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是目前世界上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本文针对 ISDN 本身的技术特性,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性地提出了 ISDN 资费的内容、结构,并从理论上提出了确定 ISDN 资费水平的两个方法:首先从信息角度构造了 ISDN 资费形成模型;其次,从投入产出角度,通过对 ISDN 折旧年限的确定,对 ISDN 资费水平的基础——成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生产效益最大化模型,介绍了如何将此模型应用于湖南省数据通信业务发展中,并就最佳效益与最佳用户结构进行了研究,最后就湖南省下一步数据通信业务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我国移动电话业务资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移动电话业务的成本,提出了移动电话业务的资 工指出主叫单向收费是我国移动电话资费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通信业统计资料,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手机资费方案、具体计费形式以及通信市场情况为基础,结合200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所给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手机资费"套餐"的评价模型以及优化递推模型,并利用matlab求出了各模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5.
传统PSTN与VOIP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电信级应用的角度对传统PSTN和VOIP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交换方式、信令、寻址、路由四个方面对PSTN与VOIP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可直观地看出IP电话在交换技术、带宽占用、系统开放性、通信成本、系统灵活性等诸方面优于传统的PSTN,通过对IP电话与PSTN资费对比,阐述了VOIP价格的竞争力。并给出了用户、IP电话营运商、IP电话技术等几个要素循环互动的模型,VOIP将成为长途通信的主流应用,PSTN与VOIP将逐步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作流作业跨数据中心传输产生高额流量费用的场景,对跨地理分布数据中心工作流作业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建模,使用启发的贪心思想提出了MCCD算法,并将本文算法与常见的几种资源分配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在跨地理分布数据中心的工作流作业中,可以有效降低用户通信流量资费平均达40%,对于降低用户跨地理分布数据中心的通信资费有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华为3Com公司面向行业、氽业用户开发的Quidway XE 7000系列IP语音服务器产品.是基于其独有的V20lP理念和业务模型的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可将企业内部的通信业务(传统用户交换机、即时消息、电话/视频/数据会议)进行整合,以实现企业内部各种业务之间的相互融合.满足行业和氽业的IP业务融合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载协作通信中由于中继的自私行为会导致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用卡社交网络用户信任度评估的最优中继选择算法。首先,建立一个综合社交网络和物理层的D2D中继协作双层模型,模型刻画了车辆节点人为属性。再从业务需求节点角度,利用信用卡风险评估方式对中继用户的信任度进行评估,并通过决策论对用户进行信任等级划分;从中继用户的角度,对信任度较好的用户进行激励补偿。最后,筛选出信任度高价格合理的最优中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仅对积极中继用户进行选择的算法,该算法的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率提高了10%左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方案的资费标准以及2006年中国电信业务统计数据的研究,确定了不同通话项目在全国的比例,进而给出了手机套餐资费的基本计算式;通过费用比较分析,给出了不同方案下,不同用户的选择标准;利用弹性理论,对收取年租金是否合理进行了探讨,对电信收入不低于10%的定价方案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电信及具有垄断竞争性的企业制定定价模型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联邦学习中,多个数据拥有者可以联合训练一个高质量模型,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且能实现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然而,目前的联邦学习存在模型泄露、训练结果无法验证以及用户计算和通信代价较高等问题。对此,提出了面向联邦学习的隐私增强可验证安全聚合方案,实现了用户数据和模型参数的隐私保护,训练结果的可验证性,且大幅降低了用户的计算开销和通信代价。所提方案采用同态加密算法处理浮点运算,基于线性同态哈希函数验证聚合结果的正确性,其中部分用户掉线不影响最终的聚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有较小的计算开销,且有效提高了训练模型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1.
按照电信管理网的管理信息模型建模思想,将智能网中的用户数据抽象成被管理对象类,采用GDMO描述方法为用户数据建立面向对象的语义数据模型。在对用户业务进行描述时,引入了新的描述业务数据上可施加的操作并引入了一阶谓词逻辑来描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结构及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移动云计算中切换用户的服务质量,对基于移动代理的切换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机制下用户切换和接入控制问题,在切换业务占优的接入控制模型下,根据不同业务效益的差异建立效益函数,利用业务总效益最大原则提出了一种能保证切换用户可靠通信的接入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接入控制算法不仅能保证用户在切换时的通信可靠性,而且还能最大化系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据’98国际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及应用展览会上的信息,我国数据通信网络建设及应用业务开展4年多来,用户增长率几乎连年保持在100%,全国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用户总数已达到82万户。权威人士分析,在未来几年内,我国数据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业务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通信GPRS业务用户的流失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对预测中常用三种算法的优劣势进行了比较,选取能很好处理0/1分类问题的逻辑回归算法,并基于逻辑回归算法建立了GPRS业务流失预测模型.提取了广东省移动公司GPRS业务用户流失概率最高的前5%和10%用户,通过查准率、查全率和提升率这三个指标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该模型定位流失用户的准确率和确定流失用户的覆盖率都是相当高的,说明其能对GPRS套餐使用客户的流失情况进行有效地预测.另外,通过把利用逻辑回归算法与利用决策树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充分说明了利用逻辑回归算法建立的GPRS业务流失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更具优越性.最后,根据该模型解在决实际预测问题中的效果,进一步验证了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主用户的通信质量和提高次用户的频谱利用率,提出了次用户间协作检测以及主用户和次用户协作通信的多信道认知无线电模型。模型中,次用户协作检测到主用户存在时,能够在所有子信道中使用半个帧协作主用户通信和剩下半个帧传输自身数据;通过联合分配次用户和功率,在保证主用户通信质量的同时,最大化次用户吞吐量。仿真表明:相比传统的非协作模型,提出的协作模型能够使主用户和次用户的吞吐量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节点泄露和用户关联数据泄露,研究了云存储环境下数据泄露的发生及其传播,建立了数据泄露及传播模型。提出了由数据泄露造成的用户不满意度和由运营成本造成的云存储服务提供商不满意度的度量方法。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种以降低数据泄露率和运营成本的云存储优化模型。在仿真平台上的实验表明,优化后的数据存储分布能满足所有用户对泄漏率的要求,系统的泄漏率和运营成本均有明显的下降,且用户和云存储服务提供商的不满意度几乎降为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几种通信业务的QoS需求,研究了HSDPA中非实时业务模型采用的调度算法,对多种调度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提出了具有最小吞吐量保证的比例公平调度算法.对多速率业务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QoS保证的速率控制调度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用户速率保证以及时延保证上具有较好特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机器类通信典型应用的主要特征,建立4类系统级业务模型,分别是静止模型、扩展静止模型、随机游走模型、移动模型,并给出各模型中突发数据和信令开销的估计和预测办法.该预测办法可评估不同应用场景下海量机器类通信终端接入网络时运营商面临的承载压力,据此可导出合理的网络规划和优化策略,以提升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5G网络时变的数据流量负载,同时满足5G低时延业务需求,提出基于Benders分解的用户面功能(UPF)部署与流量调度多阶段规划算法,以实现边缘网络环境下5G核心网用户面的动态部署.以最小化边缘服务器能耗、UPF部署成本及用户面数据时延为目标,考虑部署决策的延迟影响,建立UPF部署和流量调度多阶段规划模型.用Benders分解算法,将模型分解为UPF部署主问题和一系列流量调度子问题,交替迭代求解主问题和子问题,以获得最优的UPF部署和流量调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求解精度的同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与逐阶段求解方法和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的启发式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分别节省了10.4%和5.1%的总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联网信息非交互式通信方法及系统模型,通过Diffie-Hell-man密钥协商协议和RSA签名认证,将区块链技术的分散网络特性应用于物联网通信中的去中心化,实现了物联网用户间端到端的安全通信,同时也保证了对第三方可信任机构的低依赖和解决IOT数据兼容问题,有效减少了物联网系统的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