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州市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卫星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1987,1994和2000年三期卫星遥感TM图像,结合Matlab软件技术,编制了相应时期徐州市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建成区、耕地、林地、水体、塌陷地和其他土地等6类;提取了土地利用结构转移变化的矩阵信息;综合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徐州城市扩展迅速,建成区在不断扩大,2000年建成区是1987年的2倍多;城市扩展占用的耕地和林地数量大,特别是耕地,而且建成区一旦形成就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大范围、多时相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这些遥感信息可以实时、有效地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遥感信息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全面阐述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并通过分析一些常见的方法理论,指出这些方法中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RS和GIS的遥感影像专题地图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如何利用RS和GIS的集成技术编制黄河中下游生产堤遥感调查专题地图,并对地形图数字化、遥感图像处理、航片的几何精校正、航片的无缝镶嵌和遥感专题信息提取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如何对不同阶段的原始数据、结果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用时态地理信息系统 (TemporalGIS ,TGIS)技术 ,设计了一个实用的时态数据模型及数据存储结构 ,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数据的空间、时间、属性三要素 .最后应用该模型思想初步实现了对研究区域数据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以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期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借助RS和GIS技术对滁州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市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居民用地和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相对较小。2000—2015滁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居民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相对稳定。变化过程主要是耕地转化为居民用地和林地。景观格局分析表明滁州市景观的斑块密度、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断增加,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提高,异质性增强。滁州市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城市化和退耕还林是滁州市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搞好土地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遥感影像具有探测范围大、资料实时新颖、获取的信息丰富等优点,已经普遍应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调查利用Mapgis和Envi软件,对安义县精度较高的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并矢量化,获得了准确的2008年度安义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同时也为安义县土地利用管理及规划的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RS和GIS的郑州市城市扩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88年和2001年的TM/ETM 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将RS与GIS技术相结合,对郑州市城市扩展进行动态监测.首先利用ENVI软件构造三指数波段,即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用来代表郑州市最主要的土地覆盖类型:城镇用地、水体和植被.然后对3个指数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采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对假彩色合成影像进行分类,利用ENVI的掩膜技术从分类结果图中提取出城镇用地信息,再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提取出城市用地扩展信息,包括城市扩展的面积、方向及速率等,最后对城市扩展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1988-2001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共扩展61.33km2,平均每年扩展4.7km2,城市扩展模式可近似看作是以二七广场为中心向四周呈同心圆式蔓延扩展.  相似文献   

8.
土地覆盖遥感监测及分类系统实例评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土地覆盖遥感监测的概述,针对国内外两种典型土地覆盖分类系统进行比较评析,以期对土地覆盖遥感监测中土地覆盖分类系统获得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为具体区域土地遥感监测研究的开展提供知识储备及技术体系支持。  相似文献   

9.
选取宿迁市城区2000年和2003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2001-2007年城市年鉴资料为数据源,运用ERDAS IMAGINE 8.7遥感平台对城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监测,并以大型统计分析软件SPSS为平台,对城区7a间的年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进行研究,为城市发展的相关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对相似类型和规模的其他城市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动态监测珲春市生态环境,选取人类活动、土壤和植被3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了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利用1996年9月、2004年5月和2015年9月3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图,提取了3个对应期的土地利用数据、植被覆盖度数据以及土壤侵蚀数据.通过叠加分析得到这3个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数据.数据显示:这3个时期占比例最大的生态指数分别为"优"(48.02%)、"良"(46.91%)和"良"(48.38%),说明珲春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3个时期的生态指数呈"优"的地区面积逐渐减少,生态指数呈"良"、"中"和"差"的地区面积逐渐增长,说明珲春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研究区2009年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运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数学模型,分析大庆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大庆市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具有农业型的特点,耕地面积最大,其次为草地;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各行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不同区域的分布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程度总体上比较高,并且在各行政区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为给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选取哈大高速公路沿线地区2 000m和5 000 m范围作为研究区,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技术手段,运用ENVI监督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ArcGIS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对土地利用存在一定的影响,即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土地利用靠近公路的地区受公路影响较强,当远离公路至一定距离时,公路的影响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潜力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城市土地潜力是城市建设者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保护耕地的基础。本文以唐山市为例,对城镇土地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单元、评价模型等进行了研究。并基于RS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土地利用潜力分析评价系统,该系统结合了近年来土地信息化管理的科技成果,不仅实现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功能,还拓展了土地利用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打印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镇地价具有时空动态变化的特征,本文在分析我国城镇地价评估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探讨了基于标准宗地为载体的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的技术方法,为政府及时、准确掌握地价市场信息、制定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建立地价公示制度和基准地价更新、宗地地价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5.
以遥感影像资料为依据,运用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分析1996~2000年哈尔滨市阿城区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1996年面积比例为54.38%,2000年为54.55%;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均有较高的保留率,分别为99.68%、99.26%、99.34%、97.24%、97.73%;未利用地的保留率较低,为64.67%;生态服务价值2000年较1996年增加了9.6×106元,生态环境改善,草地、耕地、林地向水域的转移是生态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增值区域,耕地到水域的转化贡献率最大,为15.96%;生态环境减值区域,林地转化为耕地的贡献率最大,为36.81%.  相似文献   

16.
基于MODIS和GIS的洪灾监测评估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分析我国遥感技术在洪水监测方面应用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洪灾遥感监测在时效性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介绍MODIS的特点,以及与NOAA AVHRR的对比,提出建立基于MODIS和GIS的洪灾监测评估系统.利用免费、较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运用GIS技术,实现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淹没情况的实时监测,为汛情的动态监测和评估提供迅速、直观、可靠的现状和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上海耕地动态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统计数据与多时相的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研究了上海近50年来耕地动态变化趋势、特征及规律,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研究表明:(1)近50年来,各行政区耕地递减趋势明显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分异,在地区分布上,耕地流失最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周围;(2)耕地数量的减少主要体现为非农建设用地的占用和农业结构内部的调整;(3)主成分分析表明,上海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可以归纳为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工业发展,而经济因素是影响上海耕地变化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选取江苏省无锡市作为研究区域,探索从2000年到2014年,无锡土地利用状况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对无锡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并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做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市土地大多数是从其他土地类型转变为建设用地;在水域、耕地、林地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中,仅有林地有少幅增加;建设用地是变化量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是最快的类型,可见无锡的城市化进程在这14年中迅猛发展;而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面,无锡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是逐年递增的,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