂存在时,色素易褪色;低浓度的一般食品添加剂对色素影响很小,高浓度的苯甲酸钠和蔗糖对色素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紫参薯中含有大量的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紫参薯块茎中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表明,最佳提取条件:50%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h,提取料液比1∶15.实验将提取环境确定为pH2.0,减少了花色苷的降解,同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