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与正常C57BL/6J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和降糖药物吡格列酮对KKAy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阐明宿主基因型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吡格列酮、肠道菌群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研究和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KKAy小鼠分为药物组和模型对照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定期收集小鼠粪便样品,提取其中微生物的总DNA,PCR扩增16S rDNA V3区,用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离扩增片段,结合DGGE图谱的数字化分析和特异条带克隆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 KKAy小鼠与C57BL/6J小鼠的DGGE图谱有明显差异,正常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保持稳定,而模型对照组和药物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药物组下降趋势略大于模型对照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喂药前KKAy小鼠(包括模型对照组和药物组)和C57BL/6J小鼠沿PC1方向分别聚为2类,随着实验的延续,药物组逐渐靠近正常对照组,并且喂药70 d后沿PC1方向,药物组与正常对照组聚在一起,而模型对照组另聚一类.结论 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宿主的基因型有明显的相关性;吡格列酮抑制某些细菌生长,降低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同时能够改善肠道中主要微生物的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紫贻贝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对小鼠体内Cd~(2+)的拮抗及排除功效。方法采用0.5 mg/L CdCl_2饲喂小鼠,建立Cd~(2+)染毒小鼠模型;设立正常对照、CdCl_2模型、MT(50、75、100 mg/(kg·d))和依地酸二钠钙(75 mg/(kg·d))组,连续给药3 d、停止4 d,持续30 d后,分析小鼠生理指标、Cd~(2+)含量、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组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小鼠体重、肝脏和脾脏重量及其系数显著降低(P0.05),依地酸二钠钙和较高剂量MT给药,表现出显著改善小鼠生理指标作用。模型小鼠全血、肝脏及骨中Cd~(2+)含量显著增加(P0.05),依地酸二钠和MT给药对体内Cd~(2+)排除显著(P0.05)。相比正常组和模型组,MT对小鼠体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与正常组相比,Cd~(2+)染毒显著影响小鼠肠道正常菌群关系,造成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减少;而MT对染毒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均具有一定恢复作用。结论 MT具有拮抗Cd~(2+)体内富集及排出功效,其机制可能通过修复Cd~(2+)氧化损伤、减少过氧化产物水平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3.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高糖饮食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高糖饮食和普通饲料喂养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C57BL/6J小鼠,经适应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糖组,于第5周末,对小鼠粪便菌群16S r RNA的V1-V3区进行扩增,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其基因序列,与silva数据库中微生物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类。结果研究发现:尽管差异性不显著,高糖饮食组小鼠体重和血糖值较正常饮食小鼠有明显升高;正常饮食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高于高糖饮食的小鼠;高糖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Firmicutes(厚壁菌门),较正常组显著升高;高糖组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在属的水平上,正常组和高糖组粪便菌群中含量最高的是Allobaculum,其含量无显著差异;而两组在Lactobacillus和S24-7_norank的含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饮食类型对肠道菌群有着显著的影响,因而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4.
考察壳寡糖-Zn2+配合物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D-半乳糖注射法制备氧化衰老模型小鼠,设立空白、模型对照、阳性对照(VC)、壳寡糖、ZnSO4、壳寡糖+ZnSO4和壳寡糖-Zn2+配合物组,持续给药30 d后,取小鼠盲肠部分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发现,各样本有效序列范围为31727~36486条、OTU个数范围为255~376,其中空白组OTU数较低、壳寡糖及其配合物组OTU数量较高。在门水平,D-半乳糖显著影响(p<0.05)空白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丰度及相互关系,壳寡糖和壳寡糖-Zn2+配合物对模型小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具有一定恢复作用。在科水平,相比于正常组,模型组Bacteroidales_S24-7_group丰度大幅增加,而壳寡糖-Zn2+配合物给药后Bacteroidales_S24-7_group丰度值显著降低(p<0.05),同时其对消化球菌科、内瘤胃菌科及毛螺菌科丰度也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壳寡糖-Zn2+配合物提高了样本Ace、Chao和Shannon指数,同时降低了Simpson指数。聚类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发现,壳寡糖-Zn2+配合物与VC给药组相比,肠道微生物相似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能使肠道菌群比例和分布更加接近于空白组样本。D-半乳糖诱导显著影响小鼠内肠道菌群的丰度及结构组成,而壳寡糖-Zn2+配合物对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具有一定逆向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果桑茶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利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收集不同组别小鼠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其菌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的产生会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其中模型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最低,其部分有益菌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相对丰度升高。与之相比,果桑茶茶粉剂量组(GDm组)和果桑茶水提物剂量组(GDh组)显著增加了Muribaculaceaeunclassified、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等有益菌群的丰度,丰富了菌群多样性,其中GDm组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最接近,调节效果最为显著。该研究证明了果桑茶能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促进肠道菌群良性发展,为果桑降糖保健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香蕉抗性淀粉对高脂饮食菌群人源化小鼠(HFA)肠道菌群的调控效果。将30只肠道菌群人源化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分别饲喂普通饮食、高脂饮食和高脂饮食+抗性淀粉。提取第0周和第8周新鲜粪便DNA,比较用16S r DNAV6-V8区段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以PCR-DGGE技术手段检测抗性淀粉组、高脂饮食组和普通饮食组肠道菌群差异。第0周,三组小鼠菌群总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和粪便供者之间菌群相似性为36%;三组小鼠肠道菌群相似性达到60-93%,PCA分析显示三组小鼠的数据点都聚在一起,说明在干预前无明显差异,适用于分析抗性淀粉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膳食干涉第8周后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数值,抗性淀粉组都极显著低于高脂组和普通饲料组(p0.01),PCA分析也显示三组小鼠肠道菌群各组的数据点都分布在不同区域,说明抗性淀粉对高脂饮食HFA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文探究毛菊苣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db/db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该研究以m/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CON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组)、二甲双胍组(MET组)、毛菊苣醇提物低剂量组(CGL组)、毛菊苣醇提物高剂量组(CGH组)。灌胃给药8周,对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进行分析,对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探究毛菊苣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毛菊苣醇提物高剂量组可调节db/db小鼠体质量及血糖,显著降低db/db小鼠TC、TG水平(P<0.05);测序结果显示CON组、MOD组、CGH组三组小鼠肠道菌群情况存在差异,毛菊苣醇提物给药可改善db/db 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上调db/db小鼠肠道菌群中有益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Romboutsia、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菌群相对丰度。研究证明了毛菊苣醇提物给药能调节db/db小鼠肠道菌群,通过提高有益菌相对丰度调节糖脂代谢,可为新疆地产毛菊苣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菌群人源化(human flora-associated,HFA)小鼠为研究模型,探讨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G)与沙蒿胶多糖(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polysaccharide,ASP)对HFA小鼠生理及肠道微生物的不同影响。通过接种健康人志愿者的粪便悬液构建HFA小鼠模型,将30只HFA小鼠随机分为普通组(CT组)、燕麦β-葡聚糖组(CT+OG组)和沙蒿胶多糖组(CT+ASP组),分别用基础饲料和添加质量分数5%燕麦β-葡聚糖或5%沙蒿胶多糖饲料饲喂HFA小鼠8周,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肝脏和脂肪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肠道菌群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检测。结果表明:与CT组比较,两种多糖均能降低HFA小鼠空腹血糖水平(P0.05),CT+OG组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P0.05),CT+ASP组总胆固醇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CT+OG组脂肪细胞较CT+ASP组、CT组明显变小,细胞排列更加紧密;多糖饮食会增加HFA小鼠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CT+ASP组效果优于CT+OG组(P0.05),说明多糖饮食会明显改变HFA小鼠生理及肠道菌群结构,而且不同多糖饮食对于HFA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和丰富度的作用差异与多糖分子质量大小有关。在降低HFA小鼠血糖血脂含量、脂肪细胞大小方面,分子质量小的燕麦β-葡聚糖功效明显优于分子质量大的沙蒿胶多糖;但在增加HFA模型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方面,分子质量大的沙蒿胶多糖优于分子质量小的燕麦β-葡聚糖。  相似文献   

9.
研究添加剂柠檬酸钠对小鼠的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低剂量组(添加量0.65%)、中剂量组(添加量2.6%)和高剂量组(添加量5.2%),分别连续膳食干预4周,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各组小鼠粪便样品并记录体重、采食量等数据;试验结束后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钠组小鼠体重均低于空白组,且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高(P0.05)。柠檬酸钠的添加影响了小鼠肠道微生物的beta多样性,使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比例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柠檬酸钠高剂量组检测出了棒状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说明摄食高剂量的柠檬酸钠会对小鼠肠道微生态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失调菌群微生态的影响.选用昆明雌性小鼠建立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模型,灌服植物乳杆菌菌液(109CFU/mL)5d,分离提取小鼠粪便中微生物群落的DNA,通过PCRDGGE技术分析植物乳杆菌调节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PCR-DGGE图谱显示,随着植物乳杆菌饲喂时间的延长,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呈现逐渐增加的演替过程.植物乳杆菌灌胃第4d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指数(18)与多样性指数(2.75)与正常小鼠基本一致,DGGE图谱的测序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选择性地增加有益菌如Bacteroides stercoris、Bacteroides uniformis strain等的量;抑制致病菌如Clostridium clostridioforme、Pseudomonas stutzeri等的生长.说明植物乳杆菌对头孢地尼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建立PCR-DGGE法监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头孢克肟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模型。方法:将40只体重18~22 g的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头孢克肟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灌胃剂量分别为187.75 mg/(kg·d),375.50 mg/(kg·d),563.25 mg/(kg·d),正常对照组灌胃相同剂量的蒸馏水。连续灌胃7 d后颈椎脱臼处死并收集盲肠内容物,采用传统培养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观察和分析头孢克肟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高剂量组小鼠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在所选稀释度下降至30CFU以下,而肠球菌数量上升至1.26×105CFU,大肠杆菌数量上升至1.86×106CFU。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总体多样性和细菌种类显著降低。结论:中剂量和高剂量头孢克肟均能不同程度的诱导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模型,并且肠道菌群紊乱程度随灌胃剂量的增加而加重,模型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了甘露寡糖(mannan-oligosaccharide,MOS)对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小鼠的益生作用。设置正常饮食(normal chow,NC)、正常饮食灌胃MOS (NC+MOS)、高脂饮食(HFD)及高脂饮食灌胃MOS(HFD+MOS)共4个实验组,MOS灌胃量为每天6 g/kg小鼠体重。经过11周实验处死小鼠,通过16 s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最后1周小鼠粪便中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变化,利用LEf Se找出标志微生物,利用PICRUSt对肠道微生物功能组成进行预测,并运用气相色谱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MOS能够有效减缓高脂饮食造成的小鼠体重增长;同时改变了高脂及正常饮食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选择性地调节了一些微生物,增加了Akkermansia,Lactobacillus和Bifidobacterium等益生菌的相对丰度; PICRUSt分析结果显示,MOS能够提高小鼠肠道菌群脂代谢的能力; MOS还提高了正常及高脂饮食小鼠盲肠中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同时降低了戊酸的含量。MOS能够促进高脂饮食小鼠减轻体重,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促进益生菌的增殖,增强肠道菌群脂代谢能力,并增加一些短链脂肪酸含量,对高脂饮食造成的肥胖小鼠具有良好的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是癌细胞不受控制,发生异常增殖而形成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硫酸软骨素是动物组织中主要的多糖类物质,具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尤其是相比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硫酸软骨素具有低毒、低副作用的特点。为探究硫酸软骨素对结直肠癌荷瘤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本实验通过构建结直肠癌患病小鼠模型,经灌胃鲟鱼硫酸软骨素4周后,对各组小鼠肠道内容物进行了16S DNA测定分析,探究鲟鱼硫酸软骨素对结直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鲟鱼硫酸软骨素能够一定程度上调节结直肠癌患病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有益菌(如糖化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相对丰度;其中梭杆菌门相对丰度由模型组的0.008 5%降低到高剂量组的0.001 4%,与正常组(0.001 3%)接近;Bacteroidales S24-7 group相对丰度由正常组的30%降至模型组的18%;Ruminiclostridium 5相对丰度由模型组的2.05%降低到高剂量组的0.41%且明显低于正常组(0.92%)。结论:鲟鱼硫酸软骨素能够减轻结直肠癌细胞侵染引起的肠道菌群的改变,调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减缓结直肠癌的发展,具有可发展为肠道益生元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小鼠的肠道菌群影响。方法:采用22.4 g/(kg·d)氨苄青霉素灌胃3天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其中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分别使用益生菌及复合益生菌制剂组对模型小鼠进行灌胃治疗14天,收集小鼠粪便,采用平板计数法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小鼠粪便菌群进行分析。结果:复合益生菌制剂可加快模型小鼠肠道乳酸菌及双歧杆菌数量恢复并抑制肠杆菌及肠球菌增殖;复合益生菌制剂组shannon指数值与自然恢复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simpson指数明显下降(P0.05),PCA、PCoA及NMDS分析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制剂组肠道菌群与正常组肠道菌群更为相似。结论:复合益生菌菌剂对肠道菌群失衡小鼠肠道菌群恢复有的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乳清蛋白和豌豆蛋白对肠道菌群紊乱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向小鼠灌胃盐酸林可霉素建立肠道菌群紊乱模型,对模型小鼠进行蛋白或蛋白与益生菌联合干预,干预结束后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中肠球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评价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定植抗力。收集各组小鼠新鲜粪便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16S rDNA测序,评价不同样品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相比于模型组,各处理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鼠肠道菌群定植抗力以及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变了菌群组成结构,减少了致病菌数量,促进了有益菌或中性菌增殖,调节了菌群功能基因组成,各处理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和功能基因组成都趋向于空白组水平。结论:乳清蛋白、豌豆蛋白以及豌豆适度水解蛋白肽均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由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状况。  相似文献   

16.
结合藻蓝蛋白和松花粉促进肠道蠕动和保护的作用,将两者进行复配,并探究其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取6~8周龄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9)与藻蓝蛋白和松花粉复配组(n=9),干预4周,在干预前后取小鼠的粪便,于液氮中保存,用于16S rRNA V3和V4高变区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藻蓝蛋白与松花粉复配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增加。在门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藻蓝蛋白和松花粉复配组(SPC)组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增加,而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降低,在科水平,Bacteroidales_S24-7_group,Lachnospiraceae和Rumin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Clostridiaceae_1,Clostridiales_vadinBB60_group和Cori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藻蓝蛋白和松花粉的复配物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促进有益细菌的定植,并降低条件致病菌的相对丰度,从而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菠萝蜜多糖(JFP-Ps)对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影响,将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JFP-Ps(50 mg/kg BW)组、JFP-Ps(100 mg/kg BW)组和JFP-Ps(200 mg/kg BW)组,连续灌喂2周后,收集新鲜小鼠粪便,提取粪便DNA扩增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的V3~V4区,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菠萝蜜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JFP-Ps可通过调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肠道优势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通过属水平分析发现,JFP-Ps可增加拟杆菌属(Bacteroides)、异杆菌属(Allobaculum)、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等产SCFAs菌属的丰度,减少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等菌属丰度,发挥肠道微生物调节作用,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健康,研究结果为JFP-Ps在肠道益生产品的研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该试验探讨了从健康儿童肠道分离的干酪乳杆菌对便秘小鼠肠道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0±2)g的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干酪乳杆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小鼠,建立便秘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小鼠灌胃复方地芬诺酯和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陈皮酵素(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fermentation liquor, PF)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和肠道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100mg/kg/d 水飞蓟宾)和陈皮酵素组(500 mg/kg/d PF),每组10只,持续给药干预1周。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生物化学和病理学指标;16S rDNA高通量技术检测分析粪便微生物群。结果 组织切片结果显示PF可以显著改善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和回肠组织损伤,减少酒精诱导的肝脏脂质积累。此外,PF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缓解酒精引起的氧化应激。同时,PF高效修复酒精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维持住肠道菌群数量,修复肠道粘膜屏障损伤。结论 PF可高效改善酒精性肝损伤,其机制与抗氧化、抗炎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有关,值得推广应用与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乳杆菌是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可自发酵乳肉制品中分离。本实验将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小鼠分为4组,通过灌喂不同剂量的植物乳杆菌X3-2B来探讨其对小鼠肠道各类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喂植物乳杆菌X3-2B时,小鼠对饲料的利用率优于对照组,且小鼠粪便p H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最低)。灌喂乳酸菌的小鼠其肠道内乳酸菌与双歧杆菌数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小鼠在灌喂14d时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数无显著差异,但总肠杆菌和肠球菌数显著低于灌喂第1d(p<0.05),即植物乳杆菌X3-2B对肠道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肠道微生物区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