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基于神经网络的某装备电路单元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某装备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防空武器系统.该系统结构和电路复杂,元器件种类与品种多,技术保障中其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的难度大.为此,针对系统电路单元功能模块的组成情况,进行了单元电路模块化诊断方法研究.以该装备某单元电路板为例,介绍了利用神经网络和模式识别相结合,实现功能模块的故障判断并对故障元器件定位的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测前仿真的工作量,提高故障诊断的精度和速度,增强该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诊断任务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残差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残差网络为深层特征提取与共享主框架,建立能够同时进行故障诊断的多任务模型。首先,在数据预处理中,将滚动轴承的振动加速度时域信号转换为频谱图,并直接作为网络的输入;然后,应用标签平滑技术对故障类别标签做了平滑处理以提高网络的测试精度;最后,利用两组实际的滚动轴承故障数据集对所建立的多任务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将诊断任务划分为:故障状态识别(正常和异常)、故障部位识别(内圈、外圈和滚动体故障)、以及故障程度识别(损伤尺寸大小预测)。结果表明,所搭建的多任务模型在故障状态识别和部位诊断中的准确率达到97%以上。同时,在故障识别中,损伤大小预测达到了满意的精度,充分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故障多任务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伪故障特征是健康零部件振动信号中具有的故障特征,伪故障特征是由系统内故障零部件引起的。由于滚动轴承伪故障特征与故障特征具有相似性,针对转子-轴承系统中滚动轴承伪故障特征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循环平稳度(Degree of Cyclostationarity,DCS)的伪故障特征识别方法。利用滚动轴承健康信号和伪故障信号对比分析基于单通道伪故障信号进行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技术难点;建立了考虑滚动轴承打滑率的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和循环平稳分析方法对滚动轴承伪故障特征进行分析;给出了基于EMD-DCS的滚动轴承伪故障特征识别流程;在滚动轴承故障模拟实验台上开展了滚动轴承伪故障特征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MD-DCS的滚动轴承伪故障信号识别方法可以有效区分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与伪故障特征。该研究工作对于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故障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但由于工程实际环境较为复杂,难以采集到足量的轴承故障样本。提出基于最小二乘生成对抗网络(least squares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LSGAN)结合SqueezeNet在样本数据量不足条件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滚动轴承的原始样本训练LSGAN,生成不同状态下的轴承信号样本,采用SqueezeNet对真实样本与生成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实现样本数据量不足条件下的轴承故障诊断。通过凯斯西储大学及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的滚动轴承试验数据对所提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真实样本结合生成样本训练模型,对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均达到99.7%,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度。实现了样本数据量不足条件下故障诊断的可行性及验证其泛化性,且有效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降低了训练成本。  相似文献   

5.
孟宗  闫晓丽 《计量学报》2015,36(5):482-486
提出基于微分经验模式分解(DEMD)和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并应用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首先,对故障信号进行基于微分的经验模式分解,提取瞬时能量作为故障特征向量;然后将故障特征向量输入HMM分类器进行模式识别,输出各状态似然概率值;以最大似然概率所对应的故障状态作为诊断结果,最终实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滚动轴承点蚀故障的诊断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基于EMD-HMM的故障诊断方法相比,基于DEMD-HMM的故障诊断方法更适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与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由于滚动轴承发生故障时,加速度振动信号各频带的能量会发生变化,以振动信号小波分解后的能量信息作为特征,以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识别、诊断。通过对滚动轴承的正常状态、滚珠故障、内圈故障和外圈故障信号的分析,表明以小波包分解为预处理器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识别滚动轴承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7.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设备的重要部件,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从复杂的轴承振动信号中提取有效的故障信息,提出了改进的奇异值分解故障诊断方法。阐述了奇异值分解与包络谱分析的原理,并对轴承振动信号构造Hankel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利用功率谱密度函数构造滤波器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对滤波器处理后的信号再进行奇异值分解和包络分析,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振动信号故障特征频率的提取效果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孟宗  赵东方  李晶  熊景鸣  刘爽 《计量学报》2018,39(2):231-236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多尺度模糊熵和灰色相似关联度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故障信号自适应地分解为若干乘积函数,并从中选取包含主要故障信息的PF分量计算多尺度模糊熵作为特征向量,通过计算待识别样本与标准故障模式的灰色相似关联度,对滚动轴承故障类型和损伤程度进行判断。将该方法与LMD模糊熵和灰色相似关联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基于LMD多尺度模糊熵和灰色相似关联度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滚动轴承运行状态,实现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
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基本单元,一旦失效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对电气设备的潜伏性故障的早期、连续监测,与离线检测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预测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以期做到预知维修和有效维修,将对电力设备的运行起到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本文论述了在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应用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基本单元,一旦失效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对电气设备的潜伏性故障的早期、连续监测,与离线检测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预测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以期做到预知维修和有效维修,将对电力设备的运行起到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本文论述了在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应用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采用传统特征指标进行故障诊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标度律特征和改进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超阶分析得到指示故障的标度律指标,并将其与常规特征指标相结合构造混合特征指标矩阵,提升特征指标对故障的区分度。其次,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对构造的混合特征矩阵进行分类,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SVM中重要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利用滚动轴承试验台对提出的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特征相比,利用构造混合特征指标得到的训练准确率提高了13%,测试准确率提高了23%。所提方法不仅能识别不同故障类型,而且能对同一故障不同损伤程度进行识别,有望进一步实现滚动轴承故障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12.
赵媛媛  任朝晖 《包装工程》2021,42(11):191-197
目的 针对包装机械设备中滚动轴承应用场景多且有效故障数据难采集而导致的智能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增强的滚动轴承智能诊断方法.方法 首先根据轴承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出一种数据增强方法,有效扩充训练数据样本多样性.然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原始样本和增强样本进行故障诊断训练,从而大幅度提高诊断模型的诊断性能.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建立滚动轴承故障试验台并采集轴承故障数据.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标签训练样本不充足的情况下,提出的方法与不使用数据增强方法相比,模型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提高,能够准确地识别各类轴承故障.结论 该方法实现了准确地对稀缺标记样本下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为保证包装机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诊断精度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齿轮箱振动信号中,由于滚动轴承早期故障信号相对较弱,传统的齿轮箱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常难以有效地提取轴承故障信息。为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特征的准确提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平均和倒频谱编辑的齿轮箱滚动轴承故障分离诊断方法。所提方法首先利用时域同步平均实现齿轮成分增强,并通过倒频谱获得齿轮成分对应的倒频谱线准确位置,然后对原信号的倒频谱进行编辑实现对其中齿轮成分的或削弱以突出信号中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高齿轮箱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单独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时域或频域特征进行故障诊断,是目前常用的轴承诊断方法,诊断精度有待提高。以时域和频域的多维振动特征参量为指标,以历史诊断正确率作为特征参量权值,分别对滚动轴承的无故障和经常出现的滚珠故障、内环故障和外环故障工况进行特征提取和故障识别。多维时频域振动特征是单维特征依据诊断精度权重的集合。运用BP神经网络分别对信号的时域特征(TDF)、IMF能量矩(IEM)、小波包能量矩(WPEM),以及多维时频域特征进行智能故障判别。实验验证用多维时频域振动特征参量综合诊断的方法进行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比单维特征的诊断结果精确且效率较高,该方法可以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领域展开应用。  相似文献   

15.
MPE算法中不充分的时间序列粗粒化过程会造成原始振动信号在时间序列中信息的缺失。为优化这种不成熟的粗粒化过程,相关学者创新地采用复合粗粒化的思想,提出了复合多尺度排列熵(CMPE)。为了实现滚动轴承的智能故障诊断,提出一种基于CMPE与萤火虫优化支持向量机(FO-SVM)的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CMPE表征滚动轴承的原始故障信息,然后构建FO-SVM多故障分类器,实现对滚动轴承故障类型和程度的智能识别。通过仿真信号分析验证了CMPE相对于MPE在信号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MPE与FO-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所提故障诊断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诊断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和程度,而且识别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6.
包络解调分析方法是滚动轴承等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当轴承滚动体发生故障时,由于其同时与轴承外、内圈接触,以及受保持架转速的影响,包络解调分析方法通常不能很好提取出滚动体故障通过频率。据滚动轴承发生故障时呈现出的二阶循环平稳特征,提出了基于二阶循环统计量的谱相关密度组合切片能量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包络解调分析方法在滚动体故障诊断方面的缺陷,对轴承滚动体的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样本不完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LeNet-5模型的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包含多种转速的滚动轴承振动原始时域信号以二维灰度图形式作为模型输入,根据信号特点确定输入尺寸,通过卷积操作自适应提取特征,引入批归一化操作提高模型泛化能力,再用softmax分类器实现故障分类识别,最后采用t-分布邻域嵌入算法(t-SNE)直观的展示该方法的特征提取效果。开展滚动轴承多故障实验,分析模型优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四种转速下的滚动轴承故障数据进行训练和识别,该方法能在有限转速的轴承故障样本中学习其共性特征,可以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准确分类,并且对其他转速的故障数据同样具有有效性,拓宽了轴承故障诊断的转速泛化能力。将该方法与BP神经网络(BP neural network, BP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算法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研究成果可为保障滚动轴承的可靠性以及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包装设备长期连续工作的工作特性,对其滚动轴承的常见失效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DS–PCA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构建滚动轴承DS–PCA故障诊断模型,实现包装设备中滚动轴承的在线故障诊断。方法 先运用DS证据理论对采集到的滚动轴承径向振动数据和轴向振动数据进行融合,使得信息具有整体完备性,同时对采集信号进行决策规则下的去噪处理,剔除干扰噪声信息;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融合后的振动信号数据进行Q与T2的统计量计算,并通过对故障轴承振动信号的Q与T2统计量计算,确立故障时的经验阈值;最后,依据实时统计量与经验阈值对比,判断滚动轴承是否发生故障。结果 通过对西储大学公开的滚动轴承试验数据分析计算,得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4%。结论 该方法满足包装设备故障诊断的要求,其应用将有利于提升包装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存在抗噪性差、需要人工特征提取、计算量较大、对运行设备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分支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MBDS-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权重剪枝技术对模型尺寸进行压缩,通过多分支结构保证模型的精度,避免梯度消失现象的发生。使用模型尺寸、诊断精度、预测速度作为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试验结果证明,基于多分支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可以在噪声环境下有效识别轴承不同部位故障程度,提高了诊断效率,降低了对运行设备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复杂的轴承振动信号中提取微弱的故障信息,将相关峭度引入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领域,结合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相关峭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VD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然后根据相关峭度选取SVD分解后的分量,提取出滚动轴承的弱故障信号。通过对轴承内圈故障的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