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氧树脂包裹超微铁磁性复合粒子电磁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相微乳液方法制备了环氧树脂(EP)包裹超微铁磁性复合粒子。用SEM、XRD进行了微观结构的表征,进行了复介电常数(ε=ε′-jε″)和复磁导率(μ=μ′-jμ″)的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粒子呈EP包裹α Fe结构;它能有效阻止超微铁粒子的氧化。随着复合时ATPU用量的增加,复合粒子的密度减小。ε和μ均随ATPU用量的增大而减小。ε′、μ′和μ″均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当ATPU用量<2.32%时,ε″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但当ATPU用量增大,ε″随频率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壳层均匀、包裹致密的单分散P(St-co-AA)/Fe2O3亚微核壳粒子。用XRD、TEM和FESEM表征了该类粒子的物相、形貌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核壳粒子,其壳层为Fe2O3晶粒,且均匀地包裹在乳胶粒子表面形成草莓状结构;改变FeCl3溶液的用量和重复包裹次数能方便地调节P(St-co-AA)/Fe2O3亚微核壳粒子的壳层厚度。可通过煅烧法用该核壳粒子来制备形状完整的单分散亚微中空磁球。  相似文献   

3.
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苯乙烯为共聚单体,采用多步种子乳液聚合与碱溶胀的方法制备了中空聚合物乳液微球,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了复合乳液的微相形态,着重研究了核层乳胶粒的制备过程及其影响规律,以及对中空聚合物微球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层甲基丙烯酸(MAA)用量在10%~30%,乳化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8%~1.2%,通过饥饿态进料的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可制备粒径均一核层乳胶粒,可用于制备理想结构的中空聚合物微球。  相似文献   

4.
羰基铁/酞菁钴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酞菁钴(CoPc) 和羰基铁的原位复合, 制备出稳定的铁/酞菁钴复合粒子。XRD、SEM、TG 和DTA 的表征表明: 复合粒子的结构、形态和组成与采用的制备方式有关。分解时, 羰基铁的浓度越低, 复合粒子的粒径越小。CoPc 和羰基铁的混合液回流, CoPc 用量不小于6. 7% (质量分数) , 可得以铁为主、粒径1. 20 Lm ±0. 10 Lm、密度3. 664 g/cm3 、CoPc 完全包覆的铁/酞菁钴复合粒子。CoPc 的完全包覆提高了复合粒子中超微铁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高羧基含量的多层核/壳聚合物微球,然后用氨水对其进行碱处理,形成了粒径均一且内部具有空腔结构的聚合物微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核壳微球上的官能团进行分析;结合电导滴定曲线及Zeta电位值对聚合物微球亲水核/疏水壳的结构进行确定。研究了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量和碱处理过程中的碱酸摩尔比对微球粒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多层核/壳和聚合物中空微球的粒径及空腔直径均随SDS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碱酸摩尔比的增加有利于聚合物微球体积的膨胀,所得中空微球粒径及空腔直径均随碱酸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大。控制乳化剂用量为0.01~0.03 g,碱酸摩尔比为1.0~2.0,可制得粒径为355~790 nm、空腔为118~450 nm的聚合物中空微球。  相似文献   

6.
采用脉冲微孔喷射法(POEM)成功地制备出粒径分布范围小、圆球度高、外观形貌一致的Al-70%Sn(质量分数)核壳结构粒子。探究了粒径大小、过热度及气体氛围对粒子内部形貌的影响,结合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及冷却速率模拟计算,探讨富Al相为核心和富Sn相为壳层的核壳结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大,粒子由非核壳结构向液珠朝核心聚集型、规则核壳型及核心偏离圆心型的核壳结构转变。采用切面修正方法计算了规则核壳结构粒子核的真实体积分数,发现核的真实体积分数随着液相分离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该方法可用来估算规则核壳结构粒子发生液相分离时过冷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为核、苯乙烯单体为壳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核壳结构的聚合物微球。采用碱酸分步处理的方法,将富含羧酸的微球内核充分离子化,通过溶胀离开微球,得到高分子中空微球。通过种子制备阶段乳化剂用量的控制可调控最终中空微球的粒径,并获得两种不同粒径的中空微球(分别为551nm和156nm)。将两种高分子中空微球分别与聚硫橡胶共混,制备出相应的聚硫密封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电子拉力机对其结构、形貌、成分及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中空微球粒径分布均匀,中空度较高。添加高分子中空微球可以降低密封剂密度,同时提升其力学性能。相比较而言,粒径较大的高分子中空微球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界面接枝聚合法成功制备了粒径与壳厚均匀、可控的SiO2/PMMA核壳粒子及PMMA微胶囊.研究发现,单体用量是影响聚合物壳层厚度的重要因素,随MMA用量增加,SiO2/PMMA核壳粒子壳层变厚,其由单纯化学键转向化学键与物理缠结并存.当MMA用量超过SiO2总表面所能消耗的单体最大值时,MMA将均相成核,形成的聚合物乳胶粒子与核壳粒子并存于反应产物中.TEM、FTIR、DLS分析结果表明,PMMA外壳通过共价键锚固在SiO2表面,实现了对其的包覆,证实了核壳结构、空心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以阳离子PS微球为模板, 钛酸四丁酯为钛源, 氨水为催化剂制备中空TiO2微球, 通过物理共混法将中空TiO2微球引入到聚丙烯酸酯薄膜中, 考察了中空TiO2微球的空心粒径及用量对复合薄膜光反射性、导热系数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空TiO2微球的引入可显著提升聚丙烯酸酯薄膜的各项性能, 中空TiO2微球的空心粒径和用量对复合薄膜的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中空TiO2微球空心粒径和用量的增加, 复合薄膜的性能基本呈现先提升后降低的趋势, 其中当中空TiO2微球空心粒径为300 nm、用量为1%时, 所制备的复合薄膜保温性能和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iO2/SiO2复合中空纳米纤维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出复合中空 TiO 2/ SiO 2纳米纤维。用动态热分析仪、 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和 X射线能谱仪等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 , 得到的产物为复合中空TiO 2/ SiO 2纳米纤维 , 以非晶 SiO 2为外壳 , 内壁由粒径为 50 nm的晶态 TiO 2粒子组成 , 复合中空纳米纤维平均直径 2μm , 长度 > 100μm。讨论了复合中空纳米纤维的形成机制 , 复合纤维在烧结过程中 , 芯层 TiO 2纳米粒子向外表面扩散 , 与壳层 SiO 2粒子形成新化学键 , 得到复合中空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11.
中空玻璃微珠粒度分布分形特征及其与空隙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空玻璃微珠粒度分布分形特征与空隙率的关系,测量了6种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度累积分布,用统计学概念与分形理论分别考察了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度分布法则及其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中空玻璃微珠粒度累积频率与相应的上限粒径的对数值有良好的线形关系,粒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法则;各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度累积频率与粒径与最大粒径比值的双对数值呈线形关系,相关系数在0.95~0.98之间,强的相关表明各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是客观的;随着中空玻璃微珠粒度分布分形维的增加,其空隙率减少。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酚醛泡沫(PF)的力学性能,通过模压成型制备了中空玻璃微珠(HGB)增强的PF复合材料,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和燃烧试验研究了HGB用量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增强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HGB质量分数为树脂的10%时,增强PF的压缩比强度和压缩比模量达到最大值;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HGB增强PF的压缩比强度和压缩比模量提高幅度较大。热重分析和垂直燃烧试验表明:HGB的加入降低了PF的热降解速率,使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阻燃性能略有下降。SEM、FTIR和EDS分析表明:HGB增强PF的破坏方式为泡孔受挤压破碎,并最终导致HGB脱粘或刚性破碎。HGB增强PF的泡孔密度增加、泡孔直径变小,HGB表面与树脂基体间界面粘结状况良好,在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  相似文献   

13.
以碳酸钙、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空心玻璃微珠、氧化锌为颜填料,以苯丙乳液为主成膜物,制备出的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涂料,其常规性能符合外墙涂料的相关标准要求。研究了添加碳酸钙、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三种填料及复合添加四种填料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碳酸钙、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可提高涂层隔热性能;复合掺入碳酸钙、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空心玻璃微珠可进一步提高涂层隔热性能。掺加15%碳酸钙、7%金红石型二氧化钛、5%氧化锌和8%空心玻璃微珠时,隔热温差为7.9℃,导热系数为0.0767W/(m·K),具有明显的保温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填充质量比的改性空心玻璃微珠(HGB)/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压缩准静态实验。研究了改性空心玻璃微珠不同填充量对复合材料密度、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的影响, 并分析其应力松弛。实验发现, 材料的各项数据随填充比增加均有所降低。空心玻璃微珠的填入使材料表现出脆性破坏, 但破坏前有较大的变形, 破坏后回弹率大, 说明玻璃微珠的填充增强了材料的弹性。HGB/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应力松弛现象, 且填充比越高, 应力松弛速率越大, 可见HGB/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黏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空心玻璃微珠涂料反射实验、隔热实验和SEM分析研究空心玻璃微珠用量对涂料反射和隔热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空心玻璃微珠的适宜添加量为25%,反射率能达45%-65%,能降温9℃;涂料反射隔热性能主要是由空心玻璃微珠对太阳光具有反射和阻隔作用引起,其次还与空心玻璃微珠在涂层表面的排布有关。在空心玻璃微珠用量为25%时,空心玻璃微珠在涂层中形成由无数空腔形成的致密的阻隔层来反射太阳光和阻止热传导。  相似文献   

16.
分别研究了用镀银玻璃微珠,炭纤维和镀银玻璃微珠/炭纤维复合填料填充的硅橡胶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在2.6 GHz~3.95 GHz频段内,镀银玻璃微珠填充量越大,导电硅橡胶的电磁屏蔽效能越高,镀银玻璃微珠填充量为180份时,样品的屏蔽效能的峰值为-115.2 dB。添加少量炭纤维能够提高镀银玻璃微珠/炭纤维复合填料填充橡胶的电磁屏蔽性能,当炭纤维添加量增加到20份时,镀银玻璃微珠/炭纤维复合填料填充硅橡胶(镀银玻璃微珠填充量120份)的电磁屏蔽效能峰值达到-82.0 dB,高于填充量为150份的单纯镀银玻璃微珠填料样品的电磁屏蔽效能,并且能够提高导电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并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通过均匀沉淀法,将NiO 复合于玻璃微球表面,制备了纳米NiO/玻璃微球复合粒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结果表明,经过共沉积后,在玻璃微球表面生成一层具有面心结构的NiO 层,晶粒尺寸大约为14 nm,这些纳米NiO粒子以丝状胶连的形式附着于玻璃微球表面形成镀层。能谱分析(EDS) 结果显示,纳米NiO粒子在玻璃微球表面形成了分布均匀的镀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表明,所制得的纳米NiO/玻璃微球复合粒子在近红外和远红外波段都表现出良好的红外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18.
以苯丙乳液为成膜剂,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中空玻璃微珠为功能隔热填料合成新型的隔热涂料。结果表明,用硅烷偶联剂预处理中空玻璃微珠后涂料附着力能提高1个级别;涂层导热系数随中空玻璃微珠粒径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径为58μm左右时导热系数比其它粒径制得涂料的导热系数降低6%~28%;随涂膜厚度的增加,隔热效果增强,但当涂膜厚度增大到0.3mm时,继续增加涂膜厚度,隔热效果几乎不再增强;当中空玻璃微珠含量小于10%时,热反射率随中空玻璃微珠在隔热涂料中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超过10%后,热反射率增加速率减缓,当达到12%时,涂料的热反射率值最高,继续增加玻璃微珠含量,热反射率几乎不增加。  相似文献   

19.
Aim: The current communication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ollow floating beads of gliclazide. The primary effect of this drug is to potentiate 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release from pancreatic islet-β-cells by induction of a decrease in potassium efflux from these cells. Because of the poor aqueous solubility, its absorption is limited. Thus, an attempt was made to improve its release profile.

Methods: The hollow drug-loaded alginate beads in combination with low methoxyl pectin and 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 (HPMC) were prepared by a simple ionotropic gelation method. The beads were evaluated for particle size and morphology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spectively. Mucoadhesion test was done using goat stomach mucosal membrane.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liclazide-loaded hollow beads were studied in 0.1?N HCl (pH 1.2) and phosphate buffer (pH 5.8).

Results: The developed beads were spherical in shape with hollow internal structure and had a particle size in the range of 0.730?±?0.05 to 0.890?±?0.03?mm. The incorporation efficiency of alginate -pectin beads was higher than alginate -HPMC beads.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ed stable character of drug in the drug-loaded hollow beads and revealed the absence of any drug -polymer interactions. The beads remained buoyant for more than 12?h. The drug release from beads followed Fickian diffusion with swelling.

Conclusion: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developed beads containing gliclazide could enhance drug entrapment efficiency, reduce the initial burst release and modulate the drug release.  相似文献   

20.
玻璃微珠表面处理对LDPE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Inst ron 材料试验机, 于室温下考察了玻璃微珠含量及其表面处理对填充低密度聚乙烯复合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Ec) 随着微珠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屈服强度(RyR ) 变化不大, 而断裂强度(RbR )、断裂应变(EbR ) 和断裂能(E bR ) 则减小;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微珠表面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的填充体系的E c、RyR 和RbR 稍高于未作表面预处理的复合材料; 对于EbR 和E bR , 两体系之间的差异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