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平碉楼是中国近代乡土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外观屹立于中国的南方小城--开平.2007年6月28日第31届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开平碉楼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碉楼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以及开平碉楼对当下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有什么意义,这些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客.  相似文献   

2.
结合开平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了开平碉楼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建筑特征,并分析了开平碉楼与区域环境之间的联系,指出开平碉楼的建筑设计符合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广东粤中开平地区的近代碉楼建筑的历史背景的分析,检讨了开平碉楼所呈现的异域建筑样式与地方建筑传统技艺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开平市,面积1659平方公里,人口68万,是著名的碉楼之乡。经开平市人民政府普查登记,现在册的碉楼有1833座。2001年6月,开平碉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开平碉楼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根据开平市政府于2004年5月13日《关于请中国建筑学会授予开平市“中国碉楼之乡”称号函》的意见,中国建筑学会于2004年5月28日在京组织业界著名专家,就碉楼之乡称号认定召开了座谈会。开平碉楼数量众多,建筑精美,风格多样,保存完整,在国内外实属罕见。为了更好地宣传开平碉楼,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营造全社会保护建…  相似文献   

5.
叶娟 《建筑知识》2014,(3):166-167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开平碉楼需要静态武建筑本体保护,更需要赋予其新生命力的活化利用保护,让其内涵和价值能得以延续。本文将着重研究民众参与的开平碉楼活化利用模式,让活化利用与遗产保护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薛婧  段威 《建筑创作》2020,(1):91-97
碉楼起源于明清时期,在5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受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碉楼承载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呈现出多样的建筑风格。开平碉楼产生与发展的时期特殊,深受多元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防御性的基础上又呈现出独特的景观价值,是中国乡土建筑与西方建筑风格的融揉。碉楼作为聚落的一部分与山水林田和谐交融,是防御危机与守望风景的载体。本文试从聚落空间、建筑样式、景观风貌三个层面出发,分析开平碉楼的发展过程,总结出开平碉楼聚落的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开平碉楼建筑测量以及建筑本体保存状况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开平碉楼普编存在楼面开裂、墙体开裂、天花钢筋外露、门窗缺失、木楼梯缺失、栏杆缺失、立面附生大量植物等亟待处理的问题,最后结合碉楼单体实际修缮工程,对碉楼各部分问题提出了修缮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开平碉楼作为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开平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也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开平碉楼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经开平市人民政府普查登记在册的有1833座。开平碉楼虽历经风雨,却风采依然,其建筑造型和风格,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堪称为岭南近代侨乡建筑文化和艺术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开平碉楼是积极防御与攀比炫富的矛盾统一体,是艺术和美的化身,具有防御性、炫耀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兼容性等文化特征。一、防御性我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曾说:“居必常安,然后求美。”也即是说,建筑首先要满足人们安全的需要。开…  相似文献   

9.
开平碉楼与村落—自力村碉楼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介华  张冯娟 《华中建筑》2009,27(1):249-251
开平位于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距广州110km,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艺术之乡和碉楼之乡,在十九世纪初期,广大侨胞为了防洪防匪,保护侨眷安全,纷纷兴建居守兼备的碉楼,现存1833座。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力村碉楼群建筑精美,  相似文献   

10.
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开平的遗产给人以自然质朴的乡间美与历史感,如何保护开平的遗产,而不至于出现如中国其它景点那种过渡商业化的行为,或者出现建设性的破坏?这是摆在开平当地政府和文物管理、旅游开发部门面前的一道需要长期面对的难题。本文将以开平赤坎镇一处建筑——巴黎大旅店为例,探讨一个合理活化历史建筑的方案,使之既能发展地方经济,又能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1.
王鲁民 《新建筑》2006,(5):54-58
中国近代史上中西建筑文化融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以中国传统建筑为本体的吸纳西方建筑技术、纹样和造型特征的途径;一种是基于西方建筑观念,以西方建筑为本体的吸纳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特征和装饰纹样的途径。这两种途径,从文化学立场看,均显示出中国传统的把建筑视为塑造人们起居格局并建构社会秩序的工具的观念具有深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中西传统建筑结构的宏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武生 《华中建筑》2002,20(2):88-91,103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代表,而西方传统建筑以石构力代表。中国传统的木构体系由于耐久性、防火性不好而使流传至今的传统建筑不多,而西方传统建筑则不同,建筑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传统建筑之不能持久深恶之,并为中国传统建筑不能砖石化深感遗憾。然而,从结构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传统中国建筑与西方同期建筑相比是相当先进的,其优点也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在对待传统建筑上面完全不必厚西薄中。而对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视角下的分析,亦有助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建筑。  相似文献   

13.
王敏  沈彬 《城市建筑》2014,(26):125-125
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现代思维看似格格不入,实则有许多共通之处。雕塑和建筑作为体现时代意志、传承民族文化的艺术创造形式,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艺术瑰宝。本文将西方现代与中国古典的建筑、雕塑进行了比较,寻求其内在的共通交融之处。  相似文献   

14.
杨涛  ;滕军红 《新建筑》2014,(4):94-96
1840年以来,中国建筑受西方Archjteeiure的影响颇深,既未彻底揭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问题,又缺失对西方Architecture观念的甄别与质疑。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要在现代中国探索出真正的“中国现代建筑”——既不是传统,也不是Architecture,更不是两者的“混搭”。在传统与西方道路上走不通的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索恰恰表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探索该“破题”了,“中国现代建筑”该“破土而出”了。  相似文献   

15.
李根 《山西建筑》2008,34(15):46-47
根据中西方城市建设、园林规划及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西方建筑与城市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缘由,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则主要突出人的中心地位,视自然为对立物。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大学起源和演变进行比较,着重分 析了中西方校园建筑的差异。中国学校建筑传统上有大门和围 墙,以行政领导和教师为中心,显示出一种封闭的人文意味。而 西方校园则为开放式,面向社会,强调个性和交流。在当今知识 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重组校园的结构和空间,创造 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新校园空间。  相似文献   

17.
卢洁峰 《建筑创作》2009,(5):166-169
吕彦直(1894~1929)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他应征设计和建造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开创了将先进的西方建筑技术和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结合为一体的先河,使之成为地标性的建筑物、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本文试图绕到这个"里程碑"的背后,从吕彦直的家学渊源入手,寻找理解其建筑思想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浙江是受西方近代建筑影响较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保留和继承了该地域传统的营建特征与技术工艺。目前,浙江中西建筑的实物与文献的可依存度较高,但是仍有必要在营造样式与艺术倾向上进行梳理。本文基于浙江近代建筑风格的比较实证,论述其对浙江近代中西交融样式的承载特征,讨论其形制格局的演进与建筑细部的更替,进而提出西方营建形式对浙江近代建筑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中国建筑师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应该认真研究民族建筑的空间持征,创造出适合中国人自己的建筑.本文试就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特性,从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空间与时间的同化和建筑空间的情景相融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现代建筑不同,中国现代建筑的引进与发展,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抵抗、交融有关,又与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有关。在现代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对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成为中国社会反思现代性、反思现代化、进而为未来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经验与教训的重要途径,在DOCOMOM0理念正式进入中国的背景下,2013西安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大会的召开对推进我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事业将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从国际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新进展、现代主义东渐和现代建筑遗产的界定、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多元视角、不同进程共同遗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会议学术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