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丹参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丹参药材进行区分。结果表明,丹参的红外光谱图中主要吸收峰在3 271、2 929、1 607、1 510、1 397、1 260、1 143、1 026、872cm~(-1)附近,不同产地丹参的吸收峰基本相似,但吸收峰的位置及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同一产地丹参的不同部位红外光谱及其特征吸收峰有差异,在1 800~800cm~(-1)范围,须根的吸收峰强度根头部主根,推测须根中丹参酮类、丹酚酸类及糖类含量较根头部和主根中高。同时研究了丹参与其伪品南丹参,在1 607与1 026cm~(-1)附近,丹参吸收峰强度均明显高于南丹参,说明丹参中丹酚酸类和糖类的含量较南丹参高。对不同产地丹参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有效成分的分布与丹参的生态和产地呈一定的相关性,样品聚为两大类。红外光谱结合聚类分析法在丹参的鉴别中,不仅可以提供丹参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对不同产地的丹参进行分类鉴别。  相似文献   

2.
以石菖蒲为研究对象,采集了8个不同产地的石菖蒲,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石菖蒲的叶、根茎和根3个部位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石菖蒲主要吸收峰在3 366、2 925、1 738、1 643、1 411、1 152、1 078和1 018cm~(-1)附近,不同产地的石菖蒲的红外光谱的整体峰形相似,但吸收峰的强度和位置有差异。同一产地石菖蒲的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及其特征性化学成分有差异,其中根茎在1 152、1 078和1 021cm~(-1)处,淀粉的特征吸收峰比较显著;根在1 640和1 512cm-1处,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峰更加明显;叶在763cm-1处吸收峰不明显,说明叶中草酸钙含量少或无。同时研究了石菖蒲和伪品水菖蒲,通过比较1 640和1 512cm-1附近吸收峰可知,水菖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石菖蒲高。红外光谱在石菖蒲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和真伪的鉴别中,揭示了整体化学成分,提供了有机大分子、无机小分子等特征性成分信息。  相似文献   

3.
王雁  孙梓明 《云南化工》1992,(3):5-6,12
用三种不同的红外光谱制样方法得到的邻一甲氧基苯甲酸的变温(120~350K)红外光谱都表明,羰基伸缩振动在室温呈现的两个吸收峰(1691cm~(-1)、1668cm~(-1))在温度降至120K后,1668cm~(-1)处的吸收峰消失,而1691cm~(-1)处的峰强度增大。从120K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1668cm~(-1)吸收峰的强度又逐渐增大。此外,还有四对吸收峰:1154/1145cm~(1)(w),1462/1472cm~(-1)(m),920/940cm~(-1)(s),594/604cm~(-1)(w),也随温度的变化表现出类似的现象,在每对吸收峰中,后一波数的峰强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弱,这与通常的低温红外光谱行为相反。这一可逆的光谱变化表明,在邻一甲氧基苯甲酸晶体中存在互变异构体。它们可能是由甲氧基的旋转所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对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主根、支根和花)进行了分析。三七主根和支根的红外光谱谱图相似,三七花谱图与二者差异较大。三七主根、支根在1154,1079,1022cm~(-1)附近有淀粉的特征吸收峰,说明二者主成分为淀粉。此外,三者红外谱图中1736,1647cm~(-1)附近的吸收峰也存在较大差异。二阶导数光谱中,三七支根、三七花存在芳香环骨架和C=O伸缩振动吸收峰,而三七主根中两类基团的吸收峰均不显著。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在1750~1350cm~(-1)、1300~1050cm~(-1)波段三者的差别也比较明显。结果表明: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可以对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三七主根、三七支根和三七花进行方便、快速的分析与表征。  相似文献   

5.
聚氯乙烯亚甲基弯曲振动ATR二维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科技》2016,(1):48-54
在303~393 K的温度范围内,利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分别研究了聚氯乙烯亚甲基弯曲振动模式δ_(CH_2)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去卷积红外光谱和二维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时,聚氯乙烯分别在1420、1425、1430、1435和1447 cm~(-1)处出现红外吸收峰,随着温度的升高,聚氯乙烯δCH_2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快慢顺序为1447 cm~(-1)1420 cm~(-1)1430cm~(-1)1425 cm~(-1)1435 cm~(-1);当温度超过玻璃化转变温度后,聚氯乙烯在1420、1425、1430和1435 cm~(-1)处出现红外吸收峰,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聚氯乙烯δCH_2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快慢顺序为1425 cm~(-1)1420 cm~(-1)1430 cm~(-1)1435 cm~(-1)。此项研究拓展了ATR-FTIR技术在聚氯乙烯热变性方面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NEPE推进剂老化过程中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对加速老化后的NEPE推进剂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采用二阶高斯拟合与对数拟合方法分别建立了老化过程中的抗拉强度模型与强度拐点出现时间与老化温度的相关性模型;通过红外光谱数据和抗拉强度数据的相关度分析,发现了抗拉强度拐点后与其高度相关的红外特征峰。结果表明,NEPE推进剂老化过程中抗拉强度先出现波动,一段时间后抗拉强度加速下降,其强度拐点出现时间和老化温度呈对数平方关系lg~2(t)=-0.217T+18.397。处于拐点后的抗拉强度可由推进剂自身红外光谱特征峰定量表征;推进剂抗拉强度与推进剂红外光谱中769cm~(-1)与1639cm~(-1)波数的光谱二阶导数值的加和有最大相关度,并建立了拟合方程,而这两处波长分别为O—NO_2的变形振动吸收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对应的波数处;证明了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NEPE推进剂抗拉强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阶导数光谱对不同产地的黄精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的红外光谱图在整体上比较相似,其主要吸收峰均在3270、2933、1623、1411、1372、1319、1269、1103、1019、926、865、815 cm-1附近,但吸收峰的位置、峰强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1018 cm-1附近是糖类的特征吸收峰,由红外光谱图可推测安徽省池州市、岳西县、江西省宜春市多花黄精中糖类成分含量较高,湖北省黄冈市、安徽省黄山区、石台县次之,安徽省休宁县、金寨县相对较少。6种黄精属植物的红外光谱图在吸收峰的位置、形状、强度等方面均有差异,故可推测黄精属不同植物在化学成分及含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二阶导数图呈现出许多原始图谱中被掩盖的谱峰的变化特征,将谱图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得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了谱图的分辨率,与普通红外光谱图相比,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图进一步直观地验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谱学在不同样品中的特征吸收为基础,建立红外光谱学对不同产地的中药材快速鉴定方法,从而实现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的同种中药材提供可高的依据。利用八角莲各种成分对红外光谱的吸收特征峰为基础,对5个不同产地的八角莲进行光谱照射,比较各产地八角莲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并寻找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八角莲药材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二阶导数图,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除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的八角莲在1400.32cm-1处没有吸收峰以外,其他四个地区的八角莲在此处均有吸收。广西桂林的八角莲在1200~1000cm-1范围内有5个吸收峰,而云南昆明的在此范围内只有3个吸收峰;四川凉山自治州冕宁县的八角莲在原图中就可以看出其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比较弱,且在1200~1000cm-1范围内只有两个吸收峰。梵净山的八角莲在此范围内的吸收峰最多,共有10个;原谱图中3143.97cm-1及1400.32cm-1峰的吸收峰基本不受其他成分的影响。因此,建立的红外光谱技术可以为不同地区八角莲药材的鉴别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腐植酸红外光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来源不同的4种材料(褐煤、腐熟秸秆、泥炭、底泥),提取出其中的腐植酸(HA)并进行纯化,通过对HA碳氮含量的测定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来研究其化学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在4种HA中,泥炭HA含碳量显著大于其他材料HA;腐熟秸秆HA和底泥HA的含氮量显著大于褐煤HA和泥炭HA,并且底泥的HA含氮量是泥炭HA的5倍;泥炭HA和褐煤HA的碳氮比显著高于腐熟秸秆HA和底泥HA,其中泥炭HA的碳氮比约为腐熟秸秆HA的6倍。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褐煤HA在1710 cm~(-1)处羧酸羰基C=O伸展的吸收峰相对强度最大;腐熟秸秆HA检测到了4处独有的吸收峰,分别为酰胺C=O伸展的1660 cm~(-1)处、芳香族C=C伸展的1510 cm~(-1)处、脂肪族C-H变形的1455 cm~(-1)处以及醇和醚基团C-O伸展的1125 cm~(-1)处;底泥HA在表征芳香醚和苯酚的C-O伸展的1240 cm~(-1)处吸收峰最大;泥炭HA在1600 cm~(-1)处芳香族C=C骨架振动最强。以上结果表明,4种不同来源的HA在元素组成和官能团含量上差异较大,利于研究不同材料HA化学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红外光谱(FTIR)技术和其二阶导数分析技术,对十种大米的整体红外特征吸收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种大米的一维红外光谱的峰形、峰位及峰的强度具有相似性,而其二阶导数谱图的差异较为显著,反映在蛋白质、氨基酸、糖等成分特征吸收峰上的差异,这与稻米的品种、种植环境及加工工艺有关。该方法快速、简捷,为食品品质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光谱法对金钱草及混伪品的红外光谱特征进行分析与鉴定.金钱草及混伪品的一维红外图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图谱整体上较相似,但在2000~400 cm-1范围内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度有一定的差异.红外光谱反映了金钱草及其混伪品中黄酮及黄酮苷类、酯类、多糖、酚类等芳香化合物特征,不同品种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及...  相似文献   

12.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奥硝唑红外振动光谱的特性进行研究。首先构建并优化分子几何构型,然后计算振动频率,并以此绘制红外振动光谱,最后对红外振动光谱的谱峰分布、谱峰的振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0~1 800 cm~(-1)区域内谱峰较多,其中1 000~1 800 cm~(-1)区域内谱峰强度最强,400~1000cm~(-1)区域内谱峰强度次之;②在1700~3000cm~(-1)区域内没有吸收,在3 000~3 700 cm~(-1)区域内有较弱吸收;③3 000~3 700 cm~(-1)区域内谱峰分子振动形式以伸缩振动为主,0~1 800 cm~(-1)区域内谱峰的振动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氧老化法对核电用交联三元乙丙(EPDM)绝缘材料在18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加速老化,对机械性能、绝缘性能、微观形貌、红外光谱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硬度呈直线上升趋势;随着老化时间增加白度值下降;体积电阻率和介电强度在老化168h前呈现上升趋势,在168h后下降;SEM微观形貌分析显示老化前EPDM橡胶表面比较平整,随着老化时间增加,表面变得粗糙且有孔洞出现;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3687cm~(-1)和1725cm~(-1)处羟基和羰基吸收峰的强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2916cm~(-1)和2849cm~(-1)处吸收峰强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峰宽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单枞、铁观音和奇兰三种茶叶的红外标准光谱,运用主体成分分析、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和谱图检索等方法对茶叶进行多级鉴别。结果表明,单枞、铁观音和奇兰三种茶叶的红外标准光谱相似,但在1800~600 cm~(-1)间光谱的峰型和峰强存在明显的差异,据此可以对三种茶叶的种类进行鉴别。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识别不同种类的茶叶,快速准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共混物,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对比:PLA/PCL共混物的红外反射光谱在1 274,1 184 cm-1处的峰强度随PCL含量增加而增大,1 090 cm-1处峰强度随PLA含量减少而降低,峰强度与共混组分配比对应关系不太明显;PLA/PCL共混物的拉曼光谱在875 cm-1处出现PLA的中等强度吸收峰,在914 cm-1处出现PCL的中等强度吸收峰,吸收峰强度与共混组分配比间存在明确对应关系;采用拉曼光谱分析PLA/PCL共混物所得信息多于红外光谱,可用该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红外光谱(I.R.)是定性研究有机物质结构特别是官能团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腐植物质(HS)的结构表征。Schnitzer对HS的红外光谱主要吸收峰和归属进行了详细的讨论,M.CEH和D.HADZT对腐植酸(HA)及其衍生物的红外光谱特别就1700cm~(-1)和1600cm~(-1)附近的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刘康德、郑平用I.R.表征了不同来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码照相、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银牙(鱼或)耳石的形貌、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银牙(鱼或)耳石有数个圆形晶状突,背面没有主凹槽;红外光谱在1 479cm~(-1)处的极强吸收峰属碳酸盐特征峰,在1 082cm~(-1)和854cm~(-1)处的次强吸收峰为霰石型CaCO_3晶体;热重分析表明银牙(鱼或)耳石的热分解存在晶隙层间水的挥发、有机物的分解与碳化和CaCO_3热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氧化钙等3个阶段,其中含CaCO_3 98.16%,另含层间水、其它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等组成1.84%。为丰富鱼类化学生物学分类数据库,建立基于耳石研究的鱼类分类新方向——耳石理化评价的化学计量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4 000~600 cm~(-1)的频率范围内,采用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了聚酰胺-66的分子结构。以聚酰胺-66的ν_(amide-Ⅲ)和ν_(amide-Ⅳ)为对象,采用变温红外光谱技术进一步开展了聚酰胺-66热稳定性的研究。实验发现,在303~393 K的温度范围内,聚酰胺-66的ν_(amide-Ⅲ)和ν_(amide-Ⅳ)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均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首先分别开展了聚酰胺-66的ν_(amide-Ⅲ)和ν_(amide-Ⅳ)的二维红外光谱研究。实验发现:聚酰胺-66的ν_(amide-Ⅲ)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1 277 cm~(-1)(ν_(amide-Ⅲ-1))和1 269 cm~(-1)(ν_(amide-Ⅲ-2)),而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酰胺-66的ν_(amide-Ⅲ)的红外吸收峰变化快慢顺序为1 269 cm~(-1)(ν_(amide-Ⅲ-2))1 277 cm~(-1)(ν_(amide-Ⅲ-1));聚酰胺-66的ν_(amide-Ⅳ)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939 cm~(-1)(ν_(amide-Ⅳ-1))和931 cm~(-1)(ν_(amide-Ⅳ-2)),而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酰胺-66的ν_(amide-Ⅳ)红外吸收峰变化快慢顺序为931 cm~(-1)(ν_(amide-Ⅳ-2))939 cm~(-1)(ν_(amide-Ⅳ-1))。进一步同时开展了聚酰胺-66的ν_(amide-Ⅲ)和ν_(amide-Ⅳ)的二维红外光谱研究。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酰胺-66的ν_(amide-Ⅲ)和ν_(amide-Ⅳ)的红外吸收峰变化快慢顺序为1 269 cm~(-1)(ν_(amide-Ⅲ-2))1 277 cm~(-1)(ν_(amide-Ⅲ-1))931 cm~(-1)(ν_(amide-Ⅳ-2))939 cm~(-1)(ν_(amide-Ⅳ-1))。本项研究拓展了三级红外光谱技术在高分子材料结构及热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9.
通过自主研发设计紫外老化实验箱模拟沥青室外老化环境并选择市面常用几种添加剂制备样品,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其对沥青紫外老化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沥青发生紫外老化过程各组分及官能团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沥青老化程度的加深,966 cm~(-1)处C=C伸缩振动峰吸收面积逐渐减小,1032 cm~(-1)处亚砜基S=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面积先增大后减小,1700 cm~(-1)处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面积增大;添加剂能够很大程度上减缓沥青紫外老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漫反射红外光谱法(DRIFT)研究了气相法白炭黑表面羟基的分布情况,并考察了热处理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法白炭黑表面羟基主要以孤立和邻位羟基为主,在漫反射红外光谱中的位置分别为3 743 cm~(-1)处和3 684 cm~(-1)处,随着温度的升高谱峰强度增加,邻位羟基经800℃热处理后谱峰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