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吹塑薄膜雾度与流变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DSC、光散射和WLI等方法对吹塑薄膜制品的内部结晶情况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GPC和流变学方法对单组分及共混物熔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LLDPE/LDPE共混体系吹塑薄膜的总雾度主要取决于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与可恢复剪切应变参数(γ)呈开口向上抛物线函数关系,选择具有合适γ的LDPE树脂以及添加量是控制LLDPE/LDPE共混体系吹塑薄膜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以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MAG)为增容剂,制备了聚乳酸(PL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EMAG的共混物。采用SEM,DSC,WAXD等手段对PLA/LLDPE/EMAG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共混物中的EMAG起到了增容作用,使PLA/LLDPE/EMAG共混物的结晶能力减弱,分散相LLDPE在基体PLA中的粒径明显减小。Harkin’s铺展系数法计算结果表明,EMAG可在LLDPE中扩散并完全包覆LLDPE。实验结果表明,PLA/LLDPE/EMAG共混物的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均随EMAG含量的增加而提高,m(PLA)∶m(LLDPE)∶m(EMAG)=81∶9∶10时的PLA/LLDPE/EMAG共混物的伸长率可达227%,冲击强度可达32.0 kJ/m2,并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γ射线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辐照得到辐照LLDPE(xPE)。用xPE和茂金属LLDPE(mPE)分别与LLDPE共混改性制得抗穿刺LLDPE/xPE和LLDPE/mPE薄膜。利用DSC,GPC,SEM等方法分析了上述3种薄膜的抗穿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LLDPE/xPE薄膜,随xPE用量的增大,抗穿刺性能增强,当m(LLDPE)∶m(xPE)=80∶20时,抗穿刺力为14.4 N,较LLDPE薄膜提高了15.2%;抗穿刺能为268.0 mJ,较LLDPE薄膜提高了24.9%。对于LLDPE/mPE薄膜,当m(LLDPE)∶m(mPE)=90∶10时,抗穿刺力为14.5 N,较LLDPE薄膜提高约16.0%;抗穿刺能为288.7 mJ,较LLDPE薄膜提高了34.5%。xPE和mPE中含有的少量长支链有利于增强分子链间的缠结,提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从而改善LLDPE薄膜的抗穿刺性能,延长薄膜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市售滴灌带专用料树脂的分析,确定了滴灌带专用料树脂的技术指标。利用50 kg/h全密度聚乙烯中试装置生产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滴灌带专用料树脂,再通过共混制得了滴灌带专用料。为适应高速加工的要求,滴灌带专用料的熔体流动指数(10 min)为0.3~0.6 g、密度为0.928~0.940 g/cm3较适宜。利用GPC、13C NMR、流变和熔体强度测试等方法对滴灌带专用料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滴灌带专用料DGD-3的力学性能与市售Sabic专用料相当,但加工性能优于Sabic专用料。采用DGD-3专用料制得的滴灌带产品外观性能好、拉伸形变小于5.0%、爆破压力大于0.3 MPa、微孔水流量为3.3 L/h,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助剂配方后改性的技术方法,研制出用于生产透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专用料助剂配方体系ES.ES为有机成核剂/无机成核剂及常规助剂的复配体系.用其改性生产的透明LLDPE专用料的雾度降至13%以下,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亦有所提高.研究发现,成核剂颗粒的大小及其尺寸分布是影响其增透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比了三种不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组成的三层共挤流延膜以及各单层流延膜的雾度、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三层共挤流延膜的内部雾度略低于各单层流延膜的内部雾度之和,表面雾度与内外两层单层流延膜的表面雾度之和的一半相当;三层共挤流延膜的拉伸屈服强度与各单层流延膜的平均水平相当,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与各单层流延膜中的最大值相当;三层共挤流延膜的撕裂性能接近各单层流延膜的平均水平;三层共挤流延膜在穿刺破坏时的穿刺深度决定于各单层流延膜组成中穿刺深度最小的水平,三层共挤流延膜的整体耐穿刺强度不及各单层流延膜的平均水平;具有不对称组成的三层共挤流延膜从上、下两个表面穿刺测试时表现的耐穿刺性能不同,耐穿刺性能很可能与被穿刺表面的摩擦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的韧性,尝试加入其它高分子材料与HDPE进行共混改性,先制成专用料,然后吹塑成薄膜进行表征分析。先通过拉伸实验测试得出LLDPE、PP共混改性HDPE效果较好;通过落标冲击强度和雾度确定改性韧性的最佳比例,最后经红外光谱(IR)研究薄膜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在最优配方(30%LLDPE+HDPE+10%PP)下,最优配方生产薄膜的抗冲击强度提高22%,雾度下降20%,薄膜韧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Un 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晶度高,薄膜透光性比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透光性差,影响了LLDPE薄膜的应用与推广。分析认为,降低LLDPE薄膜中的灰分含量、调整LLDPE薄膜的结晶性能,有助于降低LLDPE薄膜的雾度,提高LLDPE薄膜的透光性。实际生产经验表明,乙烯分压从0.85 MPa降至0.60 MPa时,LLDPE薄膜的雾度下降了3%~5%;使用高活性催化剂和优质添加剂,可使LLDPE薄膜中灰分的质量分数从4×10-4降至1×10-4;成核剂的使用及吹膜工艺参数的调整,可改善LLDPE薄膜晶核的形态及尺寸,达到了改善LLDPE薄膜透光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专用树脂的开发过程,并与国内外同类树脂进行了比较。开发的树脂熔体流动速率为1.5~2.5g/10min,密度为0.917~0.923g/cm3,拉伸屈服应力≥8.3MPa,拉伸断裂应变500%,灰分≤0.04%,雾度≤14%。专用树脂在大庆石化公司开发公司、无锡彩印集团进行加工,结果表明,该树脂适用于易开口薄膜的生产,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石油化工厂已引进英国石油化学品(BP Chemicals)公司气相流化床生产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技术,这将促进我国LLDPE技术的发展。 LLDPE是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产品,近年来,它以年平均增长20%的高速度发展。全世界LLDPE总生产能力1983年为215万吨,而到1986年巳达510万吨。今后十年,需要量仍将以11%的速度递增。预计到1990年LLDPE产品在美国聚乙烯市场上将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由聚合物共混组合物制成的制品如吹塑瓶。一方面,所述制品通过吹塑技术制成。一方面,所述制品是Bruceton平均下落高度为至少3.8英尺或更高的吹塑容器。另一方面,所述制品是容积至少60流体盎司或更大的吹塑容器。  相似文献   

12.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氢氧化镁复合阻燃材料的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一种商业化的Mg(OH)2为阻燃剂,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高分子基材,采用两步法制备了LLDPE-Mg(OH)2复合阻燃材料(简称复合阻燃材料),考察了5种硅烷偶联剂对复合阻燃材料的改性效果,并从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出发讨论了硅烷偶联剂对复合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OH)2粒子经5种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粒径及其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和变宽;经KH-56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复合阻燃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好,因为KH-560分子中长有机疏水链上的活性环氧基团有效改善了Mg(OH)2粒子与LLDPE间的相容性;SEM表征结果进一步证实,经KH-560偶联剂改性的复合阻燃材料中Mg(OH)2与LLDPE的相容性及Mg(OH)2粒子在LLDPE基体中的分散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孙玉梅 《石油化工》2005,34(Z1):507-508
采用助剂配方后改性的技术方法,研制开发出生产透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专用料的助剂配方体系,该配方体系为有机成核剂与无机成核剂的复配体系,具有无味、比重大等特点,用其改性生产的透明LLDPE专用料的雾度降至11%以下,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亦有所提高.在透明LLDPE膜专用料助剂配方研制过程中发现,成核剂颗粒的大小及其分布是影响其增透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将等规聚丙烯与丙烯-乙烯-1-丁烯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RCPP)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比例的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物在程序升降温及淬冷条件下的结晶和熔融行为以及淬冷试样的力学性能。DSC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等参数以及熔融再结晶行为均随共混物的组成及升降温条件的变化而改变;WAXD测试结果表明,聚丙烯试样的晶体类型不受共混影响,均为α-晶型,共混物的结晶度随RCPP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的杨氏模量及屈服强度整体上随RCPP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并受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讨论了结晶和熔融行为反映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乙烯为原料,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采用Lupotecht管式反应器技术,在反应压力为282 MPa,反应器中第1~第4反应区峰温依次为285,290,290,285℃,丙醛和丙烯复配物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且二者质量比为1∶(10~20)的条件下,生产出了高透明低密度聚乙烯重包装膜专用料(牌号为2320 D)。工业生产表明,产品密度约为0.922 0 g/cm3,雾度约为13.0%,可满足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耐热性进行研究。将不同含量抗氧剂的LDPE与HDPE按一定质量比,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共混挤出,利用DSC研究了同种/不同种聚乙烯共混物及不同配比对氧化诱导时间(OIT)的影响及二元聚乙烯共混物的熔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LDPE与HDPE共混后因两种共混组分不均匀、导致OIT偏低;HDPE与HDPE共混时因相容性好、混合较均匀,OIT与抗氧剂含量成正比。以不同温度下测得的OIT为基础,建立温度与寿命相关的Arrhenius方程,可快速推算聚乙烯共混物料的寿命。  相似文献   

18.
测试了典型工艺得到的聚烯烃薄膜的雾度及透射率,利用WLI、LS、AFM和2D-WAXD等方法对薄膜的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结构与薄膜雾度的关系。表征结果显示,对于典型工艺的聚乙烯薄膜,吹膜的雾度大于流延膜的雾度;聚乙烯表面雾度与表面粗糙度具有线性相关性,内部雾度与球晶的尺寸有正相关关系;聚乙烯薄膜的表面和内部可以呈现不同的取向特征。市场上的聚丙烯薄膜大部分由流延法或双向拉伸法制得;双向拉伸薄膜内部通常没有完善的球晶结构,内部雾度非常低。对比聚乙烯薄膜和聚丙烯薄膜可知,表面雾度与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结构特征有关。聚丙烯薄膜中大区域的表面起伏会明显增加表面粗糙度,但对表面雾度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19.
用熔融代混工艺制备聚乙烯/聚酰胺共混物,通过BEM电子显微镜和TRACOR半自动图像分析仪研究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共混物中分散相粒子的平均尺寸是分散相浓度、剪切速率、温度的函数。共混物中加入接枝聚乙烯,可有效地减小分散相粒子的平均尺寸。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改变进料螺杆转速得到不同厚度的聚丙烯流延膜,采用WAXD、DSC、SALS和双折射等方法研究了厚度对流延膜的结晶、取向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辊温50℃下,厚度32~109μm流延膜的晶型以介晶为主,同时含少量α晶,且仍能形成球晶;流延膜越薄球晶尺寸越小,此时流延膜的拉伸、撕裂和穿刺强度不随厚度显著改变。当厚度减薄至11μm时,流延膜的晶型以α晶为主,结晶度略有增加,晶粒、球晶和整体的取向度均显著增大,沿流延方向的拉伸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垂直流延方向的撕裂强度以及穿刺强度显著增大,但沿流延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