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洪云  蔡可心 《建筑》1999,(7):32-33
住宅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基本构想,让住宅适应人类的需要和人生变化的发展趋势,使居民在跨世纪住宅中具有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搞好住宅建设,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纲领指导下,处理好“以人为本”的基本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住宅建设更好地适应居民在新世纪的生活需要。一、住宅建设的可变性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住宅。设计者在结构设计时一般要考虑如年的建设寿命。随着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住宅的建设标准也会随之变化。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全国经济形势发展较快,住宅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胡骥 《四川建筑》2000,20(Z1):181-182
住宅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利用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同时融合了人类的行为科学、美学法则而创造的人为环境.住宅建筑受到自然环境、生活习惯、人体工程学、社会情况、技术条件等的制约.住宅建筑设计既要分析家庭生活的要求,又要探索、创造满足这种要求的人为环境的规律.住宅建筑的创作首先被动的,但作为一个创作过程,它又是主动的.建筑师要在人口众多、用地紧张的条件下,设计出既符合国家现有规定,又充分发挥建设投资效益的住宅,就需要我们的设计人员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设身处地为业主考虑,在有限的空间内精雕细琢,在不易为人重视的细微处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改善生活设施,为居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3.
通过“弹性建筑”的应用与分析研究称是住宅社会经济学理论,妥善解决人类、社会经济与住宅三者的关系。走发展多元化学科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人越来越向往人居与自然的和谐。住宅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形态,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绿色生态住宅之路,已成为广大规划师,建筑师和开发商的共识。要求建筑的立足点和灵感应一切源于有利于人居环境的发展这个根本,紧随绿色生态住宅建设的世界潮流。 何谓“绿色生态住宅”?“绿色生态住宅”是近一、二年来新兴的居住  相似文献   

5.
任朝刚  胥琳 《建筑创作》2004,(12):102-108
随着中国城市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行为与生活质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住宅建设也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产品转化,如何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住宅产品成为开发商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居住小区的建筑设计师,其社会角色和肩负的责任也变得多元化。他一方面应对环境负责,对社会负责,使小区建成后成为自然及人义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生命住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从数量需求转向质量需求,社会平均水平的质量标准已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人们对住宅质量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健康住宅、生态住宅、数字化特征的智能住宅等新型住宅体系受到普通百姓家庭的青睐,已经成为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无论什么发展方向。什么建筑模式或体系,住宅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即以保证和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为中心,以减少和降低室内污染、创造整洁幽雅的外部环境,实现健康居住为第一基本点,以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节约为第二基本点。为此,本文提出房地产业发展新的住宅体系概念,即“生命住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涌现出许多新型的钢结构住宅建筑。不同于传统的住宅形式,钢结构住宅具有“环保、节能、工业化”即“绿色建筑”的特点。符合我国创建节约型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钢结构住宅结构的一种类型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式结构(LightGageStee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今天的建筑师对房屋设计和周围环境的规划,既要高水平、高质量,又要满足人们心理要求和内外统一的一致性,向国际进入先进水平看齐。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人类居住环境作为整个社会的子系统,必须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对我们的设计、制造、使用者都要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要有一个新的居住方式和居住观念,这种的观念就是将住宅业由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变到绿色、生态、节能、智能住宅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观念上来,使我们…  相似文献   

9.
住宅建筑设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工程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入开展,住宅产业化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住宅建筑要不断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也要尽量调整住宅建筑使之能够适应居民生活要求的提高,住宅建设已经由原来的要求数量逐渐向要求更加高品质的质量过渡,人民越来越关注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和环境质量,这就要求在住宅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更多的综合考虑人民的居住要求,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在注重注重建筑经济适用、美观的同时也要注重住宅建筑的个性设计,住宅建筑的设计的功能、质量都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立求达到最理想的住宅建筑设计状态。  相似文献   

10.
杨勐 《南方建筑》2003,(3):47-48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等问题威胁看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建筑观念逐渐成为全球建筑设计师追逐的热点。本综合考虑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原则探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设计实例说明了“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指出节约能源,控制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政府的参与和全社会的重视是“绿色建筑”推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鲍家声 《建筑技艺》2013,(1):102-106,92
搞建筑设计的人一般都是微观思维多,但其实我们需要学习并习惯于宏观思维,努力认识了解社会发展的态势,不断寻找研究的切入点,为解决社会关注的问题提出思路。基于此,30余年来,我在开放建筑的研究中经历了"从开放到低碳",即"支撑体住宅(开放住宅)一开放建筑一可持续发展建筑一低碳建筑"的过程.这些过程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支撑体住宅(开放住宅)上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研究支撑体住宅(开放住宅),因为当时我国正处于开放改革的初期,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包投资、包建造、包分配的福利房的住宅体系和政策受到严重挑战,我就思  相似文献   

12.
杨晓绮 《住宅科技》2003,(10):44-46
自远古开始,人类就以各种形式。材料来组成自己的生存空间,以抵抗自然界的各种侵袭。发展至今,人类对居住空间的要求已远远超越了“生存”的概念。 21世纪,人类生活的特点无疑是希望获得更大的自信、从容与轻松。空间的安排更多地涉及到人对于心灵与自然的沟通与享受。正是从这一点着手,人类正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居住观念和文化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运用生态学、建筑的基本原理、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彦 《城市开发》2004,(12):64-66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人居环境事业的指导思想 人类住区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住区长期的作用制约着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生活质量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人居的主要任务应是积极探索中国人居环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认真思考如何可持续地发展中国的人居环境事业,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人居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大步跨入了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与通信、信息的关系日益紧密,信息化社会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住宅提出了挑战.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希望有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家,智能住宅建筑于是在中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并己成为21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主流.智能住宅建筑是在智能大厦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它通过对住宅建筑建筑群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舒适、温馨、便利以及安全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5.
更新住宅规划设计观念的具体思路为“以人为本”、意识超前、可持续发展、科技含量要高,提高住宅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6.
浅谈生态住区的发展与规划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水英  梁正 《住宅科技》2003,(10):12-13
20世纪是人类大发展和大破坏的一个世纪,而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业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社会的共识。从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住宅建筑来看,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自被动式太阳房供热的一系列试验住宅开始,结合材料学、气候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对住宅建筑设计和住区规划的生态化进行了广泛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促进了“生态住区”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我国住宅市场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消费对居住人性化的观念日益加强,追求健康、崇尚自然、渴望提升居住品质,特别是“非典”疫情爆发以后人们对居住区建筑和人群密度开始反思。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建筑     
一、可持续概念及其由来 最先提出“可持续”(Sutainability)概念的是挪威首相Gro Brundtland,她在1987年把可持续表述为“为后代留下充足的资源,使他们能享有同我们类似的生活质量”。1980年代后期,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则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表达为“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我国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在关于进一步推动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意见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  相似文献   

19.
李肖兰  颜哲 《四川建筑》1999,19(4):28-30
1前言居住问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结果,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建设和改造的过程。随着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的居住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世纪之交的今天,人们已开始认识到生活的世界不等同于物质的世界,生活环境的创造不完全等同于物质生产,而建筑及其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舞台,为人类提供了世代生息的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正是本着“和谐”。“合一”、“以人为本”,发掘人类传统的建筑文化的本质精髓同现代建筑相结合,走向人性的复归,充分体…  相似文献   

20.
胡惠琴 《建筑学报》2002,(12):62-65
建筑区别于绘画和雕刻的是空间性质,对空间的研究是建筑的根本问题。老子的“当其无,有室之用”的理论就说明了结构体围合的空间才是人们要使用的有效空间。因此,内部空间的规划是建筑的重点。住宅是源于生活的,上溯历史,建筑是先有的内部空间,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内部空间也不断发展,附加与分割是建筑内部空间扩大的两个基本方式。所谓分割就是根据空间主体-人的生活行为,居住方式,家族构成来划分空间。传统的居住形式之一的四合院的“一正两厢”,“一明两暗”的空间格局,适应了当时的大家族制度和伦理观念。现代的2DK,3D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