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乙酸乙烯酯为接枝单体,制备了红薯渣接枝乙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通过IR及SEM等测试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红薯渣接枝乙酸乙烯酯聚合反应过程中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红薯渣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关联出在低引发剂浓度下,接枝聚合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g∝K[M]~(0.37)[AGU]~(0.57)[APS]~(0.28)。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引发体系引发温敏性聚(N-乙烯己内酰胺)(PVCL)与海藻酸钠(SA)的接枝聚合反应,其中偶氮二异丁腈(AIBN)做引发剂时接枝效果最好。在AIBN作引发剂情况下,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因素对接枝率(G)及单体接枝效率(G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IBN浓度为6×10-3mol/L,反应时间为5h,原料配比m(VCL)∶m(SA)为2∶1时,接枝效率达到最大。利用红外光谱技术以及热重分析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浊度研究表明,接枝共聚物具有较好的温敏性。  相似文献   

3.
SEBS-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甲苯溶液中进行丙烯酸(AA)接枝SEBS树脂。经红外光谱和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表明,丙烯酸已接枝到SEBS树脂上。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聚合物接枝率、单体接枝效率等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接枝反应的适宜条件:温度为90℃,引发剂用量为聚合物的10%,丙烯酸用量为5mL,时间6h~8h。  相似文献   

4.
[Mn(H2P2O7)3]3-引发淀粉-MMA-VAc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林晖  唐尧基  丁马太 《功能材料》2006,37(11):1778-1780
以焦磷酸锰络阴离子[Mn(H2P2O7)3]3-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醋酸乙烯酯(S-MMA-VAc)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及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pH值、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单体比例等因素对接枝率(G)和接枝效率(GE)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同时发现,该反应中均聚物及MMA-co-VAc共聚物的生成不仅可由引发剂直接引发,还可能因淀粉自由基或淀粉接枝物自由基的链转移而引发.  相似文献   

5.
淀粉与丙烯酸乙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乙酯(EA)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体系的自由基引发反应规律.实验结果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单体浓度1.4939mol/L,引发剂浓度0.0293mol/L,AGU浓度1.1075mol/L,硝酸浓度0.02 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在以上的反应条件下,转化率(C)可达98.64%,接枝率(G)可达34.92%,接枝效率(GE)可达74.55%.通过对接枝共聚产物的红外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DSC分析及电镜扫描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A与淀粉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6.
丙烯酰胺-阳离子瓜尔胶的低温接枝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酸铈铵引发阳离子瓜尔胶与丙烯酰胺的低温(10℃)水溶液接枝聚合,重点研究单体与引发剂浓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佳聚合条件。实验表明,阳离子瓜尔胶与丙烯酰胺的聚合速度明显快于未改性瓜尔胶;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转化率、接枝率逐渐增加,接枝效率高达95%;进一步增加单体浓度(>1.3 mol/L),转化率、接枝率下降速度较快,接枝效率下降缓慢;随着引发剂浓度增加,转化率和接枝率增加到最大值,而引发剂浓度继续增加(>3.3×10-4mol/L),所有接枝参数下降。红外光谱图和热失重数据证实发生了接枝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7.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将丙烯酸(A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混合单体与医用纱布进行非均相接枝共聚,讨论了聚合温度和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及配比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对接枝后的纱布进行保水性测试,发现在医用纱布上接枝含亲水性基团的丙烯酸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混合单体,可以改善纱布的吸湿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8.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尼龙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引发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醇溶性尼龙在乙醇中的接枝共聚反应 ,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氧化后的木薯淀粉为接枝骨架,制备了氧化淀粉-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考察了氧化剂浓度对黏度及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剂浓度为0.04mol/L,引发剂浓度为9×10-3mol/L,单体浓度为1.0mol/L,反应温度为65℃,反应3h时,反应体系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利用紫外辐照法在聚乙烯(PE)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接枝上丙烯酸甲酯(MA)以改善隔膜的润湿性,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辐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SEM观察和接触角测定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分析。在纯MA单体溶液中,引发剂二苯甲酮(BP)浓度为0.02g/mL,辐照90s接枝率达到68.9%,接触角从原膜的46°降低到12°。  相似文献   

11.
PP无纺布接枝NVP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P无纺布为基材,以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为单体,采用热接枝聚合方法,重点考察了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含量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通过热接枝方法可将NVP单体接枝在PP无纺布上,使其具有亲水性,提高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可增加接枝率;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在低,高温阶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聚乙烯(PE)膜表面接枝丙烯酸(AA)以改善其亲水性。系统地讨论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各影响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表面水接触角等物理手段来表征接枝膜的表面结构、亲水性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PO能成功引发丙烯酸接枝PE膜,接枝改性后PE膜亲水性有了明显的提高。采用了3种比较直观的常规评价方法对PE膜接枝改性前后的血液相容性进行初步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接枝AA后的PE膜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较弱,对血细胞的破坏程度明显减小,其抗凝血性比未接枝改性膜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种光引发剂引发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聚合,IR光谱分析表明了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生成,考察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引发接枝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不饱和硅烷熔融挤出接枝聚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熔融挤出法对低密度聚乙烯进行硅烷接枝,然后在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存在进行水解交联,对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和交联样品的凝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接枝单体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主要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合成了ATRP引发剂,利用合成的ATRP引发剂进行ATRP活性聚合,成功地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聚合物PMMA。利用红外(IR)、透射电镜(TEM)、热重(TGA)以及核磁共振(NMR)表征接枝的碳纳米管,考察了碳纳米管用量对碳纳米管/PMMA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表面成功接枝聚合物PMMA,PMMA的力学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The synthesis of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brush from the surface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core-shell structure), from initiator moieties anchored covalently to the nanoparticles, via room temperatur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is described. The surface-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from a surface-confined initiator containing a 2-bromoisobutyrate moiety with Cu(I)Br/PMDETA catalytic system. The initiator moiety was covalently anchored to the nanoparticles via a two step modification reaction scheme. Controlled polymerization was observed if ethyl-2-bromoisobutyrate (2-EiBrB) was added as a free/sacrificial initiator. A linear increase of molecular weight and a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PMMA formed in solution, provide evidence for a controlled surface-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leading to surface-attached polymer brush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grafted PMMA provides good stability and dispersibility for the nanoparticles in organic solvents.  相似文献   

17.
原位聚合法制备吸水膨胀天然橡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过硫酸铵/硫代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丙烯酸和氢氧化钠单体在天然胶乳乳液状态下发生原位聚合,同时接枝到天然橡胶分子链上,制备出高吸水倍率的吸水膨胀天然橡胶。通过研究具体条件对单体接枝率和产品吸水倍率的影响,得出制备吸水膨胀天然橡胶(WSNR)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0℃,引发剂用量为总固体质量的0.7%,反应时间1.5小时,单体与橡胶的用量比为1.0∶1.0,交联剂用量为2.0×10-4mol。在此条件下,单体最高接枝率和产品最高吸水倍率为49.8%和584.7倍。红外谱图分析表明丙烯酸钠已接枝到天然橡胶的分子链上;热重测试分析表明接枝丙烯酸钠后的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纳米二氧化硅(SiO_2)表面,得到氨基化的SiO_2,再通过溴异丁酸缩水甘油酯与氨基的开环反应,在SiO_2表面同时键接了开环聚合(ROP)的引发剂-OH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引发剂-Br(SNPs-fOH/Br)。以SNPs-f-OH/Br为引发剂,分别进行ROP和ATRP,在纳米SiO_2表面接枝了聚己内酯(PCL)和聚苯乙烯(PS)混合聚合物刷(Mixed brush)。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失重、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对所得到的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聚合物刷成功接枝到了纳米SiO_2表面,通过控制聚合时间可以控制2种接枝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本方法为纳米粒子表面接枝混合聚合物刷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生物酶催化UHMWPE纤维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催化剂,在H2O2存在下,氧化邻甲氧基酚形成自由基,引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达到其表面改性的目的。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表面接枝的最佳条件:反应时间为1.5 h,H2O2的浓度为0.03%,邻甲氧基酚的浓度为0.5%。纤维单丝拔出实验结果表明,酶法改性的UHMWPE纤维/环氧树脂体系的界面粘结强度有明显提高,最大拔出强度比原纤维提高了69.8%。电镜扫描及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UHMWPE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并有新基团产生。   相似文献   

20.
铈离子引发壳聚糖与MMA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乙酸水溶液中,以铈盐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氮气存在下,壳聚糖与MMA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百分比及均聚物百分含量依赖于反应温度、时间和引发剂的浓度,但不依赖于单体的浓度。表观活化能为74.4kJ/mol。接枝物不溶于壳聚糖的溶剂,在丙酮中发生溶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