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φ2800/φ4800/φ3200外冷碳化塔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翔 《纯碱工业》2010,(5):17-20
介绍我公司2006年新增的φ2800/φ4800/φ3200外冷碳化塔生产情况,中部塔盘改造的效果分析评价,外冷塔的清洗煮塔方案和今后发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自然循环双外冷碳化塔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改造装置性能得到提升,单塔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20t/d提高到150t/d,作业周期也由10天左右提高到30多天,经过7年的运行,证明外冷碳化塔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自贡市富源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采用天然气为原料制氨、浓CO2气联合制碱的中型化工企业.公司自2002~2008年,陆续将所有的索尔维塔淘汰,更换为中国成达工程公司设计的φ2800/3800外冷碳化塔.碳化塔外冷器换热管采用钛材制作,这是因为钛管不易结疤、堵塞,同时不易被联碱母液腐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提高了外冷器的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 鸿化总厂拟将该厂和中国成都化工工程公司联合开发的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已获国家专利)用于小苏打生产。该厂将在明年安装一台φ800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作生产小苏打的工业性试验,在积累可靠数据后设计更大型的适用于生产的外冷塔,以便该厂将现有15  相似文献   

5.
<正> 天津碱厂八五年以来,实现收益千元以上的项目373项,改造后比改造前增加收益700余万元。主要技术改造的目标是对化工装置的设备实行更新换代。如自行设计安装的φ3.2m大型碳化塔,与原φ2.5m碳化塔比较,生产能力由日产140t提高至日产250t;20m~2大型滤碱机与原13m~2滤碱机比较能力由380t/d提高至600t/d以上,汽动CO_2螺杆压缩机比原汽动往复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针对φ(SO_2)低于5%的低浓度制酸系统将φ(SO_2)提高到10%后转化工序技改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生产实践情况。转化工序由"2+2"4段转化、ⅣⅢⅠ-Ⅱ换热流程改为"3+1"4段转化、ⅣⅠ-ⅢⅡ换热流程,采用进口催化剂,2台吸收塔入口各增设1台热管锅炉。改造后,生产稳定,尾气排放ρ(SO_2)为268 mg/m~3,2台锅炉共产出低压蒸汽2.5 t/h,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新乡市燃料化肥总厂在6万t/a合成氨向8万t/a改造过程中遇到如何利用3个碳化塔操作提高产量的问题。经过不断摸索成功地总结出在烨塔作业两主塔并联操作法。在夏季开5台造气炉供4台4M20机和7台L型压缩机,每日碳铵产量800多t、盈氨25t,即利用了暂时闲置的碳化塔,又增加了产量。  相似文献   

8.
中盐昆山有限公司迁建60万t纯碱项目投产后,产品产量与质量都达到设计要求。详细介绍装置的废气、废水和废物等的综合利用及环保处理情况,新工艺与专利技术的运用情况,及外冷碳化塔、带式过滤机、粉体流凉碱机等主要设备的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9.
结合碳化塔结疤与清洗的影响因素,论述了鸿化联碱法φ3400/φ3000索尔维筛板碳化塔五塔一组技术的可行性与实践应用情况,实现了联碱行业碳化塔五塔一组不堵塔的设想,提高了碳化塔的有效利用率,减少了设备投资费用,同时也大大节省了清洗碳化塔的能耗。  相似文献   

10.
φ4 600不冷式喷射碳化塔在联碱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φ4600不冷式喷射碳化塔在我公司运行1年多时间,各项指标基本正常,现列出产量、重碱质量、取出液组成、滤过氯差等数据。并与外冷碳化工艺建设投资作一比较,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纯碱行业普遍采用的铸铁笠帽碳化塔存在单塔生产能力偏小、材质腐蚀等问题,有必要进行更新换代。详细介绍成达公司开发的四种碳化技术:用于变换气制碱的无角阀外冷碳化塔、大型浓气制碱外冷塔、筛板塔板在内冷碳化塔中的应用、用复合板材质制作碳化塔。从塔的材质、单塔能力、主要结构等几方面提出碳化塔更新换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然循环双外冷式碳化塔生产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化公司化肥厂联碱车间碳化塔为ф2200×28323×12自然循环双外冷式碳化塔,设计能力为70t/d台,自1991年投入生产以来,其单塔负荷始终在70~80t/d之间,为了掌握单塔最大生产负荷,工厂决定对单塔生产最大负荷进行查定,其查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外冷式碳化塔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上世纪 70年代 ,国外曾开发过外冷碳化塔 ,然而均未见工业化报导。我国于 1979年立项开发联碱外冷碳化塔 ,历经 10年 ,解决了多项技术课题 ,取得了中国发明专利证书。随后 ,又开发了变换气制碱外冷塔 ,也取得了可喜成果。用于氨碱法的外冷塔化塔正在试验之中 ,并已有初步成果。笔者列举了外冷碳化塔在我国制碱行业的应用情况 ,指出该塔的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传统塔和国外的外冷塔。  相似文献   

14.
外冷器是外冷碳化塔的关键部位,决定了碳化塔的生产能力.在碳酸化反应过程中,外冷器冷却管极易结疤,降低换热效率,导致生产周期缩短,提高运行成本.本文阐述了利用外冷器换热效率作为监测碳化工况的手段,并采用热循环水热煮碳化塔除疤的措施,以减少结疤,增加碳化塔和外冷器有效面积,改善结晶粒度.  相似文献   

15.
王远  李卫东 《化工进展》2005,24(Z1):214-218
碳化塔是制碱行业中关键设备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大中型纯碱厂主要以φ2.5 m笠帽碳化塔为主,其结构一直沿用传统的索尔维碳化塔型.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天津碱厂首先开发了φ3.2m碳化塔.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化工部第八设计院开发的φ3.0 m/φ3.4 m异径碳化塔先后在唐山和连云港碱厂投产.与此同时,海化纯碱厂引进德国φ2.8 m/3.0 m异径筛板碳化塔.该种塔型在板型和内部结构上较索尔维塔有了较大的突破.该塔采用了深液层大孔径筛板塔技术;增加了内溢流管结构形式;塔板开孔率大幅度降低,大大增加了气体的孔速.此板型改善气液搅动状态,改善鼓泡效果,在提高传质效率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在φ3.2m碳化塔水箱首次(1983年)试用(PVF)涂塑的基础上,对涂装工艺、设备及材料进行全面改进后,又涂装了近40t钢管,用于嘉兴市化肥厂3座φ1.98m塔,完好使用已超过5年半,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为碳化塔水箱开辟了一个用普通钢管防腐的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厂原为3000吨/年合成氨的小厂,87年已形成1.2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能力。碳化工段有两台φ2000mm碳化塔和两台φ1600mm付塔。冷却水为水库水。在夏季气温为3G℃时,沉淀池水温33℃。三台10SH—9型泵(打液量480M~3/台、20米扬程)供全厂生产用。由于水温太高,水压又低,碳化用水得不到保障。塔反应热无法带走。H_8压缩机只能开2台,塔温高  相似文献   

18.
就唐山碱厂φ300/φ3400mm笠帽式异径碳化塔运行几年来的情况,在影响NaHCO3结晶质量方面各主要化工工序所存在的关键问题,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制碱系由自贡市鸿鹤化工总厂和中国成都化工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的国内首创先进技术。本文介绍了在模试及中试基础上进行φ2500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制碱的工业性试验的情况及取得的技术成果。自然循环外冷塔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工业试验,共运转了十个周期。解决了尾气CO_2含量偏高,取出液固定氨偏低、制碱作业时间不够长的三大技术问题,达到了化工部下达的考核指标,于1987年5月28日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有2条2500t/d生产线,共配套有3条不同规格型号的水泥粉磨系统.其中3号水泥磨是φ3.2m×l3m的开路联合粉磨系统,配套有1台HFCG120-45的辊压机和1台SF500/100的打散分级机,设计台时产量为60t/h(P·O42.5R水泥,细度为80μm筛余≤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