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车辆荷载模式随着中国桥梁相关规范的更新亦有相应调整,为了解现存连续箱梁桥在新的车 辆荷载模式下的结构响应,分别选用《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l-9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 98)、《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3种不同版本规范中的标准车辆荷载。选取一座旧桥利用Midas/ Civil建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连续箱梁桥,必须加强各跨跨中抗弯和中墩墩顶处的抗剪验算;同时, 该桥的初始设计汽-超20级荷载不能满足“11”规范城-A级车道荷载边跨跨中最大弯矩的验算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冻融循环与轴向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损伤演化规律,对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冻融循环、疲劳加载、先冻融循环后疲劳加载和先疲劳加载后冻融循环4种损伤试验,以试件经历损伤后的抗压强度劣化作为损伤评价指标研究混凝土的损伤特性和机理,同时研究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的劣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联合作用下,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均呈现降低趋势。冻融循环单一因素作用下,混凝土强度随冻融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疲劳荷载单一因素作用下,混凝土强度随疲劳次数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疲劳4万次时,混凝土的损伤度为1.8%;先冻融循环后疲劳加载作用下,即混凝土先受冻融循环作用,再受1万次应力水平(0.1 fc~0.5 fc)的疲劳荷载作用时,随疲劳次数的增加,试件的强度均呈现升高趋势;先疲劳加载后冻融循环作用下,随冻融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损伤显著,历史疲劳次数为0.5万次和1万次,再经历75次冻融循环作用时,其损伤度分别为19%和24.2%。研究成果可为建立符合实际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理论提供较可靠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冻融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无箍筋试件黏结强度的影响,引入相应的损伤变量对Hsieh-Ting-Chen四参数混凝土破坏准则进行修正,确定冻融损伤下的混凝土破坏准则,建立冻融环境下黏结失效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对钢筋肋间混凝土在挤压力、摩擦力等作用下的受力分析,给出冻融环境下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极限黏结应力的计算方法及锥面斜角、摩擦因数等参数的取值,详细阐述了极限黏结应力的求解思路。利用已有文献试验结果对该理论计算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冻融次数在一定范围内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凉山州木里河固增水电站工程建设施工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总承包项目部采用"边开挖、边衬砌,先底板、后顶拱"的施工方式,在先施工底板时需要对底板混凝土进行保护,以避免混凝土底板上交通车辆对底板的破坏,造成已衬砌底板缺陷修补工作量巨大,耽误工期,增加成本。本文论述的底板混凝土保护技术可供类似工程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钢绞线腐蚀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寿命影响,对实际公路工程中的部分预应力混 凝土梁的疲劳破坏进行了模型试验。基于分段线性的原理,考虑应力重分布修正及残余应力的影响,以 混凝土弯曲受压变形模量和钢筋有效面积为疲劳损伤参数并对疲劳循环控制截面进行应力分析并计算 试验梁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钢绞线受腐蚀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失效往往源于钢绞线的疲劳断 裂,钢绞线腐蚀率影响着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分析计算得到的钢筋和钢绞线应力值与试验 结果基本吻合;考虑钢绞线腐蚀疲劳强度折减的试验梁的疲劳寿命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6.
吴坤 《中华建设》2011,(4):130-131
在混凝土桥梁设计中,配筋的选用关系到桥梁结构的经济、适用和安全。由于我国的交通行业在之前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发展非常缓慢,因此在桥梁上行驶的载重车辆的车流量较小,而且基本上都是两轴或者三轴,轴重也仅为2—10t,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车辆的载重还是轴数都在不断地增大,目前已经有轴重120t、七轴的重载车辆出现,从而造成一部分混凝土桥梁严重超载,而且配筋经常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从而导致公路桥梁的损坏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当今对于混凝土桥梁设计中的配筋问题就应当得到越来越多的深入关注和探索。本文就混凝土桥梁设计中时常被忽略的几个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窦军帅 《中华建设》2014,(8):162-163
一、工程概况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蔡家嘉陵江大桥是轨道交通六号线连接北碚区和渝北区的重要节点工程,桥梁全长1250m,为轨道跨江专用特大桥。该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主跨跨径250m,两个边跨跨径135m,两个辅助跨跨径60m。北岸引桥自7#墩至16#台,共9跨,其中第15、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混凝土细观结构在单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研究混凝土单轴破坏的宏观力学性能,基于细观力学模型,采用Marazs损伤模型描述混凝土内部各相材料的本构关系,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三级配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单轴破坏的宏观力学性能。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试件在单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断裂是由于内部的初始损伤不断累积演变的结果,其数值实验的最终破坏形态与宏观层次上的破坏形态基本相似,粗骨料分布、粘结层厚度、粘结层和基体强度对混凝土宏观破坏具有一定的影响,说明该方法对混凝土细观结构破坏机制的分析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受压疲劳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斌  吕培印  张立翔 《水利学报》2004,35(4):0021-0026
基于边界面概念和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混凝土受压各向异性损伤模型。加载面、边界面方程均以损伤能量释放率表示。在能量释放率空间内,由加载面与初始损伤面、边界面之间的位置描述损伤状态。通过建立累积损伤与相应循环损伤能量释放率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疲劳加载中极限断裂面的变化规律。利用变形唯一性假定,得到混凝土疲劳与单调加载的损伤量及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为从全过程研究经历多种形式加载的混凝土性能退化规律奠定了基础。完成了混凝土单调加载、单级疲劳和多级疲劳继而单调加载试验,得到了模型中的参数。经比较,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王建  彭泽豹  张鹏  涂图 《人民长江》2018,49(9):67-70
为保证闸门槽设计的合理性,针对其设计中抗剪稳定分析所存在的不足,利用ABAQUS软件提供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建立某闸门槽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其在无筋和有筋情况下从加载初期到彻底破坏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无筋闸门槽在位移载荷作用下先表现为内侧转角发生拉裂破坏,最后沿某一斜截面发生剪切破坏;加筋虽能提高该闸门槽的承载力但效果有限,且该闸门槽在无筋情况下也不存在剪切破坏的危险。有限元计算结果和理论分析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数值模型计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高效利用国家基础设施资源,提出了大跨径槽桥合建的结构体系并分析了其荷载效应.对水重、交通活载在主跨100~300m范围内的槽桥合建结构响应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刚构、上承式拱结构、斜拉索结构三种结构体系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刚构槽桥合建中,恒载效应为上部箱梁弯矩控制因素,当主墩相对刚度变化较大时,温...  相似文献   

12.
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建成后,将淹没库区原有的六圭河、西溪河、武佐河、以那河、木空河等大桥和部分公路,需要对被淹道路、桥梁复建。新建六圭河大桥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新建武佐河大桥及木空河大桥为三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新建以那河大桥为六孔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简支梁桥,西溪河大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简支梁桥。五座桥梁工程工期紧、投资少及管理难度大,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的设计、施工总承包,为水电站库区路桥复建提供一种较新的建设模式和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度,使成桥线形与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应用灰度理论进行了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研究。讨论了灰色预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灰色预测模型建模具体实施步骤、检验方法,根据徐湾大桥预应力箱梁不同控制截面上的位移实测数据序列建立了多个灰色GM(1,1)模型,预测施工进程...  相似文献   

14.
波形钢腹板PC箱梁纵向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在轴向预压力作用时能自由伸缩,纵向预应力几乎不再分散到腹板当中,波形钢腹板对由上、下混凝土翼板的徐变、收缩产生的变形将不再约束,从而避免了由于钢腹板的约束作用而造成箱梁截面预应力损失。本文就针对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纵向刚度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桥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安全,对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基于损伤因子建立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考虑混凝土材料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并利用损伤塑性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同时分析了损伤塑性模型中膨胀角等参数对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混凝土构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所以在钢筋混凝土桥墩动力分析中应采用损伤塑性模型描述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孟楼渡槽长4.99 km,设计流量38 m3/s,由于基岩埋藏较深,采用摩擦桩基础,承台上为空心混凝土重力墩,槽身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渡槽。通过对渡槽跨度的比较分析,认为采用30 m跨预应力混凝土渡槽较为合理。为此,重点对30 m跨矩形预应力渡槽槽身在各种荷载组合工况下的应力变形和环境温度影响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结构尺寸的合理性,优化了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相似文献   

17.
老挝南椰2水电站厂房交通桥的梁采用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取得了成功,其优点为:保障安全、保证质量、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本文重点对装配式预应力T形梁结构及施工过程作一介绍,为类似桥梁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群力水库防汛交通桥预应力混凝土的制作技术要点、预应力筋张拉的技术特点及其成功实施的工艺过程等,为小型水利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过水桥梁的基桩外露已成为影响桥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携沙水流会对外露部分的基桩产生冲蚀作用,加速混凝土的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桥梁安全性降低,影响桥梁交通的正常运营。为研究携沙水流对基桩的冲蚀磨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ANSYS-Workbench建立三维模型,在FLUENT的工作环境下,模拟水沙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并求解得出基桩最大冲蚀磨损速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携沙水流的流场特性,并得出了在不同流速、含沙量及粒径下的冲蚀磨损规律。结果表明:流速、含沙量及粒径都对最大冲蚀率有较大影响,其中,最大冲蚀率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并呈现出明显的指数关系;含沙量与最大冲蚀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最大冲蚀率随粒径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少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基桩冲蚀磨损预测的工程应用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丁燕 《西北水电》2002,(3):22-24
公伯峡黄河大桥是公伯峡水电工程对外交通专用公路上的重点工程,该桥总长328.0m,桥面全宽18.8m,主桥为一跨128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现详细介绍该桥主要设计特点和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