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放“孤岛”开采工作面两巷矿压显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研究“孤岛”回采工作面的成因和概况,及其在综放开采各时期矿压显现的特征和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对寺河二号井"两硬"围岩(即坚硬顶板和坚硬底板)地质条件下的工作面开采工作进行掌握和指导,采用相似模拟试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寺河矿二号井IX4302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两硬"围岩和孤岛形态的双重影响,工作面周期来压明显,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45.7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6.4m,但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1m处,回采巷道变形较小,对类似条件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王会然  崔晓晖 《煤矿开采》2005,10(4):69-71,86
常村煤矿21072超长孤岛综放工作面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了顶煤与顶板的垮落特征,分析了工作面的周期来压规律;给出了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工序对支架工作阻力的影响,并对支架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常村煤矿21072超长孤岛综放工作面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对工作面进行了矿压观测,分析了顶煤与顶板的垮落特征,分析了工作面的周期来压规律;给出了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分布特征,分析了工序对支架工作阻力的影响,并对支架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地下开采中地压分布与转移随开采空间变动而变动,不同的开采顺序会带来不同的围岩稳定性。本文从围岩稳定性出发,对三种阶段中矿块开采顺序(从中央到两翼、从两翼到中央、从一翼到另一翼)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寻找到最有利于围岩稳定的阶段矿块开采顺序,从而使地下开采顺序选择从传统经验法上升到有限元数值模拟定量分析及优化阶段。  相似文献   

6.
分析研究"孤岛"回采工作面的成因和概况,及其在综放开采各时期矿压显现的特征和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徐州矿务集团三河尖煤矿东四采区为高强度开采区域,7415工作面为高强度开采区域孤岛回采工作面.依据长期矿压观测,基于高强度开采和孤岛回采,分析高强度开采区域项板来压规律、三起破坏性的冒顶事故原因、该区域关键层顶板大范围运动发生机理;高强度开采区域孤岛回采工作面顶板来压宏观矿压现象显现特点、巷道矿压宏观现象显现特点及巷道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8.
“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孤岛”综采工作面机巷与风巷围岩变形观测,分析回采巷道的矿压显现特点,以此提出了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措施,改善了工作面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9.
李建农 《采矿技术》2013,13(1):37-38,51
根据某煤矿工作面地质特征,运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对大采高开采后煤巷围岩的受力分布及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两帮及拐角处,工作面每推进3 m应进行一次支护,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孤岛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以解决屯兰矿边角煤、煤柱等的回采问题,提高矿区的资源回收率,在本矿的12305孤岛工作面进行现场观测研究,结合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孤岛工作面的压力增加、周期来压步距增大、工作面分段来压、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增加,峰值点前移,影响范围增加、侧向支承压力应力集中系数增大,影响范围增大等结论。在巷道支护中采取相应措施,顺利完成回采,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今后该矿以及其它矿井的孤岛工作面的回采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长壁工作面“T”型交叉口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长壁工作面顺槽和开切眼交叉口煤柱、顶板和底板的应力场与位移场分布特征,以确定围岩稳定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二次应力场叠加的影响,煤柱在交叉口拐角处围岩裂化,形成较大范围的弧形三角形卸压区,此处是煤壁片帮严重、顶板下沉剧烈区和底鼓区集中的地方;交叉口处围岩的强扰动区域半径大约是巷道的宽度;建议在强扰动区域内采用整体锚固方式,加大锚杆、锚索支护的强度、深度和密度,并采用锚网、钢带和钢筋梁等支护构件,必要时利用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研究结果可以给同类条件下长壁工作面的开采支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姜华  辛建帝 《煤炭工程》2014,46(2):71-74
文章以羊场湾煤矿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采高工作面赋存环境与地质特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6.2m采高开采扰动后工作面上下端头应力场分布与演化规律、上—下运巷顶板覆岩及煤柱应力特征规律及煤柱宏观变形特征等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采扰动区域内顶板覆岩的冒落,"顶板覆岩—支护—煤柱"即"R-S-P"系统的主要力学参数发生变化,应力重新分布且各具特征,工作面与煤柱超前应力峰值及应力降低区范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支架初撑力对仰采综放工作面端面围岩的影响,确保工作面安全快速推进,采用UDEC20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不同支架初撑力对仰采综放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架的初撑力对控制工作面围岩的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增加支架的初撑力可以有效控制顶板的运动,确保工作面端面围岩的稳定,并确定80113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初撑力不应小于4 750 kN.  相似文献   

14.
王洋 《煤炭技术》2021,40(1):20-23
为确保上行开采安全,根据何家塔煤矿多煤层地质采矿条件,在采动影响倍数法、"两带"判别法等传统上行开采可行性初步判断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上煤组已掘大巷内现状调查、地应力测试、围岩结构及强度测试等岩石力学现场测试等手段,综合论证了上行开采的可行性,得出:下煤层采空区对上煤层已掘大巷的稳定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上组煤可进行正常的上行开采。  相似文献   

15.
综采面回撤通道围岩变形及矿压显现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张家峁煤矿N14201工作面末采阶段的围岩变形和矿压观测,得到了巷道变形、垛式支架工作阻力及矿压显现规律等数据,为该矿及同类条件矿井4-2煤工作面回撤通道的支护评价和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开切眼掘进过程中围岩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利用FLAC3D软件对开切眼一次掘进(导硐)、二次掘进(扩宽)过程中围岩扰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其位移和应力特征。结果表明:一次掘进时巷道变形量不大,但随着二次掘进宽度的增加,巷道变形量不断增大;顶板变形量主要发生在二次掘进期间,且受二次掘进宽度的影响较大,二次掘进宽度越大,顶板变形量越大。据此提出采用"宽导窄扩"的掘进方式,该掘进方式对围岩的扰动破坏程度较低,通过在西沙河煤矿1901综放工作面开切眼进行工业性试验表明,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98 mm,该掘进方式能有效控制开切眼围岩的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7.
李建荣  李刚  王海东 《煤矿安全》2011,42(12):12-14
为了研究孔隙水压力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差分程序对不同孔隙水压力工况下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及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围岩应力集中程度及其影响范围呈增加趋势,顶底板集中区到巷道中心点的距离逐渐趋于定值;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围岩位移量增加,其趋势为:两帮明显大于顶板,顶板大于底板,围岩治理的重点在于两帮收敛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阳煤五矿后备区井底车场岩层厚度变化大、岩体结构多样的特点,从岩体结构分类出发,通过分析巷道的应力场特征和破坏区域分布特征研究不同岩体结构特征下巷道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巷道稳定程度为整体结构层状结构块体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岩体结构尺寸是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级的一个重要指标;巷道围岩稳定性与岩体块度尺寸间的数学关系为y=y0+A·eRo·x。其研究成果对于巷道围岩分级以及巷道支护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迎回采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红柱 《煤炭技术》2014,(10):123-125
迎回采面沿空掘巷经历邻近工作面回采引起的动压全过程,巷道围岩稳定性急剧恶化并发生较大变形,巷道维护困难。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来研究迎回采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技术,得出此类巷道具体的支护技术。现场工业试验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相似文献   

20.
开采参数对围岩应力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围岩应力分布的几种开采参数(采宽、采深和采高)的数值模拟,得出了各种开采参数对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对于合理地设计工作面开采参数,正确经济地进行支护,安全高效地开采地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良庄煤矿51103工作面的现场观测和应用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很好地指导现场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