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等单体在磁性氧化铁(E_((?)3)O_4)的醇/水分散体系中的聚合行为。为了改善磁性氧化铁粒子与苯乙烯单体间的亲合性,加入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和稳定剂,制备出粒径为30~1000μm的具有磁响应性的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控制聚合区域的方法,考察了分散稳定剂、分散介质、引发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行为及微球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Fe3O4/P(ST—AA)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具有磁响应性Fe3O4/P(ST-AA)核-壳复合微球。考察了复合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定了复合微球的粒径和磁响应性,研究了分散介质,引发剂,聚合单体和种子粒子等因素对复合微球形成的影响,适当调整有关反应条件,采用分散聚合法,可以使复合微球粒径达到23.0μm,磁性氧化铁含量达到9.0mg/g。  相似文献   

3.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丙烯醛和苯乙烯的共聚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乙二醇修饰磁性氧化铁粒子 ,作为聚合种子投入乙醇 /水分散介质中 ,进行丙烯醛和苯乙烯的共聚 ,得到了微米级的磁性复合微球。考察了磁性种子 ( Fe3 O4-PEG)、丙烯醛、苯乙烯、引发剂和分散介质对共聚体系和复合微球形成的影响。微球以 Fe3 O4晶粒为内核 ,苯乙烯与丙烯醛的共聚物为外壳 ,且表面分布一定数量的醛基。随共聚条件改变 ,微球粒径、表面醛基和磁响应性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具有磁响应性Fe_3O_4/P(SI-AA)核—壳复合微球。考察了复合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定了复合徽球的粒径和磁响应性,研究了分散介质,引发剂,聚合单体和种子粒子等因素对复合徽球形成的影响。适当调整有关反应条件,采用分散聚合法,可以使复合微球粒径达到23.0μm,磁性氧化铁含量达到9.0mg/s。  相似文献   

5.
乳液法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苯乙烯为单体,在低水油比的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纳米微球,探讨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及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水油比条件下,反应参数对苯乙烯的转化率和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98%、聚苯乙烯的分子量达到32万.激光粒度分布测试结果显示,所得产物为单分散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6.
宋瑾  吴凤龙 《山东化工》2012,41(7):8-10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为复合缓冲剂,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合成了粒径分布均匀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PSt)。在确定缓冲剂用量及引发剂滴加方式的条件下,经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如下:蒸馏水与苯乙烯的体积比为1.5:1、乳化剂用量为苯乙烯质量的1.0%、引发剂用量为苯乙烯质量的1.2%、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94.58%,并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分散聚合工艺条件对转化率及微球尺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水混合液为分散介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稳定剂,研究了苯乙烯分散聚合过程中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及分散稳定剂用量对转化率和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反应中期补加引发剂,后期升温的方法,可使聚合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微球粒径增大,粒度均匀。  相似文献   

8.
一步聚合法合成多孔磁性高分子微球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娟  郭建欣 《应用化工》2011,40(1):75-77,81
在羰基铁粉存在下,将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悬浮聚合方法制备了表面多孔的磁性高分子微球。采用SEM、FTIR及XRD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聚合形成的磁性高分子微球表面粘附着40 nm左右的聚合物粒子,这些粒子之间形成孔隙。具有两亲性和可接枝聚合的明胶分子促成了单体在羰基铁粉表面引发并聚合。  相似文献   

9.
交联型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莎  刘彦军 《塑料工业》2007,35(B06):112-114,123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醇为分散介质,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进行了苯乙烯(St)的分散聚合;讨论了引发剂、交联剂、分散剂、单体用量对聚合物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制备了交联型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实验表明:当交联剂质量分数达到单体质量分数的1%时,微球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单分散性。在聚合体系中引入抗坏血酸,使其与微量的氧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微球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10.
赵成安 《广东化工》2012,39(2):39-40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在以水为溶剂的体系中以苯乙烯为单体制备出纳米级种子微球;然后利用二步溶胀法再分别以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进而制备出微米级的核壳型微球。运用动态激光光散射仪对粒子半径的进行表征,其中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所制备核壳型微球粒子的半径为953 nm;以苯乙烯为单体所制备核壳型微球粒子的半径为808 nm。  相似文献   

11.
王建国  李增和 《弹性体》2011,21(5):30-34
以苯乙烯(St)和对氯甲基苯乙烯(VBC)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富含氯甲基的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功能微球。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微球粒径、乳液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微球粒径均一,表面光滑、富含氯甲基功能基团,采用此方法可以制备粒径在100~250 nm的功能高分子微球。  相似文献   

12.
在Fe3O4磁流体存在的条件下,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在醇-水体系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具有pH值敏感和温度敏感性的磁性高分子微球。采用扫描电镜 (SEM) 等考察了双敏感磁性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得磁性微球的粒径约为1.5μm。研究了双敏感磁性微球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动力学性能,36h时的平衡吸附量为565.6mmol/g。吸附过程具有Freundlich等温吸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有机高分子与磁性氧化铁复合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磁性高分子微球在废水处理、生物工程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陶荷洁  王平华  刘春华  唐龙祥  杨蕊 《广州化工》2010,38(10):112-113,147
以苯乙烯为主单体,丙烯酸为亲水性功能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苯乙烯/丙烯酸共聚微球,并在微球表面沉积金属Ag纳米粒子。讨论了引发剂用量、功能单体丙烯酸的加入方式以及用量对微球粒径和形态的影响,并研究了金属Ag纳米粒子的沉积过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微球形态规整,粒径分布均匀。金属Ag纳米粒子较均匀的沉积在微球表面。  相似文献   

15.
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体系在无乳化剂的条件下分别与少量的自制的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DBMEA)、N,N-二甲基,N-丁基,N-(3-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溴化铵(DBMPA)进行共聚,难过离子交换--电导滴定确定了两体系微球表面基团及粒子表面电荷密度,认为微球大小及表面电荷密度主要由引发剂浓度、共聚单体浓度、离子强度、St/BA主单体比及单体加料方式决定  相似文献   

16.
以磁流体颗粒为核,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用该微球作为种子,采用分散聚合法,以乙二醇/水为分散介质,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甲苯为制孔剂,进行二乙烯苯-丙烯酸-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最终合成了粒径大小均匀、具有强磁响应性的多孔聚苯乙烯磁性微球.  相似文献   

17.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Fe3O4,γ-Fe2O3等)因具有尺寸小、超顺磁性和低毒性等特点,已经引起了生物化工、医药工业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表面非常光滑的球形结构。近年来,已经制备出了平均粒径在10~2.5×105 nm之间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在生物医药、食品工程和污水处理等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应用,特别是在污水处理和酶固定化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和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磁性壳聚糖微球的改性方法及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Fe3O4磁流体存在的条件下,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在醇-水体系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具有p H值敏感和温度敏感性的磁性高分子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等考察了双敏感磁性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得磁性微球的粒径约为1.5μm。研究了双敏感磁性微球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动力学性能,36 h时的平衡吸附量为565.6 mmol/g。吸附过程具有Freundlich等温吸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以马来酸酐和2,6-二氨基吡啶反应得到的产物N-(6-氨基-2-吡啶基)马来酰胺酸作为功能基单体,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聚乙二醇4000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存在下进行无皂乳液共聚合反应包裹磁性Fe3O4,制备了表面同时具有羧基和氨基的双官能化高分子复合磁性微球。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技术对所得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种类、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参数对聚合物包裹磁性Fe3O4的影响。以AIBN为引发剂,Fe3O4、单体、交联剂比例为1︰1︰5,聚合反应时间6 h所得的复合磁性微粒具有较好的形貌、磁响应性能和94.3%的包裹率。  相似文献   

20.
以聚乙二醇、甲苯-2,4-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合成了聚氨酯(PU)大分子单体。在Fe_3O_4纳米颗粒存在下,以苯乙烯、PU大分子为单体,以乙醇/水为分散介质,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了Fe_3O_4/P(St-PU)磁性微球,并探讨了分散剂用量、PU大分子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对磁性微球粒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U大分子单体用量和分散剂用量的增加,磁性微球的平均粒径和分散系数都随之减小;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磁性微球中铁元素(或Fe_3O_4)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聚合物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磁性微球的耐酸性依次增强,磁响应性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